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送子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于康熙末年

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送子  弘歷再次出現在總督府時,已經是六月中旬。

  直隸幾處冬麥田畝數多的府縣,早已收好麥種,運往山東、山西各省。

  他的差事終了,要回京交差去了。

  聽說五兒嫡母在總督府,弘歷特意請她出來相見。

  當然,都了個“請”字,也是念在兆佳氏是曹颙長輩,與李氏是妯娌的緣故。

  要不然的話,一個侍妾的嫡母,還真不在他這個皇子眼中。

  雖說是頭一回相見,兆佳氏倒是并不犯憷,應對也算得體。

  看著溫文爾雅的少年皇子,兆佳氏心里不免有些泛酸。

  不過,想著五兒不過是皇子侍妾,皇子又到了娶正福晉、側福晉的年紀,往后日子且不好熬,對五兒又生出幾分憐憫。

  弘歷見兆佳氏眉眼雖不甚柔和,可說起五兒也帶了慈愛,態度便溫煦幾分,使人預備了一柄玉如意,四端貢緞做表禮。

  兆佳氏心滿意足,回到李氏面前,摸索著如意,不住口地贊四阿哥好風采,性子又溫良,五兒有福氣。

  李氏笑瞇瞇地聽了,心中不置可否。

  圣祖被世人譽為“仁君”,這弘歷阿哥是圣祖爺撫養過的,行事做派確有幾分圣祖爺的影子。只是溫良不溫良的卻不好說,身為皇子阿哥,誰又會將真面目輕易露出來。

  此時,被兆佳氏贊不絕口的弘歷,卻變得笨嘴拙舌,面色漲紅地地坐在初瑜對面。

  “四阿哥,我比你年長,少不得多嘴兩句。這黃氏,四阿哥心里到底有什么章程?你身份尊貴,即便是身邊的宮女,也會查清三代。黃氏顏色雖好,到底是民女。”初瑜沒有啰嗦,開門見山道。

  弘歷聞言,忙道:“大姐姐放心,我已使人在吳橋查過,黃家祖籍就在吳橋,是直隸當地老戶……黃氏之父雖操賤業,卻甚疼愛這個女兒,一直養在內宅,并沒有使之拋頭露面。”

  初瑜倒是不懷疑黃氏女操守,這樣的容貌,要是早在人前露面,還不知被哪個掠去,哪里會輪到弘歷?

  這黃氏女雖已經及笄,可觀其言行,性子溫和的像塊豆腐。她若是與四阿哥在一處,不用擔心她會坑十四爺,反而要憐惜它能否繼續活著。

  “聽四阿哥的意思,是已經決定納黃氏。黃氏身份雖低,可宮里的規矩卻是要守的。為了她往后日子好過些,四阿哥還是安排兩個嬤嬤仔細教導一番方好。”初瑜放緩了聲音,說道。

  府里那么多男孩兒,黃氏又是這副容貌,初瑜還真怕有個牽扯出來。若是弘歷打發人過來,她也能少操一份心。

  弘歷聞言,面露歡喜,道:“謝謝大姐姐指點,等我回京后,就安排人過來。”

  至于這黃氏女何時入宮,以身份什么入宮,初瑜一句話也沒提。

  兩人雖是堂姐弟,可差了歲數,實在沒什么好說的。

  弘歷話了兩句家常,便起身道:“大姐姐,我去看看黃氏。孤苦伶仃,委實可憐。”

  初瑜聽了,眉眼彎了彎,喚了個婆子,引弘歷去黃小乙處……

  前院,官邸。

  看著恒生,曹颙心里很是舍不得。

  這次四阿哥返京,恒生也隨之同往。不過他已經在上書房告了長假,因為喀爾喀的人到了,現下在京城等著。

  恒生回去后,便要隨著喀爾喀的人去蒙古。

  格埒克延丕勒既使人接恒生回去,就不會再讓這個兒子無名無份下去。

  等恒生從蒙古回來時,他就要成為旁人的兒子。

  雖說早知有這一日,可事到如今,曹颙還是有些不好受。

  這個孩子,是他親手接生,又是襁褓時帶回京城。

  “我會安排曹乙與張義隨你同去。這相隔數千里,到了陌生地方,總要身邊有些自己人才好。赤那與巴拉身手雖不錯,到底是喀爾喀人。曹乙這些年教出幾個好手,這回都帶去,也省得受欺負。張義行事圓滑通透,你去了那邊,與人打交道,有心里糊涂的時候,可讓他幫你掂量掂量。咱們府上沒有蒙古護院,我已經給十六爺寫了信,請他幫忙安排一些人。省得你隨從里都是漢人,到那邊不便宜。”曹颙說道。

  恒生畢竟不是名正言順的嫡子,又在京城長大,誰知道汗王府那邊有沒有兇險。

  一家之內,兄弟還要爭財;更不要四分之一個外蒙古,那么大的地盤,不知有交錯多少勢力。

  恒生見父親為自己費心,心下甚是感動。

  曹乙是曹家供奉,在曹府中身手是數一數二,向來只在父親出行的時候,在父親身邊護衛;張義則是曹颙最器重的管事之一。

  “父親,孩兒不能留待父親壽辰,這里提前給父親磕頭拜壽。”恒生說著,雙膝已經跪了下去,實實誠誠地磕了三個頭。

  曹颙起身,扶他起來,道:“孝順父母,不在這個。你只要好生愛惜自己,平平安安地去,平平安安地回來,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敬。”

  恒生紅了眼圈,啞著嗓子道:“父親不必為孩兒掛心,孩兒定早去早回,趕在重陽節前回來,陪著父親登高!”

