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十三章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宦海風月

第三十三章  “還不趕緊穿上衣服,里來人去叫大夫。”林巧兒心里厭到了極致,床上的小妾慌忙的要動手給司馬剛穿衣服,林巧兒氣的一瞪眼罵:“別動老爺,讓你穿衣服呢。”

  小妾穿好衣服,按照林巧兒的吩咐給司馬剛蓋上薄薄的被子,林巧兒在邊上看著司馬剛的昏迷不醒的樣子,心里一陣說不出是滋味。

  等大夫的時候林巧兒問那個小妾:“怎么回事?”

  這小妾叫什么名字林巧兒都不知道,隨口這么一問而已。見她年齡不過十五六歲,一臉的驚魂未定,林巧兒的心倒是先軟了一些,臉色也好看多了。

  “回夫人,老爺不知道從哪弄來的金丹,早起的時候吃了就想做那個事情,奴家……。”林巧兒一聽這個,心里又來了火氣,不禁怒道:“都是你們這些小浪蹄子勾的,老爺要有個三長兩短,饒你們不了。記住,對外人不許亂說,不然我拔你的皮。”

  反應過來司馬剛是馬上風,林巧兒威脅了兩句。

  不多時大夫來了,看了之后連連搖頭,請林巧兒出來單獨說話。林巧兒出來見院子門口站了十幾個男女,脂粉味道亂飄。心頭一陣火不打一處來。

  “來人,把這些戲子給我轟出府門。”

  一陣哭爹喊娘的忙亂后,如狼似虎的家丁們叉著一個一個細皮嫩肉的戲子給丟出后門。

  “夫人,準備后事吧!”大夫嘆息一聲道。

  老娘這就成了寡婦了?林巧兒心里一咯噔,身子微微一晃。回過神來,林巧兒心里反而有了一種解脫。

  二十年前劉羽就是正六品的官員,二十年后還是正六品。劉羽的回歸帶來的正面影響不小,河間府通判的位置上劉羽被閑置了六年。六年的時間也不是沒有好處,河間府上上下下的人員劉羽都清楚的很,對府衙上下一番點評之后,孟覺曉心里有了個大概。

  府衙里二百多號人,因為劉羽的回歸不斷的有人回來上班了。當初罷工不是全部人的心思,很多人是攝于徐祖銀的淫威,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受了劉羽和高恒的影響。

  “想走就走,想回就回,當府衙是家里的菜園地么?”孟覺曉在聽錢師爺匯報時連聲的冷笑道。

  “大人的意思是?”錢師爺當然明白孟覺曉要借這個機會樹立威信,不過聰明的下屬總是要把表現的機會留給上司的。心里明白了,千萬不能說,得讓上司來說。實在是上司沒想到,再開口提醒,這才是一個合格幕僚的資質。

  錢師爺這么湊趣的一問,很有一點曹操三聲大笑之后邊上謀士問一句“相爺為何發笑”的意思。孟覺曉心里果然舒坦,笑道:“這些人留用不留用,先生和劉通判商議著決定,本府就不管了。”

  錢師爺聽了不禁拍手笑道:“大人高明!這么一來,顯得那些人在府衙里都是可有可無的,還怕他們以后不乖乖的聽命?”

  孟覺曉還真的沒有想這么遠,覺得這些事情交給下面的劉羽去辦可以偷懶,順便顯得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給那些回歸的人一個信號而已。沒想到還有這么一個副產品。

  “先別讓這些回歸的人員正式上班,就說原來的位置另有安排了。這樣,把這些人組織起來,搞一個臨時的工作組,讓他們負責組織城外流民先修路。這個工作組,就叫流民安置辦吧。”孟覺曉最關心的還是這個,幾萬人的吃喝拉撒,雖說以工代賑和巡撫衙門的支持,但終究是個巨大的負擔。錢師爺一句話提醒了孟覺曉,讓這些人先感覺到屁股底下原來的位置沒了,想爭取飯碗,就得在新的臨時的崗位上拼命表現。

  孟覺曉這個突如其來的念頭,可把錢師爺給鎮住了。心道沒看出來大人還有這么一手,這樣一來那些人只要想留下來混個飯碗的,還有不賣命的道理?原本以為府尊大人年輕,對官場上的道道不懂,沒想到人人早有準備,不過是等自己先說了才引出一段話來。

