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57章 貶值第一波(二)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革宋

  泉州的天空飄著雪花。在這個廣東冬天也下雪的時代,在廣東更北方的福建泉州正月里下場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雪景下,東湖旁邊的也懸掛了許多燈,今天是正月十四,馬上就要過元宵節了。

  在泉州東湖邊暖亭里看雪景的陳太后眺望著湖面,喃喃說道:“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

  那是三十幾年前,她自己帶著三子趙嘉仁與二女在正月十五的湖邊游玩,給兩個小東西念了這么一段有關時令的東西。當時趙嘉仁就跟一個小大人一樣,背著手默默的念。而趙嘉仁的二姐則拽著陳太后的衣袖一個勁的背啊背。等她能背下來,就拉著弟弟趙嘉仁顯擺,一個勁的問“你背會了么?”

  趙嘉仁最初忍者,被折騰的惱火,忍不住皺著眉頭喝道:“閉嘴!傻妞!”

  這位二姐登時就被弟弟的話氣哭了,拽住媽媽就告狀。陳太后雖然當時就訓斥趙嘉仁不該這么對姐姐說話。但是她也心虛的發現,這話其實是她先用來責罵二女兒的。她這個三兒子雖然讀書極好,卻從小就這么不可愛。

  一晃三十幾年過去,陳太后故地重游,懷念之余忍不住鼻子一酸滿眼淚。時間飛逝,孩子們都已經長大。不管這幫小東西們如何,他們都是陳太后所生,當娘的總覺得孩子們好的很。但是家里的老東西就是不讓人省心,幾十年前陳太后就是受不了趙知拙,這才帶著沒受到趙知拙影響的兩個娃跑回趙知拙的祖宅居住。幾十年過去了,趙知拙明顯沒什么長進。

  看到趙太后沒來由的落淚,旁邊的東湖區副主任趙孟美連忙遞上毛巾。陳太后接過來擦了眼淚,然后勉強笑道:“我只是想起往事,卻也沒什么。”

  身為女子,雖然還沒有生過孩子,趙孟美卻覺得自己能理解點陳太后的心思,她笑道:“難道是想起官家小時候的事情?”

  “他啊,除了讀書之外,我真不知道他還能做什么。”陳太后忍不住對那時候的兒子做了個評價,然后她就轉移了話題,“我覺得你當的這個官其實比三郎當年的也不差。”

  趙孟美先是笑了笑,隨即爽快的答道:“我也覺得能當這個官倒也不錯。其實我這也算不上是官,以前就是個小吏而已。最大好處就是再也不用吃家里。”

  “嗯嗯!”陳太后連連點頭,“人就是要靠自己才行。”陳太后出嫁的時候,陳家給了五十匹絹作為嫁妝。她帶著孩子跑回趙家祖宅居住,靠的可是她自己帶來的嫁妝生活。靠趙知拙的錢來過活……,陳太后可不認為趙知拙有這么大的心胸。

  說話間,外面進來人稟報,“太后,有自稱是陳家的人想求見。”說完,便遞上了一封信。

  趙孟美本來就是招待坐陪的,然而這么一個天氣她也不想瞎胡跑,此時自然就起身告辭。等趙孟美離開,陳太后看了看書信,就讓侍衛把人帶進來。進來的這位乃是個四五十歲的人,上來給已經七十歲的陳太后見禮,“姑姑。我此次奉命而來。”

  “何事?”陳太后問道。

  “家里聽聞官家下旨要各家把絲綢都給賣了,所以我是受命做蒸汽車船趕來詢問官家的心思。”陳家大侄子說的非常坦率。

  陳太后冷著臉對本家大侄子說道:“官家讓你們出凈手里的絲綢,你們想出就出,不想出就不出。自己種的因,自己就收果。這等事情何須多問。”

  感受著非常明確的不滿,陳家大侄子繼續問道:“官家的命令我們已經看了,所以想知道姑姑怎么看。”

  陳太后斬釘截鐵的答道:“我家三郎幾十年來經常說些不中聽的話,不過我并不記得他打過誑語。”

  “多謝姑姑指點。”看著有四五十歲的大侄子謹慎的對姑姑表示了感謝,他就送上了禮物清單,接著就告辭了。

  看著這家伙的背影,陳太后心里面突然就生出一股子惡氣。這幫人為什么就不肯相信官家趙嘉仁呢?