  從京城到喀爾喀,要是一路快趕,三個月也能走一個來回。

  恒生的話,說的倒是不虛。

  曹颙卻搖了搖頭,道:“難得去一次塞外,你也好生看看萬里草原的遼闊景致,不必太趕路。到了那頭,若是待得舒心,就多留些日子;若是待得不痛快,也不必勉強自己。為父身份雖比不得汗王世子顯貴,卻也能護你一二。”

  “嗯,孩兒曉得了。”恒生嗡聲應著。

  “去看看你母親吧,她還不曉得喀爾喀來人之事。不過離家數月,你也大了,當有個爺們的樣子,難道還要你母親哄你不成?”見恒生“吧嗒”、“吧嗒”掉眼淚,曹颙板著臉,說道。

  “兒子不敢!”恒生低下頭,飛快地抹了眼睛一把,紅著眼睛,從官邸退了出去。

  曹颙站著窗前,看著恒生的身影從院門口消失,才嘆了一口氣。

  蔣堅正好送公文過來,見曹颙這般模樣,不解道:“大人若實在舍不得二公子,為何不將人留下,拒了蒙古那邊?”

  曹颙苦笑道:“是我貪心了,想著恒生揭開蒙古王孫的身份,總比父母不詳的曹家養子,更容易在這世上過活。畢竟,我護得了他一時,護不了他一世。卻是忘了,既要恢復這個身份,就要承擔王孫的責任。他也漸大了,讓他自己走一遭,再決定選什么吧。”

  說到最后,露了幾分惆悵。

  “二公子對大人與夫人甚是依戀,大人您就放心吧,這個兒子跑不了。”蔣堅安慰道。

  曹颙點頭道:“借非磷吉言了!”

  后院上房,初瑜的情緒,比曹颙更激動幾分。

  雖去年就得了消息,知道喀爾喀會使人進京接恒生,可等到六月還沒動靜,只當不了了之。

  誰想,眼下就到離別之時。

  曹颙安排的是文武隨從,怕恒生在喀爾喀王公面前吃虧。

  初瑜擔心的更多了,從長途跋涉的辛苦,到出行后每日吃食,身邊侍候的人,到秋、冬的衣裳。

  “騎馬雖快,還是帶了馬車好。若是有驛站還罷,沒驛站的話,也能在馬車里過夜。總不能真各風餐露宿。要是病了,豈是玩的?”初瑜含淚道:“你父親那輛沒顯示身份的馬車,外頭看著雖質樸,卻是也內造,里頭寬敞的很。

  馬車的速度,哪里趕得上騎馬。

  扎薩克圖汗在大清西北偏北方向,離京城相隔數千里,倘若馬車隨行的話,在路上的時間,就要多出一半。

  盡管如此,恒生還是老老實實地應著初瑜的安排。

  父母拳拳愛護之心,他不想違,也不忍違。

  四阿哥、黃氏之類的,同恒生遠游相比,都不算什么。

  初瑜使人去官邸請曹颙,說出自己的決定。她要隨恒生一道回京,為恒生安排了出行事宜后,再回清苑。

  曹颙想了想,沒有反對初瑜的決定。

  現下若千里出行的不是恒生,而是天佑與天慧兄妹,初瑜也會這樣安排。

  恒生雖是他帶回曹家的,可這十幾年盡撫養之責的,還是初瑜。

  初瑜對恒生的愛護之心,絕不會比曹颙少。

  次日,等弘歷離開總督府時,隨行中除了多了一個初瑜,還多了天佑。

  四阿哥雖有些納罕,卻也沒有細究,只當是堂姐與表外甥趕巧有事回京。

  等到了京城,初瑜母子三人回曹府,四阿哥帶人回宮復命。

  “蒙古人每回到京,都眼高于頂,誰也不放在眼中。除了身份使然,還因他們比宗室富裕,手中金子不要錢似撒。二弟這回去蒙古做客,也不能太寒酸,除了多帶幾匣子金葉子,珍珠、御史什么的,隨手賞人使。”天佑道。

  初瑜正想著給恒生帶多少銀錢合適,聽了長子的話,除了金葉子,又使人尋了兩匣子玉。

  雖說千萬般不舍,可恒生回京后第三日,還是踏上了去喀爾喀的路。

  初瑜少不得哭了一場,連天佑怏怏的,做什么都不起勁。

  總督府那邊,還有一大家子需要打理。她再京城待了三日后,便啟程返回清苑……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