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二百一十二章 癡心妄想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自帶錦鯉穿六零

  知青們收拾東西雖然磨磨唧唧的,但是也很快就鋪好了床褥,收拾好了行李。

  主要是他們的行李都不多,就算是臭美的高鵬和吳曉燕,也就比別的知青多一雙皮鞋兩件衣服。

  畢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物資都是憑票購買,再強的物質欲望也只能憋著。

  讓盡歡比較意外的是陳躍進,他的帶來的一個藤條箱子里面,裝的滿滿一箱書籍。

  當他打開箱子的時候,還遭到了吳曉燕和高鵬的嘲笑。

  他倆說陳躍進是書呆子,都來農村挖地當農民了,還裝什么上進知識青年?

  陳躍進被嘲諷了也不生氣,還脾氣特別好地說這些書是他多年用零花錢攢下來的。

  他舍不得把書閑放在家里,帶著下鄉想著,等農閑的時候也可以打發打發時間。

  盡歡倒是對陳躍進的欣賞又多了幾分,不管如何,愛讀書總是一件好事。

  而且陳躍進開朗隨和,也不像是那種愛鉆牛角尖的知識青年,思維開闊個性隨和,這樣子的人未來成就往往不會差。

  等所有人都收拾完畢,陸宵請盡歡領著他們在村里轉一轉,好熟悉下以后生活的環境。

  知青們都贊同陸宵的這個決定,除了坐在床上嚷腳疼的吳曉燕。

  吳曉燕穿的是一雙低粗跟的皮鞋,皮鞋頭部的位置還有點尖,腳不疼才不正常了。

  不過別的知青也顧不上嬌氣的吳曉燕了,讓她一個人留守,其余的人隨著盡歡一起出去。

  根據村子里村民的日常生活需要,盡歡帶著他們在村子里走了一大圈。

  磨米的碾子、洗衣服的擔水坎、村里的田地、還有上淺山撿蘑菇摘野菜的小路,盡歡都一一指給他們看了。

  介紹完這些地方,天就基本黑了。

  曬場上的大鍋菜也好了,盡歡讓知青們回去拿飯盒碗筷,出來跟跟大家一起吃飯。

  一共八頭大野豬,光內臟就是一大堆,燉了滿滿三大鍋,里面還全是肉。

  張秋桂抱著家里的飯甑子出來,給知青們一人盛了一大碗紅苕干飯,又讓盡歡帶著他們去大鍋那里盛菜。

  下午張秋桂煮飯的時候,徐家俊吩咐她多下一點米,把知青們晚上的飯也順便帶出來了。

  在大鍋邊上負責分菜的是徐家俊的三兒媳張小梅,還有一個徐秋荷的媽李芳華。

  “咱們家小魚兒的人緣就是好,這么一會兒就就跟這些城里娃混熟了?”張小梅笑著跟盡歡說話。

  盡歡笑著說道:“三嫂,他們剛來聽不懂我們這里的方言,家俊伯讓我幫忙帶一帶!”

  “要我說他們今天的運氣還真好啊,第一天就有肉吃!”張小梅言語之外的不平之意很明顯。

  知青下鄉,戶口落在村里,就要分村里的口糧。

  張小梅作為村支書家的兒媳婦,耳濡目染之下,看得很明白,所以有抱怨的情緒也是很正常的。

  李芳華笑著接了一句,“城里娃也有城里娃的好處,小梅,說不定這群城里娃里,還有你未來弟媳婦兒呢!”

  “嫂子,你可別亂說,我跟向軍上面還有公婆哥嫂呢,向民的婚事,還輪不到我做主!”張小梅趕緊說道。

  李芳華被懟得臉色訕訕,“你看你,我這不是說笑嗎,我就是覺得向民現在當兵了,配個城里的女娃正合適嘛!”

  “向民的婚事光憑我公婆也定不下來,聽說當兵的找婆娘,部隊還要審查吶!”張小梅樂呵呵地說道。

  李芳華笑了笑沒再說話,心里面很不是滋味。

  她感嘆道她大兒子春生那么聰明又有能力,怎么當初驗兵,就因為近視被刷下來了呢?

  要是春生當了兵,別說是這些下鄉的知青,就是那些干部家庭的女娃子,估計都搶著要嫁給春生吧。

  不過李芳華轉念又一想,現在干部家庭的女娃子的確是不可能了,這幾個女知青還是有戲的。

  徐春生到現在也沒找到工作,六六年的時候,他跟著縣里革委會主任家的兒子后面活動。

  那會李芳華也覺得徐春生有本事,很有一種揚眉吐氣的成就感。

  不過沒想到一年多后,縣革委會主任就換了人,徐春生又被打回了原形,只好灰溜溜地回家。

  徐春生回家之后,李芳華原本打算的是,給徐春生說上一門親事。

  想著等徐春生結了婚,興許心思就能安定下來,好好過日子了。

  李芳華給挑的女娃子,大多是樸實能干的類型,徐春生根本看不上,他就想找吃商品糧有文化的城里姑娘。

  可城里姑娘,又怎么會看得上,沒錢沒工作顏值還一般的徐春生?

  這高不成低不就的徐春生,婚事一拖就是好幾年。

  現在遠近幾個村子的說親媒人,見到李芳華都會躲著走。

  她們給介紹的樸實賢惠的女娃子,都被徐春生給否了。

  徐春生癡心妄想,想找的那種有工作有文化還賢惠的城里女娃,又一眼也看不上徐春生。

  可李芳華每次找到她們,流著眼淚可憐兮兮,又道歉又說好話的卑微態度,又讓她們實在不忍心。

  這樣的次數多了,后面說親的媒人們,也就會躲著李芳華走了。

  李芳華眼睛在黎秀珠、吳曉燕和王倩之間來回打轉,正在觀摩哪個女娃子適合娶回去給她大兒子當媳婦。

  盡歡見她愣著不動,手在她面前晃了晃,“芳華嫂子在想什么呢?這么入神?”

  “沒,沒什么?”李芳華回過神,接過盡歡手上的碗,“小魚兒你跟這些城里娃熟悉,哪個女娃子的脾氣好啊?”

  “芳華嫂子,我就是領著他們熟悉了一下村里的情況,至于他們的脾氣性格,我可說不好!”盡歡搖了搖頭。

  李芳華聽盡歡這么說,也放棄了打聽得年頭,她想著以后這些城里娃,反正也是要跟著下地的,以后有的是機會。

  村里人吃飯不講究,端著碗隨意找個地兒,蹲著站著就能吃飯,還個個吃得嘴角流油,一臉幸福的表情。

  可知青們是城里人,對于這樣站著蹲著,邊吃還邊聊天的吃放方式,還是很不習慣的。

  吳曉燕和高鵬的鄙夷之色,立馬表現在了面子上,他倆端著碗轉身就回了大食堂,也就是現在的知青院子。

  王倩可能是因為被村民打量得有些不好意思,臉色泛紅也跟著走了。

  剩下的三人入鄉隨俗,適應能力都不錯,頂住村民們打量得的目光留了下來。

  陸宵和陳躍進端著碗,就湊近了民兵隊的圈子,還雞同鴨講地聊了起來。

  黎秀珠則跟在盡歡后面,跟秋月、夏苗、超美超蘇打起了招呼,很快就跟大家融洽起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