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十九章 驚愕的第二日(四)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妻乃上將軍

  中書侍郎張籍、門下侍郎蔡瑾兩位大人遇害的真正地點,皇宮內苑,上書房!

  望著面前那兩具蒼白的尸體,謝安腦海中閃電般躍出一個地名。

  由于與梁丘舞、長孫湘雨這兩位紅顏知己相處多時,因此,謝安多少也了解了一些關于大周的事。

  在三十余年前,當現任天子李暨初掌大權時,朝中并非是完全的[三省六部九寺二十四司]體制,其職權,大半在殿閣輔政大學士手中,其首輔學士稱[中書令],也就是如今翰林院大學士[中書令]的前身。

  當時,為了穩固自己的皇權,天子李暨重開舊制,設丞相之職,置于上書房軍機處,由心腹近臣公擔任丞相之位,逐步架空殿閣大學士的權利,此后,又將殿閣更名為翰林院,從此,翰林院遠離大周朝廷權利中心。

  在那些年,丞相轄下、上書房軍機處權利極大,幾乎國中大小事務,皆要聽丞相軍機處裁決,繼而再上呈天子李暨,這直接導致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三省]形同虛設。

  然而近些年,由于丞相公年紀越來越大,即將退位讓賢,天子李暨擔憂下一任的丞相并不像公這般忠心,很有可能會架空皇權,竊取大周李氏江山,因此,天子與公私下商議,逐步削輕丞相職權,將這份職權分散到尚書省名下六部,借此加強皇權。

  先是將尚書省六部移出上書房軍機處,在皇宮外城東、西兩處增設六部各自的府衙,從而形成尚書省名下[六部九寺二十四司]的體制,這使得近年來尚書省名下六部尚書手中職權大增,然而中書省與門下省卻未能從中獲利,依然留在上書房軍機處辦理公務,萬不及尚書省風光。

  甚至于,[中書令]這原本足以比擬丞相的超品職位,至今依然被天子李暨劃在翰林院名下,不復入大周朝廷內權利的中心。

  也正因為如此,軍機處名下中書省至今不設[令],只設[郎官],亦稱[仆射],而前些日子在上元節之夜遇害的中書侍郎張籍,正是這中書省的上官。

  比起替皇帝草擬詔書的中書省,門下省的遭遇更為尷尬,明明是審查、核實下發詔書的部衙,可比起近年來手中職權日益增強的尚書省六部而言,無論是中書省還是門下省,都顯得可有可無,美其名曰[天子近臣],實則有名無實,白頂著一品大員的帽子,手中職權卻些許也無。

  那兇手為何要要行刺中書侍郎張籍與門下侍郎蔡瑾這兩位有名無實的天子近臣,這正是謝安之前感到困惑的地方。

  不過話說回來,雖說有名無實,可上書房軍機處名下中書省與門下省,依然是皇宮內至關重要的部衙,這一點無可厚非,自丞相公有意淡出朝廷權利中心后,一概大周外發的圣旨,都出自眼下由中書省與門下省主持的上書房軍機處,甚至于,就連大周天子的玉璽,也鎖在此處的秘庫中。

  每當天子李暨需要動用天子玉璽時,需由中書侍郎張籍與門下侍郎蔡瑾分別所持有的一把鑰匙,才得以打開秘庫,也正因為如此,中書侍郎張籍與門下侍郎蔡瑾雖然職權甚輕,但地位卻頗高,畢竟他二人掌著大周天子的玉璽。

  殺這兩位侍郎的兇手,究竟在上書房尋找什么?

  這正是謝安眼下在考慮的事。

  是為了偷大周皇帝的玉璽么?

  謝安并不這么認為,畢竟天子玉璽雖說尊貴無比,但說到底,之所以尊貴,只是因為那是天子御用的玉璽,它象征著大周李氏皇權,單就其本身而言,不過是一塊比較值錢的玉石罷了,何談什么尊貴。

  或許有人會說,有人很有可能是打算私盜天子玉璽、私擬詔書,但是事實上,這點卻說不通,畢竟每一份詔書,中書省與門下省內都存有備份,一詔三份,一份中書省所擬的草詔,兩份由門下省審核后所擬的正詔,而這兩份正詔中,一份給接詔書的大臣,一份則鎖入門下省的庫房,留作備份。

  如此一來,便可以徹底杜絕假詔的出現,所以說,除大周皇帝外,其余人要私制詔書,難如登天,即便有了玉璽,怕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正因為如此,在謝安看來,有賊人要偷盜天子玉璽的可能性極小,這樣一來,那殺害了那兩位侍郎的兇手,在上書房軍機處尋找的東西,就只可能是那個了!

