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六十四章 別管叔(下)4/5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盛唐崛起

  那是一個皂衣小廝,楊守文看著對方有些眼熟,于是不太確定問道:“你是馬十六?”

  “楊兕子居然還記得十六!”

  馬十六顯得很高興,咧開嘴笑了,“楊兕子一別數月,氣度越發不凡。若不是長史讓我過來,十六在大街上遇到,絕不敢相認。”

  “你如今,在管叔門下?”

  “是啊,楊縣尉去了滎陽,老軍也離開了昌平。

  十六是縣尉的人,李縣尊難免對十六有提防,整日里也不甚痛快。正好長史要來薊縣,我就大著膽子過去請求。長史是個念舊情的人,就帶我來這邊做了個白直。”

  “那你可是出息了!”

  楊守文笑著打趣,馬十六連連擺手客氣。

  他們來到路邊的一座涼亭里,只見里面已經擺上了酒菜,管虎也正站在涼亭之中。

  “老虎叔,不是說了不用送的嗎?”

  “哈,你說不用送,我可沒答應……再說了,我在幽州也沒什么親近的人,你這一去滎陽,咱們不曉得什么時候才能重逢。我怎地也是你老叔,送你一程也應當。”

  說完,他拉著楊守文便進了涼亭。

  有仆從上前,為三人倒酒。

管虎又拉著楊守文一陣叮嚀,戀戀不舍。柏渡億下潶演歌館砍嘴新章l節  “管叔,小侄該走了。”

  管虎的眼圈卻紅了,拉著楊守文的手道:“兕子,到了那邊要多小心,切不可似在昌平一樣的任性。若是過的不開心,便回來!這里是你家,你可不要忘記了。”

  楊守文的眼睛也紅了。

  昌平、幽州……

  雖然十余年的記憶是模糊的,但仍留下了太多的回憶。

  虎谷山、小彌勒寺、羊尾巴湖……楊守文深吸一口氣,努力把情緒平靜下來。他看著眼前這粗豪的漢子,心里萬分感動。管虎,是真的把他當做了晚輩,視作了親人。

  只是他那密探的身份,注定了無法獲得太多友誼。

  哪怕他現在已經開始在擺脫,但一日密探,終身密探……老虎叔其實,挺寂寞的。

  腦子里,靈光一閃。

  “管叔,可有紙筆?”

  “啊?”

  管虎愣了一下,扭頭看去。

  仆從連忙道:“請阿郎稍待,小人這就取來。”

  他從涼亭里沖出來,在官道旁攔住了一個商隊,討來筆墨紙硯,送到涼亭之中。

  “兕子,你這是作甚?”

  管虎詫異看著楊守文,有些不太明白。

  楊守文道:“此去滎陽,后會有期。小侄心中突發感慨,想到了一首詩,愿贈與管叔。”

  “兕子還會作詩?”

  管虎露出驚喜之色,笑著道:“你父親雖說識字,卻作不得什么詩來。沒想到兕子你還有如此雅骨,想必是繼承了你娘的才華。賦詩,讓老叔也鑒賞一下。”

  仆從,磨好墨,把筆送到楊守文面前。

  此時那商隊的人也停下來,好奇看著亭中的眾人。

  楊守文看著廳外靡靡細雨,沉吟片刻之后,提筆在那白紙上寫下‘別管叔’三個字。

  “好字!”

  承魏晉文化,至入唐以來,文風鼎盛。

  前有初唐四杰光彩奪目,后有陳子昂念天地之悠悠。

  詩詞的演變,從早期的絢爛辭藻堆砌,到如今,正處于一個極其玄妙的時期中。代開元到來,盛唐拉開序幕,唐詩將放射奪目光輝,成為華夏文明中璀璨的明珠。

  管虎沒什么雅骨,但卻能分辨出字的好壞。

  他忍不住贊嘆一聲,心中詫異:楊兕子竟然還能寫得如此好字嗎?