  此時的杭州,被很多人質疑的趙嘉仁看著對面的一眾官員,他們是杭州府知府以及杭州府下面各縣的知縣。杭州府現在的總人口大已經超過三百萬,此時大宋的全部人口也就是八千萬。杭州府就占了1/27,從富庶程度來看,杭州府也富甲天下。

  “你等可有信心將今年的絲綢產量增加三倍?”趙官家問道。

  眾人忍不住低下頭,只有余杭縣知縣抬起頭應道:“官家,我們縣里的農業局已經從趙校長那邊聯絡了技術人員。蠶種以及各種設備都已經到位,我跑完了整個縣里村里,看到村的山坡上都種了許多桑樹林。官家下令,我們已經準備開始干。”

  “嗯。”對這么有闖勁的年輕知縣,趙嘉仁點點頭。

  再看其他知縣,就見他們并沒有這么昂揚的表情。趙嘉仁問道:“你等覺得有什么難處?”

  “突然就要增加三倍產量,聞所未聞。”其他幾位知縣紛紛答道。

  看著這幫生怕犯錯的家伙,趙嘉仁覺得很是熟悉。當年大宋的文官基本都是這么一個德行,在搞生產上表現的很一般。這也不能因此就說他們都是廢物,而是政府主導提高生產能力,秦漢之后就大概只剩下新中國了。宋代的生產主要就是交由地方搞,那些官營的工廠就是靠壟斷買賣掙錢。朝廷只靠收稅維持。

  趙官家轉回頭看向趙由簡,趙由簡卻也一臉的無可奈何,他可以給這幫知縣差評,也可以去給知縣作指導,還可以批評以及彈劾這幫知縣,但是知縣的人事權在吏部手里,他能夠威脅促進知縣的手段并不多。

  看著知府的表情,趙嘉仁也懶得再廢話,他轉頭對知縣說道:“你等若是不知道怎么做,倒也沒什么,我這次派學社的人前去你們縣里,你們就跟著學社的看著怎么做。若是他們做得好,你們就學著。若是他們做的不好,也希望你們能夠批評指教。”

  知縣們一聽,登時就露出了不安的表情。這等安排是他們從來沒聽說過的,大宋的制度下官員數量很少,所以沒辦法管理的非常細致。然而派人去指導,這是要架空這幫知縣么?

  趙嘉仁安慰道:“你們莫要怕。這不是要把你們如何,你們辦不好這樣的差事,是因為你們就沒學過,沒見過。一回生二回熟,有了經驗之后總會好些。”

  被官家這么安慰,知縣們反倒更害怕了。這是擺明說他們沒用,還是官家說他們沒用。

  兩天后,針對此次絲綢產量增加三倍地區的各縣組建了派遣的學社隊伍,賈唯信就是其中之一。就在出發之前,賈唯信跑去見他爺爺賈似道請益。

  聽了賈唯信把最后確定的安排講完,賈似道輕笑一聲,“你可知當年為何我做公田改革失敗了?”

  “那不是成功了么?”賈唯信裝傻的說道。

  “那是趙嘉仁成功了。”賈似道有些恨恨的應道,“那時候公田改革缺的就是能在各縣執行的人才。此次趙兄弟做這般安排,就是不要重蹈覆轍。你可否真的準備好了?”

  賈唯信連忙答道:“阿祖,我已經準備好了。此次我問了余杭知縣,他說的清楚,其實也沒什么取巧之處,就是腿腳勤快些,把全縣跑個遍。那些地方到底哪里種了桑樹,種了多少桑樹,知道之后就不會擔心被騙。”

  “趙兄弟寫了不少東西鼓吹什么秦漢第一帝國,講秦漢之強,就是因為地方官吏都知道自己治下有多少土地,有多少桑茶漆竹,有多少牛,養了多少牲口。據此層層上報,每個節氣的天氣如何,農田等的長勢和局面如何。只要里長與亭長能說實話,朝廷就能知道整體的產量,可以安排好多應對。我大宋已經沒有這樣的制度,官員欺上瞞下。你可不要對官家說謊,有什么就說什么。”賈似道叮囑道。

  聽了爺爺的交代,賈唯信不解的問道:“阿祖,你是不是擔心趙官家會被欺瞞?”