  遺詔!

  大周天子李暨的遺詔!

  或許有人會問,大周天子李暨眼下明明還活得好好的,何來什么遺詔?

  但事實上,歷代天子都會在生前留下遺詔,提前將得以接任皇位的皇子名字寫入遺詔,令左右近臣鎖入秘庫,任何人不得私自觀閱,否則就是誅九族的大罪。

  只有在兩個特定的情況下,才可以打開秘庫取出遺詔,要么是如今的天子李暨駕崩,要么是他改變主意,打算另令繼位之君,因而取出舊詔銷毀,再重新擬寫一份。

  而如今,天子李暨的身體狀況并不怎么樂觀,不排除他已提前準備好遺詔的可能,這樣想來,那個殺害了中書侍郎張籍與門下侍郎蔡瑾的兇手,多半是在尋找這份詔書,想知道天子李暨究竟意欲哪一個兒子繼位。

  一想到這里,謝安就感覺自己的心有些發虛,畢竟,除已故的大皇子李勇與剛剛脫掉安閑王爺帽子的九皇子外,其余七位皇子都有可能是這次事件的主使者,甚至于,就連如今有極大希望登基繼承皇位的太子李煒,都難以排除嫌疑。

  “好了好了,時辰不早了,我等先去用飯吧!”拍了拍手,謝安對屋內眾人說道。

  謝安并沒有將心中所想告訴眾人,畢竟眼下衛尉寺署內停尸間人多嘴雜,更關鍵的是,光祿寺卿文欽,那可是太子李煒的人,謝安可不想節外生枝。

  待回頭找個借口,帶梁丘舞、荀正等一干能夠信任的人,走一趟皇宮,到上書房看看究竟也就是了。

  見謝安打算遣散眾人,屋內眾人也沒有什么意見,畢竟這會兒已臨近午時,雖說此案重要,可人還是要吃飯的,不是么?

  而就在謝安準備離去的時候,他忽然瞧見了一具熟悉的尸體。

  這可是一個熟面孔啊!

  在屋內眾人疑惑的目光下,謝安那具尸體旁停了下來,默然觀瞧。

  御史臺右都御使于賀……

  曾經,這于賀是太子李煒手中的一桿槍,身為右御史大夫的他,多次按照太子李煒的致使,與謝安、李壽等人為難,甚至于,就算謝安與李壽平息長安叛軍、得勝而返,此人依然不放過,欲以莫須有的罪加害謝安,當時要不是左御史大夫孟讓與長孫家仗義相助,謝安又如何能夠坐上大獄寺少卿的職位?

  想來也好笑,當初的政敵太子李煒,如今已仿佛成為謝安的盟友,共同對付返回冀京的八皇子李賢,反而是過去相助過他謝安的御史臺與長孫家勢力,眼下卻幾乎成為了敵人、形同陌路。

  一想到這里,謝安心中暗自感慨不已。

  就當謝安打算再最后看一眼這位曾經被太子李煒當槍使的御史大夫時,他忽然注意到,于賀身上官服左手邊的袖子,竟被扯了下來,不知所蹤。

  這是怎么回事?

  心中涌起一個疑團,謝安手指平躺在木板上的于賀尸首,皺眉說道,“誰能告訴本府,于大人左手的袖子是怎么回事?”

  荀正與文欽聞言古怪地望了一眼梁丘舞,還沒等謝安反應過來,梁丘舞眼中閃過一絲不悅,皺眉說道,“少卿大人,昨日不曾聽到本將軍對此的意見么?”