  “大人實在是高明,弄一個臨時的機構,讓這些人整天心都是懸著的。錢某拜服!”錢師爺這個馬屁是拍的結結實實發自內心的。

  “什么?流民安置辦?臨時機構?”劉羽聽到錢師爺的轉達的,當時臉色也是微微一變。

  “對,這是大人的意思,這個機構大人任主任,你我任副主任。大人的意思,他就是掛個名,不管事。”錢師爺笑著這么一說,劉羽的心總算是放下來了。不管事就意味著權力下放,遇見這么一個上司,無疑是下屬們的福氣。

  “大人這是對我們的信任啊!”劉羽感慨一聲,暗道以后還是要勤匯報,不要上司給你放了權就翹尾巴。多年的宦海沉浮,算是把一個意氣風發的劉羽的棱角都磨平了。

  李師爺平時為人頗為低調,當初來孟覺曉跟前時,報上的是一個刑名師爺的名分。李師爺出現在孟覺曉的書房門口時,里頭的孟覺曉一眼就看見了,連忙站起來笑道:“李先生來了,本府正準備派人去請先生呢。”

  看見李師爺,孟覺曉就想笑,不為別的,就為李先生的大名叫“李梅亭”。

  李師爺微微一笑拱手道:“是么?大人有何吩咐?”

  孟覺曉其實一直很注意觀察身邊的這些人,四大侍衛都是老練能干的主,一般的事情交給他們做不會出什么問題。錢師爺對官場的門檻精通,是個入門的好老師。李師爺為人低調,但是經過觀察,發現他對待每一個人都非常的客氣。一般這種人,都是有能力和志向的,只不過在等待一個合適的發揮的機會罷了。

  落座后孟覺曉笑道:“先生,先本府猜一猜先生的來意如何?”

  李師爺又是微微一笑道:“大人,還是由在下猜一猜大人相請的意思如何?”

  孟覺曉微微一怔,反應過來之后一陣呵呵笑道:“李先生請講。”李師爺這種人肯定不會是來吃閑飯的,周致玄推薦的人還能差到哪里去?只不過李師爺一直在做準備罷了,現在機會成熟了,自然要顯示自己存在的價值。

  “呵呵,大人請在下來,是為了重組三班衙役以及捕快房一事吧?”李師爺笑呵呵的問道,這些事情平時都歸推官來管,李師爺是刑名師爺,這么一說自然是有攬事情的意思。

  “李先生果然不會讓本府失望,本府就是這個意思。徐祖銀管的那一攤子事情,本府打算把趁這個機會把下面主事的人全部換掉。總捕頭一職,本府已經定下來由高大強擔任,以后他就歸先生領導了。李先生是舉人的出身,先負責一段以待以后。”李師爺一聽這個話,頓時露出一絲感激,站起來朝孟覺曉極為正式的一拱手道:“多謝大人,卑職一定盡心盡力。”

  孟覺曉這個話很明顯,就是許下一個推官的位置了。一般的舉人就算是出仕,也不過從九品做起,運氣好有關系的,才能八品開始。眼下的推官徐祖銀,孟覺曉肯定要拿下的。處理了徐祖銀以后,這一攤子事情自然是落到了李師爺的頭上,回過頭來孟覺曉肯定要活動一番用自己的人,李師爺是舉人出身帶一段時間的代職,一年半載以后,只要巡撫那邊點頭,吏部那邊只是備個案的事情。

  “呵呵,那就辛苦先生了,以后這一攤子事情,本府就不管了。”孟覺曉心里笑呵呵的,又可以偷懶了。其實做官只要不是事事都往懷里攬,還是很輕松的。諸葛亮能耐吧?還不是活活累死了?

