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七十六章 追擊(四)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盛唐崛起

  長安,雷雨。

  忽明忽暗的夜空中,銀蛇忽隱忽現。

  狂風卷裹雨滴,噼啪敲打著宮城屋頂的碧瓦,忽而急促,忽而又緩慢,節奏變換不停。

  武則天身穿一件明黃色的單衣,坐在大明宮中,翻閱從洛陽送來的奏疏。

  她已經離開神都快三個月了,但是卻一直關注著神都的一舉一動。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太子李顯做的還算不錯,只是有些時候很拘謹,略顯刻板。

  不過,這已經讓武則天非常滿意!

  李顯資質不高,說句難聽一點的話,若放在亂世,絕對是亡國之君。

  但在盛世,他那溫和的性子,倒也算是正好。

  只是,他太溫和了!

  一個強盛時代,不僅僅要懂得懷柔,更要有強硬的手段。縱觀這三個月來,李顯攝政還算讓人滿意,只是在某些時候,他缺少一絲絲強硬,也使得他有一些尷尬。

  比如,那個宋璟!

  武則天非常看好此人的才干,也希望李顯能夠將他收入門下。

  但由于宋璟此前更親近相王李旦,所以對李顯的招攬,一直都保持著一種拒絕的態度。為此,武則天把李旦從洛陽帶到了長安,就是希望李顯趁機,將之招攬。

  但結果……

  那宋璟對相王還真是死心塌地啊!

  武則天輕輕搖頭,嘆了口氣,心中也頗為無奈。

  遠離朝堂十五載,李顯確實長進了。可是在某些方面,似乎還是有些比不得李旦手段高明。

  畢竟,李旦留守中樞八載,隱忍而堅韌。

  他收買人心的方法,可謂是潤物細無聲,在不知不覺中,令人歸心。

  在這一點上,十個李顯,也比不得一個李旦。

  想到這里,武則天就有些頭疼。李顯壓不住李旦,早晚會釀成禍事!可偏偏,李顯重返中樞不過三年,又如何能比得上李旦臥薪嘗膽在神都的十載經營?這絕對是一個麻煩。

  長此以往下去,李顯就算是坐上了皇位,怕也把控不住朝堂。

  武則天現在有些后悔,當初把李顯扔到廬陵太久,才使得李顯的根基變得如此薄弱。

  如果,如果懷英尚在人世,該有多好?

  武則天很清楚,當初狄仁杰的意圖。

  可惜狄仁杰走得還是早了些,如果能晚上三年,不!哪怕兩年也好,李顯的局面就會得到改變。而現在,李顯只能依靠自己的幫襯,但能走到哪一步?說實話,武則天心里也沒底兒。沒辦法,李顯身邊沒人啊!哪怕武則天把張柬之等人召到了洛陽……狄仁杰生前對張柬之極為推崇,但在武則天看來,卻始終比不得李旦手下。

  姚崇、宋璟……

  只這兩人,便勝過東宮一系的總和。

  誰,又能幫襯得李顯?

  大明宮外,風雨交加,電閃雷鳴。

  武則天也有些心煩意亂,于是把奏疏放到了一旁,側臥在鳳榻之上,鳳目微合,思忖將來。

  “母親,母親!“

  就在這時,大明宮外傳來一陣喧嘩聲。

  “走開,我有急事要見母親,爾等哪個再敢阻攔,休怪本宮手下無情。“

  吵鬧聲,驚動了武則天。

  她從鳳榻上坐起身來,沉聲道:“大年,讓太平進來吧。“

  敢在大明宮中如此肆無忌憚者不多,除了太平公主之外,武則天也想不到有別人。

  伴隨著她一聲令下,太平公主便闖入了宮殿。

  “母親,可曾看到東都送來的邸報?“

  “嗯?“

  武則天招手示意太平公主坐下,柔聲問道:“今日的邸報尚未來得及看,怎么了?“

  “母親,劍南道亂了!“

  “朕知道……不就是那悉勃野人作亂嗎?

  放心,悉勃野人攻勢看似兇猛,實則后繼乏力,不必擔心。鮮于燕更非庸才,相信用不得太久,就可以扭轉戰局。太平若是為了這件事來打攪朕,未免大驚小怪。“

  “母親,不是悉勃野人。“

  “那是什么?“

  “飛烏蠻,是飛烏蠻。“

  武則天愣了一下,沉聲道:“飛烏蠻的事情,不是已經有了安排嗎?

  那區區蠻部,難成氣候。朕聽說,鮮于燕已經抽調人馬,相信很快就會平定叛軍。“

  “可是女兒卻聽說,飛烏蠻再次攻打射洪。“

  “嗯?“

  “是青之六百里加急派人送來書信,言飛烏蠻很可能另有圖謀……甚至與安南的蠻部有勾結。“

  “你是說,楊守文?他送來的消息?”