  糟糕,連[少卿大人]都說出來了,看來自己這位笨媳婦是真怒了……

  謝安不自覺地縮了縮腦袋,訕訕一笑。

  他隱約記得,昨日梁丘舞好似是針對此事說過什么,只不過當時他當時正感慨于于賀的死去,并沒有聽得真切。

  甚至于,當時他還有幾分小小的幸災樂禍,也難怪,誰叫于賀之前那般處處針對他謝安呢?這下報應來了吧。

  在屋內眾人想笑又不敢笑的目光注視下,謝安嘿嘿笑著望向梁丘舞,一臉討好之色。

  好在梁丘舞總歸是循規蹈矩的女子,自是不會在外人面前落謝安的面子,雖說心中對于謝安昨日心不在焉著實有些不悅,但還是仔細解釋道,“昨日,就案發現場而言,于大人乃是死在轎外,死時,其手中握著一柄匕首,匕首上無任何血跡,想來,于大人在察覺情況不妙后,欲取出隨身攜帶的匕首反抗,多半是對方武藝頗高,于大人還不曾上到那賊子,就被該賊子所害……”

  “原來如此,”謝安討好般連連點頭,忽而望著于賀裸露在外的左手,疑惑問道,“那袖子又是怎么回事?”

  “這個……”梁丘舞猶豫著搖了搖頭,猜測道,“可能是在搏斗中不慎被對方割斷了袖子吧……”

  被對方割斷了袖子?

  天下間有哪個刺客閑著沒事,去隔欲殺目標的袖子?

  謝安心中暗自感覺好笑,不過臉上卻未表露出來分毫,原因只有一個,因為梁丘舞是他的妻子。

  在屋內眾人不解的目光下,謝安走近于賀的尸身,蹲下身,仔細地觀察著于賀斷袖處的邊緣。

  他發現,斷袖處的上半部分,切口相當整齊,而且隱約還有兩排牙印,但是斷袖處的下半截,裂口處卻顯得頗為毛糙,仿佛是硬生生撕下來的。

  而更讓謝安感到在意的是,于賀右手手臂處,有一圈細細的血痕,好似是被匕首所傷。

  被割斷撕下的袖子、臨死時握著的匕首、還有胳膊處的傷痕……

  不會吧?

  謝安眼中隱約露出幾分異色,腦海中忽然閃過一個可能性。

  屋內眾人太熟悉謝安這個表情了,見此,梁丘舞連忙問道,“安,你是不是瞧出什么來了?”

  好嘛,方才是[少卿大人],現在是[安],要不要變得這么快啊?

  心中暗自埋汰了一句,謝安點點頭,望著于賀的尸體皺眉說道,“我覺得吧,于大人死前拿出匕首,或許并非是為了自保,他的目的,可能就是為了割斷自己的袖子……啊,于大人身上官服所缺的袖子,或許并非是刺客留下的,而是于大人自己造成的!——這個舉動,可能有什么深意!”

  “深意?——隔斷自己的袖子?這有什么深意?”屋內眾人面面相覷,饒是荀正、文欽亦是百思不得其解,更別說其余人。

  在屋內眾人聚精會神的關注下,謝安皺眉苦苦思索著。

  斷袖……

  斷袖……

  斷袖之癖?

  莫非殺于賀的,是一個有龍陽之好的男人?

  謝安沒來由地感到一陣惡寒,繼而轉頭望了一眼荀正,朝他勾了勾手指。

  荀正不明就里,走到謝安身旁,屋內眾人只瞧見謝安附耳對他說了幾句,頓時,荀正的表情變得極其古怪,在猶豫了好半響后,這才搖搖頭說道,“沒有吧……據老哥所知,沒有!”

  “這樣……”謝安想了想,故技重施,附耳對文欽說了幾句。

  屋內眾人頓時又瞧見,光祿寺卿文欽臉上的表情亦變得極其古怪,好似渾身不自在般松了松筋骨,皺眉搖頭說道,“在本府所知的人里面,沒有!”

  “這就奇怪了……”打量著于賀的尸身,謝安暗自嘀咕著。

  見此,梁丘舞好奇問道,“安,怎么了?你瞧出什么了?”