  “他會被欺瞞?哈哈。你覺得趙兄弟眼里是能容沙子的么!”賈似道邊笑邊說,看著非常開心。

  看著笑呵呵的爺爺,賈唯信只覺得心里面一陣發毛。他只能說道:“阿祖,我知道了。”

  離開爺爺這里,賈唯信就前往自己負責的地區富陽縣。看著山連山水連水的美景,賈唯信心中想起了《陋室銘》里的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這種‘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方,大概能用一個‘窮’字來概括。到了這里之前,賈唯信就看過富陽縣的地圖,實地一看,他發現這里比想象出來的還差些。

  富陽縣知縣名叫劉伯雄,對著前來的賈唯信,他還是擺了酒席前來招待。說是酒席,其實也很不怎么樣,比起臨安的很多部門食堂的伙食差不少。賈唯信也不裝著,他直接拿出自己帶來的姜黃牛肉干和酒擺上,這么一桌飯立刻就增色一些。

  吃香喝辣總是能給人開心的感覺,幾杯酒下肚,劉伯雄就半真半假的說道:“賈處長,我們這里的情況很不好。”

  “臨安總投降之后,我跟著隊伍到了福建,在福清縣干了一段。”賈唯信講述起自己的過往,“趙官家當年在福清當過縣尉,闖下了好大的名頭。就我這一路上看的這么幾眼,那福清縣比起咱們這富陽縣差的遠。”

  這話一說,酒桌上的人都忍不住露出苦笑。福建是大家都知道的窮地方,就是靠了海運才有泉州和福州比較出名。實際水平很差勁。為何福建路幾乎人人都要努力讀書,只有獲得功名才能逃離那個窮地方。大宋首都杭州乃是魚米之鄉,富陽縣好歹也是畿縣,無論如何都不會比福建差。

  看氣氛已經活躍起來,賈唯信繼續說道:“桑樹不可能一天就長出來,以前若是沒種,便是今年開春就種,長到能用也得三年吧。所以我們現在就走遍全縣,看看到底有多少可用的桑樹。然后再根據這個來安排生產。”

  “走遍全縣?”劉伯雄登時露出不安的情緒,“哪里有這等功夫?”

  “劉知縣若是沒空,那就由我來走。”賈唯信回答的非常爽快。賈唯信本就希望自己能夠更多的占有功勞,沒有這個劉伯雄摻乎的話,賈唯信就更安心。

  劉伯雄明顯沒有賈唯信這樣的打算,他試探著問道:“賈兄看到的局面……”

  賈唯信本來也是這么準備的,他率直的答道:“我自然在報告里寫的清楚。”

  “真的?”劉伯雄感到頗為懷疑。

  “若是劉兄不信,可以跟著我一起去么。”賈唯信笑道。

  最后兩人暫時達成了一致,劉伯雄繼續處理縣里的公務,賈唯信前去查看。第二天,賈唯信就和縣里的干部與工作人員騎著健驢踏上了查看的道路。

  在江東等地已經實施了土改,至少在紙面上有著各種基層。拿到了這些資料,在縣里人員的帶領下,賈唯信就一個個的走過去。那些基層的單位都有,各村的村長基本都是退役軍人。賈唯信和他們一個個的見面,交談。交談中賈唯信發現這些村長都好久沒見到過知縣。收稅都有稅務局的人出面,知縣對這基層顯得無比遙遠。

  “他們元旦也沒有到大家這邊來看看?”賈唯信問。趙官家每年元旦都要到各個地方去慰問,賈唯信對此非常清楚。

  “知縣自己不還得過年么?”村長們普遍對賈唯信的話表示不解。

  知道了劉伯雄的治理手段,賈唯信就把朝廷要增加三倍生絲產量的事情對村長們講了,這下村長都表示自己根本不知道有這等事。并且對賈唯信的說法表示了質疑。

  “增加三成尚且不易,增加三倍哪里那么容易!”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