  武則天當然清楚楊守文的去向……所為越獄,本就是太子李顯的安排,只是沒想到李裹兒會跟著翹家。一開始,大家都很擔心。但隨著楊守文不斷秘密傳信回來,所有人也就松了口氣。若李裹兒和別人出去,他們可能會擔心,但是和楊守文……

  更何況,就算把李裹兒抓回來,依著她那性子,難保不會再生事端。

  倒是跟著楊守文,會老實一些。

  武則天道:“青之有何消息?“

  太平公主道:“青之言,飛烏蠻三番五次挑釁,絕非意氣用事。

  而且他還得到消息,自年初開始,飛烏蠻與安南都護府治下的和蠻部往來甚為密切。

  所以,若不予以重視,很可能會鬧出大亂。“

  “取地圖來。“

  武則天站起身,繞過長案,沉聲喝道。

  不一會兒的功夫,內侍張大年帶著幾個小太監進來,把一副地圖懸掛在大明宮內。

  武則天走上前,太平公主則連忙舉著燭火湊過去。

  兩人在地圖前看了幾眼,武則天便返回書案,從一堆奏疏中,翻出了從東都送來的邸報。

  她在邸報上,找到了關于劍南道的事宜。

  一雙蛾眉淺蹙,鳳目微合,她看完后,把邸報啪的摔在案上。

  “太子處置,過于謹慎。

  如今事情到這一步,豈能用‘盡快平定’四字處置?劍南道豪酋眾多,宗族林立,勢力龐大。朝廷一直沒有好的借口進入劍南道,而今正是機會,豈能就此錯過?“

  武則天在大殿上徘徊,許久后停下腳步,向太平公主看去。

  “太平,你怎么看?“

  “以女兒之見,朝廷應當立刻派遣一人入川,都督平定叛亂。“

  “那,你可有合適人選?“

  “這個……“

  太平公主沉默了!

  劍南道現在這么亂,普通人過去,怕是很難解決。

  因為,她聽得出武則天話里的意思。平定叛亂是小,趁機削弱當地豪強宗族的力量,才是真正的目的。可這種事情,又豈是一般人能夠解決?沒幾分真才實學,沒有些手段,去了那邊也難有作為。說句不好聽的話,那劍南道,就是一個大坑。

  太平公主手下當然也有人才,可是她卻不愿意,讓她的人跑去西南受罪。

  武則天看了她一眼,突然把張大年喊來。

  “傳朕旨意,天亮之后起駕返回神都。“

  “啊?“

  張大年聞聽,不禁措手不及,當時就呆愣住了。

  而武則天則怒道:“怎么,聽不懂?“

  “聽懂了,聽懂了,奴婢這就去安排。“

  “母親,要馬上回神都嗎?“

  太平公主露出疑惑之色,看著武則天。

  武則天道:“太子行事太過謹慎,而且威望不足,難以震懾朝堂。

  這是朝廷掌控西南的最佳時機,朕絕不能放過這個機會。太平,過來代朕擬旨。“

  “是。“

  太平公主這一回,也有些慌了。

  她想不明白,武則天到底要怎么處理這件事情,于是連忙繞過書案,做好了準備。

  “西南動蕩,百姓流離,乃朕之過也。

  劍南道經略使鮮于燕,抵御悉勃野人,有功于朝廷。然,鮮于燕經略劍南道十載,坐視飛烏蠻做大,卻毫無察覺,其責難逃。朕自登基以來,有功者賞,有過者罰,功過分明。

  故,暫罷黜鮮于燕經略使之職,敕令都督兵馬,平定悉勃野之亂軍,不得有誤。

  任敬暉為西南典客,行軍事,招撫歸義蠻夷。

  若有居心叵測者,刺史以下可推案處決,無需呈報朝廷。

  任楊守文西南路行軍總管,都督梓州、瀘州、晉州、劍州、漢州、遂州、資州八州兵馬,平定飛烏蠻。“

  西南路行軍總管?

  太平公主聞聽這官職,心中不由得一驚。

  這行軍總管之職,在唐初時期最為流行,權利巨大。

  楊守文不過雙十,便為行軍總管……幸虧后來武則天又添加了一句都督八州軍事,才算是讓太平公主反應過來。她看了武則天一眼,立刻依照武則天所言,把圣旨擬完。

  武則天上前,在圣旨上蓋上了玉璽大印,便喚來內侍,命其連夜六百里加急送往梓州。

  “太平,你可要隨朕一同返回神都?“

  太平公主猶豫了一下,輕聲道:“母親,那相王……“

  “相王那邊,朕自有安排。

  斬啜橫行漠北,數次寇邊……加之今年漠北大旱,水草不豐,多有牛羊死去,斬啜一定會在入冬后再次侵入邊塞。幽州方面,暫時無需擔心,唯有并州情況有些復雜。張仁亶孤掌難鳴,需有人相助方可。故朕準備任相王為并州行軍大總管,協助張仁亶。“

  “女兒,明白!”

  太平公主深吸一口氣,沉聲道:“長安左右也無甚大事,女兒這就回去收拾,天亮后隨母親返回神都。”

  “甚好!”

  武則天說完,便繞過長案,在鳳榻上坐下。

  而太平公主則心緒不寧的離開了大明宮,她依稀有一種直覺:母親要對朝中下手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