  在荀正與文欽一臉古怪之色下,謝安望著梁丘舞張了張嘴,繼而咳嗽一聲,顧左言他說道,“沒事,只是一點小事而已……”

  梁丘舞愣了愣,稍稍有些不渝,雖說她腦筋不慎活絡,這方才這事,傻子都知道謝安、荀正、文欽三人私下議論著什么。

  或許是注意到了梁丘舞有些吃味的表情吧,謝安暗自哭笑不得。

  似這般問題,謝安如何能向自己的妻子梁丘舞問得出口?想來,他也只有裝作沒看到了。

  腦海中思忖著荀正與文欽的話,謝安的腦袋運作地飛快。

  在他看來,于賀在臨死前既然有這番異常舉動,很有可能是他在臨死前留下的線索,這說明什么?

  這說明于賀認得殺他的人!

  倘若是不認得的刺客,他留哪門子的線索?

  謝安原以為,于賀這是在指證殺他的兇手,是有龍陽之好的人,畢竟一提到斷袖,他第一個就想到了斷袖之癖,然而荀正與文欽二人的回答,卻是杜絕了這個可能性。

  荀正是自己人,自然不會隱瞞什么,而看文欽的神色,他也不像是說謊的樣子,這么說,于賀用刀子割斷自己的袖子,并非是指證兇手是斷袖之癖的人這件事?

  或許,這代表著另外一種意思……

  啊啊,不行了不行了……

  想了半天,只想地頭昏腦漲,謝安也沒想出來。

  忽然,他心中一動。

  他想不出來,不代表就沒有人想得出來……

  不是還有一位眼下被禁足在家中、可憐兮兮的長孫小姐么?

  天下第一多智才女,長孫湘雨!

  謝安始終覺得,這天底下就沒有能夠難得倒那個妖孽般女子的難題!

  想到這里,謝安朝著梁丘舞勾了勾手指,待梁丘舞喜滋滋地走近后,附耳在她耳邊說道,“舞,麻煩你替我去一趟長孫侍郎府上……于賀留下的線索,我估計我是想不出來了,只有靠她了!——我現下不方便去長孫家,不過你應該沒什么問題,見到她后,將這里的事告訴她,問問她,于賀留下的線索,究竟是什么意思!”

  “嗯!”梁丘舞點了點頭。

  于是乎,眾人散去,梁丘舞按照謝安的吩咐徑直去找長孫湘雨詢問這件事,而謝安與荀正以及蘇信等一干家將,則去找地方吃飯,至于文欽,他推辭了謝安一同邀請他到酒樓用飯的邀請,畢竟他要將偵查此案的每一個過程,向此時被關在宗正寺內的太子李煒匯報。

  且不說謝安與梁丘舞一行人,且說文欽來到宗正寺,將謝安如何應對正陽門外那些大學士的事告訴太子李煒。

  “竟有此事?”在宗正寺廂房內靜坐、修身養性的太子李煒聞言哈哈大笑,拍著大腿戲謔說道,“老八這回可是撞到墻了!——撞得頭破血流啊!——翰林院,這次可有煩了,你猜,那幫倔強的書生會不會就一氣之下絕食餓死在正陽門外了?”

  文欽聞言吐了一口惡氣,嘲諷說道,“那也與太子殿下無關,與朝廷無關,是那幫家伙自尋死路!”

  “此言再理!”太子李煒聞言哈哈一笑,頗為喜悅地說道,“能與本太子斗法那般久,那謝安豈是好對付的貨色?老八的翰林院,這回可是顏面掃地啊,痛快!——不枉本太子白白將刑部尚書之職送給那謝安……對了,殺于賀的兇手查地如何了?”

  文欽聞言抱了抱拳,說道,“太子殿下,據謝安推斷,那官袍上的袖子,是于賀自己撕下來的,謝安說,多半是能夠以此追查到兇手的線索!”說著,他便將方才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太子李煒。

  在文欽困惑的目光下,太子李煒細細一思忖,繼而面色微變,難以置信說道,“你是說,是于賀自己撕下來的?”

  “是!”

  “這次那謝安猜錯了,并非什么龍陽之好這等可笑的事!”太子李煒站起身來,在光線昏暗的廂房內來回踱了幾步,在深深吸了口氣后,忽然沉聲說道,“文欽,速速叫老五來見我,我有些事要問他!”

  “眼下?”

  “眼下!”太子李煒不容反駁地說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