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94章 初中生包打天下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諸天萬界神龍系統

  正文卷第494章初中生包打天下沈隆從袖子里摸出幾串珍珠遞給王安石,這些珍珠單獨拿出來或許還不太貴,可難得這么多大小一致,圓潤光澤毫無瑕疵,絕對是世間罕見之寶,“購地、興建校舍的錢就從這兒出吧,找個城外清凈點的地方便好。”

  韓大錘有橫渠書院,石越也有白水潭書院,這兩座書院都是他們改變大宋的堅實基礎,有這兩個例子在前,沈隆當然要效仿,要不然光靠自己抄襲后世的科學發明也沒多大用處不是?光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是不行的。

  “道長對我大宋有如此大恩大德,辦學又是好事兒,怎么能讓道長出錢呢?”王安石連忙推脫,“待我奏明官家,官家定會給道長撥付土地,出錢興建校舍。”

  在王安石看來,有了這么多的高產良種,趙頊定然高興,肯定會給沈隆賞賜,沈隆要點土地錢財什么的完全不在話下。

  沈隆卻不這么想,接受了趙頊的好意,朝廷就有借口插手學校事務了,他還是想學校更獨立一些的好;而且趙頊要是賞賜東西了,自己不得去見見他,到時候怎么行禮?雖說大宋不像大清那么愛磕頭,可想必趙頊也不喜歡看到人平視他吧?

  “這點錢我還是有的,介甫若是想幫忙,不如出面請蘇子容、沈存中、衛樸、賈憲這些人來學校當教習吧!”光靠沈隆一個人也教不過來啊。

  “沈存中剛剛丁憂,恐怕得幾年后才能回京,蘇子容倒是可以,至于衛樸和賈憲二人我已經派人去尋了,想必很快就有回信。”王安石說道,蘇頌和沈括都是進士、當過官,所以很好找,衛樸和賈憲當下名聲不顯,后世的記載也不多,還好王安石官大,想找也容易。

  “那天蘇子容若是有空,可以約出來,我和他聊聊算學,至于沈存中么,且先書信來往好了,其余若是有類似的人物,也可以引薦。”這件事兒就這么定了,王安石見沈隆堅持,也只好收下珍珠,準備找人變賣。

  待王韶走后,王安石問道,“敢問道長打算在學校教授何等學識?”王安石現在是既激動又有些擔憂,之前甲骨文的發現在儒林之中引起了軒然大波,他始終有些擔心沈隆回弄出什么動搖儒家根基的東西來。

  “就是此前教授元澤的那些。”沈隆帶著王安石進到蓋好的院子里,來到第二進,進入自己的書房,指著對面墻上的書架說道,“喏,就是這些了。”

  只見書架上方寫著自然科學四個大字,王安石一時沒明白這是什么意思,走近一看,只見不同的書架上寫著《物理》、《化學》、《生物》、《數學》、《天文學》、《地質學》等字樣,隨手取出幾本書翻看幾頁,只覺如同天書一般,完全看不明白。

  “這些書有些深了,介甫還是看點簡單的吧!”沈隆看到王安石手上拿著的那本《量子力學概論》,差點沒忍住笑出聲,這本書連我都看不懂,更何況你了。

  他走過去取下一本《初中物理》遞給王安石,這本書是他自己魔改過的,去除了那些外國物理學家、以及過于超前的電學等內容,只保留最純粹、最適合當下的知識。

  “磁力、力學、光學、密度……”王安石慢慢翻看起來,這回倒是好了許多,起碼書中所描繪的那些物理現象他大多都在現實中見過。

  再接過《初中化學》、《初中生物》等書翻看,里面的內容差相仿佛,根本沒有一點兒和政治有關的內容,王安石稍微放下心來,在他看來,沈道長這是要教授大宋如何打造火銃、如何培育良種、如何冶煉鋼鐵,這對大宋卻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他那里懂得生產工具促進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這些高深的理論?等這些種子發育壯大的時候,舊世界就將被歷史的車輪碾得粉碎。

  也不用太過超前,就后世初中生的水平就足夠包打天下的了,只要能培養出幾千名初中生,就可以建立起相對原始的工業體系,沈隆想起了小蝴蝶初中生平推天下的故事,這個自己也可以模仿么。

  繼甲骨文之后,王安石再次震動了朝堂,他拿出來的紅薯、玉米、花生等物讓趙頊大喜過望,尤其是聽王雱細細解釋了這些作物的產量、耐旱性等優勢之后;朝中也是一片稱頌之聲,若不是知道王安石的性格,恐怕就有人高呼祥瑞了。

  趙頊單獨召見王安石父子的時候,王安石指出玉米以及還沒有成熟的土豆都可以在西北種植,可以為平定西北節省無數糧食,趙頊就更高興了,先前王安石已經將王韶修改過的平戎策交給他,趙頊一邊為大宋出了這樣一位懂兵法的文人而高興,另一方面則開始為輸送糧食頭疼,現在有了這些就好多了。

  只需要再經過幾季擴種,就能積累到足夠的種子送往西北,到那時候,西北就不用為缺糧而頭疼了。

  因此趙頊大大獎勵了一番王雱,沈隆不讓提自己,于是這件功勞就全變成王雱的了,然后馬上應允了在御莊種植的請求,撥出大量土地供王雱使用。

  王安石也很快找到了合適的土地,用出售珍珠的錢買了下來,并幫著沈隆聯系到了蘇頌,請來了賈憲、衛樸以及錢乙、李誡等人,在沈隆的計劃中,這所學堂同樣會開設醫學和建筑學科目。

  約好的那天,沈隆在城外學校校址外面見到了蘇頌、賈憲、衛樸、錢乙、李誡等人,沈隆大為高興,這些人在他眼中的分量可是比什么司馬光、什么文彥博、什么韓琦富弼重多了,也比他們有用多了。

  “能有一所學堂傳授格物之道也是好事,如此,學堂的營建就擺脫明仲了!”蘇頌摸著胡須說道,明仲是大宋頭號建筑家李誡的字。

  “關于學堂的營建,我倒是弄了點東西,諸位不妨過來看看。”沈隆笑道。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