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785章 再回江都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江山戰圖

就在隋唐雙方開始中都談判的同時,張鉉也抵達了中都,而這時來護兒已經先一步發動了水軍攻勢,他親率數百艘戰船沿長江向西而去,清剿杜伏威的水上運輸能力。鳳/凰/更新快請搜索  闊別兩年,張鉉又一次來到了他曾經治理過的江都,消息傳開,數十萬江都民眾自發地來城外迎接昔日的江淮招討使歸來。

  江都城外的運河兩岸已是人山人海,延綿十余里,當張鉉的座船出現在江都運河上時,運河兩岸頓時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和吶喊聲,無數人喜極而泣,忘情地大聲歡呼,數十萬雙手臂在兩岸揮舞,不少白發蒼蒼的老者在岸上跪下,仿佛在迎接英雄的凱旋歸來。

  江都在宇文化及兵變后已經沉淪太久,他們無比渴望獲得重生的機會,渴望著繁華能重新歸來,而當張鉉到來時,使所有人都看到了一線希望,張鉉身上承載著數十萬江都人新生活的夢想。

  當張鉉從大船內走出,兩岸再次爆發出雷鳴般的歡呼聲,張鉉揮手向兩岸民眾致敬,他著實被江都民眾的熱情感動了,數十萬民眾出城迎接他的到來,而他僅僅只在江都呆了數月。

  這時,數十名白發蒼蒼的老者被官員們帶了上來,他們跪下大禮參拜,“小民拜見齊王殿下,祝齊王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張鉉連忙伸手虛托,“各位長者快快請起,折殺張鉉了!”

  眾老人被士兵扶了起來,為首一名老者喜極而泣道:“我們盼星星盼月亮終于把殿下盼回來了。”

  張鉉認識這名老者,是江都豪門梁氏家族長老會的首席,至少八十五六歲了,他擔任江都士紳領袖近三十年,張鉉微微笑道:“兩年未見,梁翁的身體還很康朗啊!”

  梁實翁見張鉉認出自己,心中更加激動,連忙道:“托殿下之福,小民身體還不錯,既有千歲的金口玉言,小老兒一定還會多活幾年。”

  這時,張鉉對眾長者高聲道:“張鉉明白大家述求,恢復江都的繁榮也是張鉉最緊迫要解決的事情,宇文化及已被抓獲,不日將在中都公開處斬,瓦崗軍也被剿滅,我這次南下就是為了徹底剿滅杜伏威而來,他是江都的心腹大患,這次一定要徹底鏟除,相信通濟渠很快就會恢復,南北貿易會重新流動起來,我向大家承諾,三個月內,江都不再有匪患之憂!”

  張鉉的話仿佛長了翅膀一樣,迅速在人群中傳播,運河兩岸徹底了,男女老幼喜極而泣,無數人振臂高呼,“萬歲!齊王萬歲!”

  江都留守府官房內,張鉉正在聽取長史李清明的述職匯報,李清明雖然出任江都留守府長史,但實際上江都的政務就是他全權負責,把江都城管轄權劃給留守府,這就架空了江淮行臺尚書盧倬干涉江都事務的可能。

  “卑職這三個月主要拜訪江都各大家族,以及各大商行,逆轉江都人口外流,恢復大部分江都手工業,另外也要穩定住江都糧價,按照卑職最初的方案,是要把貨運船隊暫時集中在官府手中,這樣可以集中運輸,軍隊便可以參與護航。”

  “效果如何?”張鉉直接了當地問道。

  “回稟殿下,由于糧價回落,江都人口外流已經停止,而且由于孟海公和江南會的戰爭持續不斷,大量人口逃到江都,這幾個月,江都人口數量從五十萬又恢復到七十萬,不過都是臨時難民,江都的負擔反而加重了,卑職這段時間一直在忙碌安置難民,人手不足,有點焦頭爛額。”

  說到這,李清明忍不住苦笑了一聲,挑起江南和孟海公的內戰就是他一手策劃,但最后導致的難民潮他又不得不面對。

  “人手不足可以從東海郡調人過來,東海郡那邊的徐州難民返鄉已經差不多快完成了,我會立刻將那邊的官員調來協助你處理好江南難民問題,這是收買人心的機會,要好好把這個機會抓住。”

  “卑職也明白這一點,卑職也在殫精竭慮安置好江南難民。”

  張鉉點點頭,又問道:“貨船集中運輸進展如何了?”

