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585章 一切平平靜靜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農民

  對于殘疾人其實萬峰也不陌生,上一世他在烏爐鄉居住的時候,烏爐鄉曾經有過兩個福利廠。

  一個是紙箱廠,一個是膠條廠。

  紙箱廠萬峰了解不多,但膠條廠他在里面待過。在一二年的時候他短暫地到膠條廠打個半年的工,給膠條廠開了半年的車。

  月工資三千,中午工廠管飯,象征性地收一塊錢。

  這就是那半年萬峰體驗的生活。

  那里面的人真的是千奇百怪,稍微瘸一點的和啞巴在那里面基本就算是正常人。

  像缺胳膊少腿的簡直不是太平常。

  大多數是智商較低的人。

  一個個年紀輕輕的小伙子大姑娘,外表看著和好人一樣,但是連錢都不認識,說出來怕是沒人會信。

  這可不是夸張,除了在老年人的身上他看到過不認識錢的人以外,在年輕人的身上還真沒見過。

  但是在膠條廠他見到了,還不止一個。

  傻人也自有傻人的辦法,他不認識錢但他認識錢的色彩,他知道粉紅色的錢是最大的,淺綠色的一塊錢是最小的。

  萬峰就納悶,如果恰巧他又是色盲該怎么辦?

  不認識錢當然對錢的需求也就不大了。

  每到開餉的日子,這些人的家人就會來把工資開走,僅僅給他們留下幾十塊錢。

  反正他們除了買兩塊五一包的白紅梅外也不知道錢還怎么花。

  若是女的連煙錢都省了,好像對化妝品的需求也不是特別的強烈。

  周永義挑選的這些人就是些瘸腿啞巴或者是侏儒,雖然身體有殘疾但是腦袋還算正常,而且多少都受過一些教育。

  起碼這些人還能想正常人一樣工作。

  這些人工作學習的非常認真。

  “這些人基板上已經掌握了麻將材料的混合和麻將塊的生產,他們就是將來福利廠的班組長等工廠開始工作,由他們負責教授工人們工作。”

  周永義簡單地介紹了一下。

  萬峰對這些人有著深深的同情,一個人出生到這個世界上原本就要為了生活拼搏掙扎,但上蒼卻沒給他們一付正常的身體,這本身就是巨大的不公。

  對他們身體上的傷害萬峰愛莫能助,這不是他能改變的了的。

  但是給他們一些經濟來源,讓他們能為社會做一點綿薄的貢獻是他能唯一做出的。

  福利廠在九月五號這天終于交工了。

  諸平和萬峰帶著周永義和他挑選的十多個殘疾員工參加了驗收儀式。

  縣里殘聯的人也有出席,電視臺的記者也跑來湊熱鬧。

  諸平和周永義以及部分員工接受了記者的采訪。

  電視臺的記者采訪期間還出現了烏龍,這貨在沒弄清楚的情況下竟然拿著話筒去采訪一位啞人。

  啞巴一頓比劃把記者弄懵比了。

  這種情況下萬峰是向來不參與的,他沒有接受采訪,在看到記者的時候他就隱藏到人群里去了。

  廠區廠房被收拾得窗明幾凈,這些個提前看到廠區風貌的殘疾員工們精神振奮。

  諸平在驗收書上簽了字,譚春就騎著他新買的摩托高高興興地去騰飛學校工地了,現在他可以集中精力主打技校了。

  福利廠驗收了,那么接下來就是廠子的各種裝備進入了。

  上午驗收,下午南灣廠的卡車就把麻將機的生產線運進了車間開始安裝。

  安裝預計要兩到三天的時間。

  同時,宿舍食堂所需要的東西也開始進入,鍋碗瓢盆床桌凳椅等。

  幾乎是雙管齊下。

  這些東西布置倒不需要多少時間。

  等宿舍食堂里的設備完畢,就開始接待家長。

  就算人家的孩子是殘疾人,但也是自己家的孩子,那些被錄取員工的父母和直系親屬組團到福利廠來參觀。

  面對花園式的廠區,整潔的宿舍和食堂,這些家長們太滿意了,當然還有收入情況。

  周永義作為福利廠的第一任負責人,把他招工時的那套說辭又重復了一遍。

  員工的基本工資是九十元,食宿全免,夏天有高溫防暑費,冬天有取暖費,劃拉到一起一個月也就一百多元的收入。

  按照年的工資標準,這工資屬于正常的標準,在將威偏低一點。

  但加上吃飯不要錢,這個標準就不算太低了。

  一個吃飯一個月怎么也得個二十元吧,這要是算上基本就處于將威地區的中游水平了。

  這些個家長們帶著忐忑的心情而來,帶著滿意的心情歸去了。

  等廠里的設備安裝完畢,這些員工們就會到工廠報道開始自己嶄新的生活了。

  道邊這些帶著防雨罩出現的電話亭成了將威現在一道新的風景。

  每天打電話的人都是絡繹不絕的。

  灣口五門電話幾乎沒有多少清閑的時候,萬峰每次經過都會看到有人拿著話機哼哼哈哈的。

  真不知道在沒有電話通訊基本靠吼的時候他們的日子是怎么過的。

  打電話的當然多數都是青年男女,從表情分析都是神神秘秘、曖曖昧昧的。

  許斌和滕媛媛因為打電話扯著蛋了,不知這些年輕人有沒有扯著蛋的時候。

  一個男青年估計就是被扯了,他從電話亭出來急急忙忙地跑進張璇賣傳呼機的店鋪里,一分鐘又急急忙忙地跑出來拿著卡插到電話機里撥號接著打。

  顯然這青年剛才一張卡的錢打光了,這又急急忙忙地買了一張。

  自從有了電話后,張璇的心情就像春天的小花一樣充滿了明媚。

  她的傳呼機現在銷量終于又回到正軌了,以每天幾十臺的數量在增加。

  傳呼機賣的不錯,服務戶數自然也就增加了。

  到九月五號,好利傳呼臺的服務用戶早已過了三千,現在正在以每天幾十個賬號的速度向四千戶奔去。

  按照這樣的發展速度,到年底突破五千戶沒有問題。

  與服務戶數增加成正比的是自己賬號上的財產也在飛快地上漲,好像從傳呼臺開業到現在,除了收回了全部投資外還多了幾十萬。

  張璇幾乎一天到晚把自己鎖在傳呼臺里,除了到營業部勒帳外幾乎在外面很少看到她的影子。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