  衙門里的事情都有人負責,孟覺曉還是清閑不了,吩咐人把一干親信屬下頭目都叫來,孟覺曉要開會。

  二位師爺、曹劍、周小小、李川、孟仁等人很快都到了后院,在大樹下的石桌子前坐下。天太熱上午出了一身的汗,孟覺曉回屋子里梳洗一番,換了一件干凈衣服出來。

  眾人紛紛站起拱手致意,能夠在這里開會,最激動的還是周小小等人。這個會議,標志著他們進入了孟覺曉的核心圈子,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心腹。

  “這段時間大家都辛苦了!”孟覺曉笑著拱手致意,眾人紛紛拱手回禮稱:“不辛苦,應該的。”孟覺曉壓壓手,領導氣勢十足的示意大家坐下。一群人都比孟覺曉大,最年輕的孟信也是二十六歲的人,這些人聚在孟覺曉的身邊,看上去多少有點怪異,但是大家的表情都很正常,這終究是個實力說話的世界。

  兩個丫鬟端著茶水進來,大家一看居然是雙兒夫人從家鄉帶來的兩位丫鬟,不禁心中都泛起一種感激。其實大家都想岔了,孟府內丫鬟不多,也就是六七個。家丁更是一個都沒有,四個侍衛孟覺曉沒打算當家丁用的。至于司馬剛送的兩個丫鬟,孟覺曉都是當粗使丫鬟用的。

  “這些日子發生的事情大家都看見了,有人想讓本府好看!大家說,對于這些人,該怎么回應他們?”為了讓自己看上去穩重一點,平時孟覺曉在大家面前總是一張沒啥表情的臉,今天當著眾人的面說話居然帶著微笑。難得!非常的難得!孟覺曉這么一笑起來,看上去很有親切感,眾人的心都感受到孟覺曉那份信任的存在。

  這個問題,自然是由首席師爺錢師爺來回答,大家很自然的都看著他。錢師爺咳嗽一聲,不慌不忙的朝孟覺曉一拱手道:“大人,借您說的兩個字,搞他!屬下再加上兩個字,搞他全家!”錢師爺說完自己就笑了,眾人聽了一起笑了起來,氣氛非常之融洽。

  “說的好,搞他全家!”孟覺曉笑著接了一句,抬手做了個手勢,眾人都安靜了下來。

  “周小小,本府給你一個任務,回一趟周家堡,把你帶著打遼兵的壯丁再召集一千人來。宇文、李川協助周小小辦理此事。人手召集好了給我悄悄的看好駐扎在北門外的三千省軍。”孟覺曉恢復了嚴肅的表情,眾人都明白一直沒什么動靜安心救濟流民的知府大人,這是要對一些人動手了。

  “卑職明白!”周小小三人站起來站起應了一聲,孟覺曉又道:“李先生,這幾天辛苦你,帶著高大強把衙役捕快的班子搭起來,主要的頭目可以從哪些有武藝的江湖人士中挑選,其他的人你們看著辦。”

  “明白!”李師爺、高大強站起來也答應了。

  “孟信,回頭你走一趟大名府,給巡撫大人送一封信。孟義,你走一趟雄州,給韓定中將軍送一封信。”

  一番安排下去,各人都有任務在身。最后孟覺曉面色嚴厲道:“諸位,今日之事,但凡誰敢透露出去半個字,本府輕饒不了。”

  正午已過,悶熱了一上午的天變了臉,黑壓壓的烏云遮住了天空,驟然之間白晝被了黑夜。風也跟著刮了起來,吹的旗幟亂舞。一聲驚雷之后,豆大的雨點鋪天蓋地的落下,一陣狂風吹來,雨點撒了站在大門口的孟覺曉。

  突然轟的一聲,竟然是大門外一棵大樹被吹倒了。孟覺曉心里不禁一驚,城外流民搭建的棚子,在這場風雨中能承受的住么?

  狂風暴雨持續了一個多小時才漸漸停下,孟覺曉的心思早飛到城外了,立刻叫上孟仁、孟德,三人策馬出了城。

  城外的一個流民安置點上果然是一片狼藉,簡單的棚子吹倒了不少,不過流民們的情緒并沒有太低落,看上去很有組織的在。孟覺曉的出現引起了一陣矚目,都知道這位大人是知府,只是沒人敢上前說話。

  “第二十一甲長高老漢,拜見大人!”一個五十上下的老者出現在孟覺曉的馬前拜倒說話,孟覺曉翻身下馬扶起他道:“起來說話吧,這場雨給大家帶來的麻煩不小吧。”

  “天災不可避免,吹倒了屋子可以重建。人禍就可怕了,大家被遼人禍害的連家都沒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