  “這件事可以說一波三折,屢屢出人意表。”

  “具體說一說。”

  張鉉對這件事很感興趣,中都已漸漸成為北方的經濟中心,而江都是南方的經濟中心,如果能把兩個經濟中心統一起來,在經濟上會迸出巨大的能量,李清明提出控制貨運船隊,這確實是一個好辦法。

  “卑職之前拜訪了江都三大船貨運商行,百捷船行、南運船行和全通船行,他們擁有江都九成以上貨船,達六百余艘,其中百捷船行的背景是獨孤氏,而南運船行和全通船行的背景都是江南會,我提出三家船行的船運由官府統一協調,結果被他們一致拒絕,幾次拜訪都被嚴詞拒絕,所以我考慮成立北運船行,由官府提供貨船免費為商家運輸物資,用競爭將他們擠垮,不料杜伏威卻幫了我一個大忙。”

  “你是說杜伏威軍隊襲擊貨船之事?”

  “正是!”

  李清明點點頭笑道:“杜伏威的軍隊同時在譙郡、下邳郡和彭城郡搶劫商船隊,導致數十家商行遭遇慘重損失,四百多條船只被杜伏威奪走,三大船行現在只剩下不到百艘貨船,前天他們同時來找我,希望能臨時租賃官府的船只,被我一口回絕。”

  “那下一步你打算怎么辦?”張鉉繼續問道。

  “卑職打算雙管齊下,一方面成立北運船行,從各地調集五百艘貨船至江都,以免費貨運方式徹底擊垮三大船行,同時釜底抽薪,責令江都船場不得為私人造船,這樣不出三個月,江都官府就完全能壟斷貨運,那時再適當收點運費,不說賺錢,至少也不能虧本,卑職算過,只要是現在三大船行一半的價格便可以維持收支平衡了。”

  張鉉暗暗贊嘆,李清明不愧是從兵部侍郎轉為留守府長史,果然沒有辜負自己的期望,也只有他才能迅速打開局面,扭轉江都商業被各大勢力控制的現狀,盧倬確實不行,他沒有這種魄力和手腕。

  心中雖然十分贊賞,但張鉉臉上卻沒有表現出來,他沉思片刻又問道:“江都船場的造船能力如何?可以造多大的船?”

  這也是張鉉十分關心的問題,雖然他已經收集了北方最好的船匠,并且搞到了圖紙,但建造橫洋舟之類的大船依舊很吃力,到目前為止只造出一艘,如果南方能造橫洋舟,當然是最好不過。

  李清明卻搖了搖頭,“恐怕讓殿下失望了,這一年江都流失了近半人口,其中大部分是優秀工匠,船匠也大部分離去了,當初數千艘巨大的龍舟就是在江都建造,可目前江都船場最多只能造五百石左右的貨船,還不如北海郡船場,殿下,請恕卑職說句逆耳之話,我們去年攔截宇文化及時,沒有順勢拿下江都,是我們一個重大的戰略失誤,要知道當時的江都可是匯集了大隋一大半的精華。”

  張鉉沒有說話,這一點不用李清明指出他心里也明白,他確實犯下了一個大錯。

  沉思良久,張鉉道:“優秀的人才不會憑空消失,我們亡羊補牢,用種種辦法來吸引這些優秀工匠的重新回歸。”

  張鉉拍了拍李清明的肩膀,“這個任務我就交給你了,你下一步不要管難民之事,把它交給,他過兩天就來了,你全力以赴恢復江都的制造能力,我不管你用什么手段,也不用擔心朝廷會不會同意,這件事你直接向我匯報。”

  李清明緩緩點頭,他感受到了齊王殿下對自己的信任,但也同時感受到了肩頭上的巨大壓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