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一十章 迂回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蘇聯1941

  僅僅只是五小時,進攻科茲沃村的蘇軍部隊就損失大半……坦克第27旅只剩下31輛坦克,而騎兵第44師兩個團的番號將近兩千騎兵就倒在了那片幾公里的開闊地上,后來甚至都到了馬匹的尸體及坦克殘骸擋著去路使騎兵無法前進不得不停止沖鋒的地步。

  斯基爾馬諾沃村方向的坦克第四旅原本也會有同樣的下場,因為他們受命像坦克第27旅那樣讓坦克拋棄步兵與騎兵一同進攻。

  但卡圖科夫上校頂住壓力沒有同意這么做。

  他向上級報告:“我保證在要求的時間內攻占斯基爾馬諾沃村,不過請上級允許我用自己的方式!”

  或許是因為坦克第四旅之前取得的戰績,于是上級同意了卡圖科夫的請求。

  卡圖科夫沒有像坦克第27旅那樣從正面進攻,也沒有沿著公路和鐵路進攻。

  因為卡圖科夫很清楚,德國人是在這一帶組織兵力和裝備打算從這里突破蘇第二道防線進攻莫斯科的……沃洛科拉姆斯克與克林一樣,有一條公路和鐵路直達莫斯科。

  事實上,莫斯科周圍的公路和鐵路線就像是一個蜘蛛網,莫斯科在正中央,外圍有一系列重要的節點卡在公路和鐵路上,這些節點是繞不過去或是很難繞過去的,因為旁邊都是難以通行的泥濘地、沼澤、河流等。

  北面的克林是一個,往南就是沃洛科拉姆斯克、莫扎伊斯基、奧勃寧斯克等,這些節點也就是的第二道防線的支柱,蘇德兩軍主要就是在這些節點上攻防廝殺,一旦被德軍突破又沒能及時補上缺口的話,后果將不堪設想。

  卡圖科夫認為,既然敵人打算從這里進攻,那么他們必定在這里準備了大量的炮火及坦克,這些炮火和坦克能輕易的封鎖坦克第四旅的進攻路線,即便是找到了一個適合進攻的開闊地也一樣。

  事實證明卡圖科夫的想法是正確的,科茲沃村方向第27坦克旅和第44騎兵師的失敗就證明了這一點。

  就算最終第四坦克旅因為T34的數量和步坦協同的能力成功占領目標,但付出的代價只怕也是無法接受的。

  所以,卡圖科夫部隊分成兩個部分……一個部份在正面佯攻,另一部份則從側面迂回。

  “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坦克第四團團長扎哈卡維奇少校反對道:“從南側迂回,這代表我們的坦克要跨過一片泥濘地!”

  “德國人也是這么想的!”卡圖科夫說:“所以他們不會想到我們從這個方向進攻!”

  “但如果我們的坦克陷在泥地中……”

  “你忘了我們有自救木嗎,扎哈卡維奇同志?”卡圖科夫說:“我們受過相關的訓練,只要有幾輛坦克順利的沖進敵人的防線就可以為步兵提供掩護,然后……其它坦克就能得到足夠的時間跟進!”

  扎哈卡維奇聞言只能點了點頭表示同意,這似乎是個可行的計劃,身為坦克指揮官的他只是習慣性的對泥濘地心存恐懼。

  于是,在斯基爾馬諾沃村方向的炮火準備就在炮彈中加上了煙霧彈。

  坦克第二營在正面公路、鐵路以及其間的一片開闊地上展開佯攻,坦克第一營四十幾輛坦克帶著第333步兵團迂回。

  舒爾卡就是其中之一,不過他的注意力不是被敵人吸引而是看著身后跟著部隊的宣傳車。

  “同志們!”喇叭里傳出激昂壯闊的聲音:“我們的國家正在經受敵人的入侵,到了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但這些侵略者打錯了算盤,我們勇敢的戰士不怕犧牲,偉大的人民前赴后繼,我們的事業是正義的,我們絕不會后退一步,一切敵人將滅亡……”

  “怎么了,舒爾卡同志?”指導員問。

  “我們是迂回!”舒爾卡說:“在敵人沒有察覺的情況下迂回,它是打算一直這么喊下去嗎?”

  指導員突然明白了什么,然后轉身走向宣傳車。

  后來據說指導員還費了一番力氣才說服宣傳車關掉喇叭……原因是那是來自最高統帥的命令,他們不敢輕易違抗。

  最后沒辦法,指導員只能憤怒的沖著他們吼道:“知道你們在做什么嗎?我有理由相信你們是敵人的間諜,你們用這種方式暴露我們的進攻方向,好讓他們提早做好防備并把炮彈打到我們頭上!”

  誰也不敢輕易承擔間諜的后果,于是這才罷休。

  進攻比想像的要順利。

  原本以為村前的一條小溪會是很大的障礙,但熟悉地形的當地戰士卻知道哪個河段是坦克可以通過的。

  “下游五百米,那個部份原本有一塊巨石!它擋住了溪水的去路使其拐了個彎導致溪水經常漫進村里,兩年前我們用炸藥把巨石炸平了讓溪水通過。也就是說,那里的河底是堅硬的石頭!”

  事實果然就像他們說的那樣,于是T34十分順利的渡過小溪。

  如果說有什么麻煩的話,那就是石頭在溪水的沖涮下變得光滑而且長了綠苔使履帶容易打滑,但只需要慢速通過就沒有問題。

  緊接著就一片泥濘地,大慨兩公里才到達斯基爾馬諾沃村。

  就像卡圖科夫想的那樣,德國人肯定認為這片泥濘地不會有坦克能通過,當然也不會有步兵愿意從這里進攻……原因是泥濘使步兵無法奔跑著快速躍進,同時這一帶除了幾片灌木之外也一片空曠無處藏身。

  如果有人從這里進攻的話,只需要幾挺機槍就能將其擋住。

  問題就在于蘇軍是坦克加步兵前進,而且熟悉地形的戰士們知道哪些地段是硬地哪些地方是名副其實的濕地。

  這對于出生在這里的人來說很容易分辯,夏季時硬地就會成為百姓行走的一條路,它們只是在雨季來臨時表面上被爛泥覆蓋,而濕地卻是連底部都是松軟的,甚至還有可能是個大坑。

  另一方面,則是坦克帶著足夠多的圓木,每輛坦克旁邊及后部都綁著十幾根圓木,甚至還用汽車運了幾車隨時準備補充。

  它們填在坑里就不回收了,也就是說實際是用圓木鋪出了一條快速通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