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零四章 高超的造船技術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漁夫傳奇

  重新回到原來的坐標海域,這次很順利抵達海底。∈♀小,..o在燈光下,就看到那艘沉船的輪廓,已經側翻。

  “古代木帆船居然那么大型,真是不可思議。”

  “咱們老祖宗的手藝還是很牛的。”陳建良笑道。

  看到了沉船,他的心情變得特別好。那么大一艘沉船,不可能什么都沒有。別說什么滿滿一船寶物,能裝滿百分之一,就是一筆很恐怖的財富。

  “這家伙又要發達了。”

  “恭喜恭喜!”木子拱手道。

  他們已經跟衛航,以及陳建良商量過,接下來就是大家加盟,一起發財,所以暫時也不會眼紅。反正以后,大家都是一條船上刨食的人了。

  “哈哈!還不好說,再說,即便有寶物,也是要跟政府對半分的。”而且,還是先由國家先將一些重要的挑走。這一diǎn,讓他頗為肉疼。

  “是呀!那么深,也不好打撈。”即便穿上那種機械潛水服,能下去的可能也就只有衛航一個人。

  可以預見,到時候衛航是很辛苦的。

  “你們加盟之后,一定要購買一些水下機器人。不然的話,水太深,有寶貝我們也只能干瞪眼睛。”陳建良建議道。

“那不是問題。”錢文繼開口道  只有有錢,這個世界,還是能辦很多事情的。尤其是在國外,幾乎是無所不能。什么機器人,你要多高規格的?只要錢夠多,就算沒有,也能幫你研發出來。

  衛航乘搭載人潛水器全方位將沉船拍下來,讓大家有個大致的了解。

  “真的好大,如果能有一個倉庫裝滿寶物。我們就發達了。”陳建良感嘆道。

  他挑選了幾張圖片,給鄧館主他們發過去。這艘沉船,主要是跟粵省博物館合作,信息是人家提供的。

  鄧館主他們看到圖片,都是震撼。可惜,太遠了。還是在國內的海邊。他們是不惜花巨資整體打撈起來的。這種主艦對他們水下考古的價值無法估量。

  “沒錯!是鄭和寶船。”鄧館主肯定道。

  他查過一段記錄,鄭和下西洋的期間,就遇到一次狂風,造成好幾艘寶船的沉沒。當時,他就派出力量,前去探索,但范圍太大,這一探索就是五年。五年來,將范圍無限度縮小。最后集中在一處珊瑚礁遍布的海域。

  “好像跟我們查找到的那艘不是同一艘呀!這一艘更大。”旁邊的人員開口道。

  “不奇怪,從記載來看,沉沒的寶船就有好幾艘。我們探測到的,只是其中一艘。嗯!這事情你們不要跟衛航他們透露。”鄧館主也是人老成精。

  這一艘分明不是他們提供線索的那艘,但目前的結果來看,更加有力于他們,干脆不要將這一diǎn說明。如此一來,那么大一艘的寶船。打撈上來的寶物,國家也要分走一半。

  “那么我們找到的那艘呢?怎么辦?”旁邊的主任問道。

  “到時候我親自跟他們談。”鄧館主不動聲色。

  屆時。只要跟衛航他們透露,附近海域肯定還有其他沉船,根據鄭和下西洋的一些野史記載,當時可是沉沒了好幾艘的。

  衛航他們聽到這個消息,只有高興,繼續追查下去。而不是計較為什么不早說等等。

  “這應該是當時最大的船,真是鬼斧神工呀!”鄧館主感嘆道。

  根據衛航傳回來的數據顯示,這艘沉船長一百四十八米,寬差不多六十米,有三四層船艙。

  那就很符合記載中的數據。正是當時鄭和船隊里面,最大的主艦。

  聽說,這種船有九桅,可掛十二張帆,錨重有幾千斤,要動用二三百人才能啟航。

  其甲板面積約相當于一個足球場大小。可以說,鄭和的船隊是當時海上無可爭議的巨無霸。如此龐大的船隊,顯示了明代華國驚世駭俗的造船水平。

  “當時的技術領先太多了。”一旁的研究人員開口道。

  上百年后,西方才出現在大西洋上的哥倫布船隊,僅僅由三只帆船組成,最大的圣瑪利亞號只有一百噸,噸位只有鄭和寶船的百分之一。

  另外,根據史書記載,清代戰艦發射火炮會導致船體斷裂。而明代的戰艦裝備的火炮比清代先進而且數量多,從未聽說過因為發射火炮而船體開裂,甚至在臺島戰役中打敗了號稱海上馬車夫的荷蘭艦隊。

  不得不說,清代是一個很失敗的朝代,在滿族的統治下,整個王朝不思進取。短短的三四百年間,西方的各種科學技術迅速占領了世界。

  “可惜,都失傳了。”

  “那也是沒有辦法的,歷史上,我們國家失傳的技藝還少嗎?古代先民的智慧如同繁星,創造出甚至現在的人都無法想象的許多奇跡。”鄧館主苦笑道。

  除了戰爭的因素,還有不少是技藝者本身的問題,什么傳男不傳女、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等等的封建思想,使得很多高超的手藝泯滅在歷史的長河里面。

  “你們看這船的浮雕,簡直就是藝術呀!”一個考古工作者賞心悅目地說道。

  他心中十分遺憾,那艘船體本也是極其珍貴的,可惜不能拉回來。

  只見船艏正面有威武的虎頭浮雕,兩舷側前部有莊嚴的飛龍浮雕或彩繪,后部有鳳凰彩繪,艉部板上方繪有展翅欲飛的大鵬鳥。

  盡管被海水腐蝕得有些模糊,但大家還是能感受到那種雕琢藝術的高明。

  “讓衛航他們先清理淤泥,寶物打撈上來后,沉船盡量不要破壞。或許以后的某一天,打撈成本能降下來,我們就可以將其拉回來。”鄧館主開口道。

  圖片不斷傳送過來,當看到圖片中那開孔舵與巨錨,鄧館主等人再次被震撼。

  “這是平衡舵。”

  鄧館主微微diǎn頭:“是繼承宋代的發明,操控比較輕便,而明代又進一步發明了開孔舵,既能夠保持舵效,又使得操舵更加輕便。”

  而且,他們還發現,鄭和寶船的船舵采用可以升降式,可以根據需要調整舵葉入水深度。

  如此的設計,可以讓船在深水區航行,遇到大風浪或者亂流的時候,將舵葉下緣降到船底以下,可以使舵不受影響;而在淺水區航行或者錨泊時候則可將舵提升到高位,不致擱淺損傷舵葉。

  “高明呀!”(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