  他不由得向楊守文看去,心中頓時多了些期待。

  就見楊守文寫了‘別管叔’三個字之后,再次沉吟,而后提筆書寫。

  “千里黃云白日曛,暖風吹雁雨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楊守文寫完,擲筆一旁,端起一杯酒,“管叔,后會有期。”

  說完,他一飲而盡,然后放下酒杯,轉身走出涼亭。阿布思吉達已經在涼亭外等候,楊守文接過韁繩,翻身上馬,而后朝涼亭上一招手,海東青展翅滑翔,落在他的肩膀上。

  楊守文一襲白袍,博領大袖,衣袂飛揚。

  他攏著韁繩,在馬上與管虎再次拱手,而后一催馬,口中沉喝一聲,金子希聿聿長嘶,便迎著靡靡細雨遠去。在他身后,阿布思吉達也騎在馬上,牽著兩匹突厥馬,緊隨不舍。

  兩人四馬,漸漸消失在雨霧中,再也無法看得清晰。

  管虎則拿起那張紙,輕聲念道:“千里黃云白日曛,暖風吹雁雨紛紛。莫愁前途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突然間,管虎只覺得鼻子有點酸,眼中更噙著淚光。

  他呵呵笑了,喃喃自語道:“莫愁前途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兕子,有你這首詩,管老虎也算是值了,值了!”

  說著話,他哈哈大笑,淚珠奪眶而出,順著臉頰滑落。

  他心中有太多的凄苦,卻沒有人能夠理解。

  誰料想到,今日卻有這樣一個小子,竟成為了他的知己。

  管虎快走兩步,來到了涼亭外面。

  他舉目眺望,已經看不到楊守文兩人的背影,只有嘴巴輕輕蠕動,臉上的笑意,越來越濃。

  是夜,張仁亶在書房中,看著家人從管虎那邊拓印來的詩詞。

  他搔搔頭,在屋中徘徊。

  良久,張仁亶再次坐下來,把《別管叔》重又誦讀一遍,然后鋪開紙張,提筆沉思。

  臣張仁亶啟奏圣人:今有昌平縣尉楊承烈之子楊守文,別名楊兕子自塞北歸來。據臣所知,楊兕子武藝高強,昌平之戰屢建功勛,更有夜襲叛軍大營,活捉堇堇佛爾袞之戰功。

  楊承烈,滎陽鄭氏之婿,河南校尉鄭靈芝妻兄。

  不知何故隱姓埋名于幽州十余載,雖聲名不顯,卻有才干。

  今日楊兕子南下,與小鸞臺補闕管虎相別于十里悲歡亭,并賦詩一首,才情過人。

  臣有疑問:昌平之戰,縣丞李實實無寸功,何以暫領昌平縣令?

  楊承烈戰功顯赫,但卻無人問津?楊兕子有斬將奪旗之功,更生擒堇堇佛爾袞,何以朝廷也無封賞?

  今河北道正值百廢俱興之時,天下有識之士,莫不屬意于此。

  然有功之臣不得其賞,有才之士不得其用。天下人莫不心寒,則于圣人不利……

  臣為圣人顧,還請徹查此事。

  張仁亶把書信寫完,然后裝入一個竹筒,點上火漆封好,然后取出印章蓋了上去。

  “來人!”

  他站起身來,沉喝一聲。

  屋外,有仆從一直在伺候著,聽聞張仁亶的聲音,連忙躬身進來。

  “立刻著人,將此信送往洛陽,呈報圣人。”

  “遵命。”

  仆從持信筒匆匆離去,而張仁亶則回到桌前,拿起那份拓印的詩詞,低聲吟誦。

  “如此好詩,怎地就便宜了管老虎?”

  張仁亶輕輕嘆了口氣,把詩詞放下,走到門口自言自語。

  屋外,小雨已經停歇,但見銀河璀璨,月光皎潔……看樣子,明日將會是一個好天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