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2182章 防洪措施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之八十年代新農民

  這回萬峰沒有沿著大壩走到下游的水電站去,他一個人在大壩上走害怕。

  雖然大壩上面能跑卡車,但一個人走總有點心理忐忑。

  至于開著車在大壩上走他就更不敢了,往左一看滔滔河水一個眼暈弄不好自己就把車開河里去了。

  還是在壩里面把車開到水電站去吧。

  水電站就在洼后和山后兩個隊相接水流最急的那個地段。

  經過后期改造在這里制造了一個幾米的落差地帶,水電站就建在這里。

  這個水電站已經建成很多年了,主要是滿足將威民用和工業沒什么聯系。

  可以說在前些年民用電還不夠用的時候,這個水電站為將威的民用電是做出不可磨滅的貢獻的。

  但是隨著將威的民居發展的越來越多,這個水電站也有點不堪重負。

  不過這兩年國電也基本夠用了,基本不怎么再停電了,這個水電站的用處貌似也就沒有原來大了。

  現在因為河里漲水,水電站的發電機組已經停止,那條泄洪通道已經打開,奔騰的水就貼著水電站沿著泄洪道奔騰而下。

  萬峰到這里的時候,諸平等人正站在岸邊對著河水比比劃劃。

  萬峰聽他們的意思有點心累。

  他們在商量著再過兩年這個水電站沒什么用了就拆除,利用這里的落差玩一個人造瀑布,當旅游景點用。

  看到萬峰來了,一行人離開水電站繼續順流而下,走過老道口的大橋最后走到和大埔村交界的鴨灣。

  鴨灣的那兩道鐵閘門已經閘死了,門外的水和門內形成了近兩米的落差。

  閘門內風平浪靜,閘門外波濤洶涌。

  萬峰的心也平靜了不少,通過今天下午這一圈的走動,他相信今年夏天哪怕因納河再起波瀾,將威就是發生水患也不會有什么致命的后果。

  因納河的水患不足為據,但是松花江和嫩江能不能完全的割除水患萬峰就不清楚了。

  他覺得應該提早做為將要發生水災的災區做一些準備。

  長江區域離這里太遠,但是龍江離這里還算近門一些的。

  一旦發生水災,受災人民最需要解決的就是吃住喝的問題。

  錢對這個群體是沒什么卵用的東西,既不能吃又不能喝也不能當床鋪用,就是買東西都沒地兒買去。

  就算是大壩固若金湯,但是必須的后手還是要準備的。

  只要因納河水勢不減,大壩上都會安排幾十個水性好的人黑白輪流值班,確保大壩出現意外第一時間通知。

  這些人的工資萬峰出,每人每天一百元。

  大壩上有人值守還不行,還要有搶險的隊伍和應急的水泥沙袋。

  人由山后洼后洼前出,先組織個五百人規模的隊伍,一切費用萬峰出,就算因納河今年發生不了多大的水患也要做到萬無一失。

  討論完畢,眾人散伙。

  山后洼后隊長回去召集人,萬峰則回去準備物資。

  萬峰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兒就是給譚春打電話,讓他通知水泥廠送明天送五百噸水泥來,并且讓他向四外傳播消息說將威收沙袋。

  每個沙袋五十斤,一袋一塊錢,有多少就收多少。

  你一個建筑公司的頭頭要是連水泥和沙子都弄不來還活著干什么。

  明天還要到洼后集市上去采購一些橙色救生衣。

  忙活完這些萬峰就睡覺了。

  凌晨三點,第十六屆世界杯終于開幕了。

  球星近出的巴細隊其實踢得很狼狽。

  蘇哥藍是那種典型的英式打法,球在空中飛來飛去,身體接觸頻繁,對付巴細這種玩技術的球隊頗有一力降十會的架勢。

  巴細先由桑帕約在一次角球進攻中用肩膀扛進去一個球,但隨后就讓蘇哥藍人獲得了一個點球。

  直到下半場巴細在筋疲力盡地用蘇哥藍的一個烏龍球勉勉強強地戰勝了蘇哥藍。

  那些寄希望出大球的人大失所望。

  萬峰早晨剛起來不一會兒,陳文心就從湘港打進來電話。

  “老板!我們贏了!”

  “嗯!知道了!”

  “老板!你好像并不興奮呀!”

  這話嘮的,謎底都寫在臉上有啥高興的。

  “好好干!干好了給你們發一大筆獎金。”

  一聽發獎金陳文心就樂了,她就喜歡萬峰發獎金。

  南灣集團給的工資在全國范圍來說真心不高,但是發獎金卻絕不含糊,一發就是一大把錢。

  “那明天我們還玩什么?”

  “明天?明天再說吧我還沒想好,等我想好了打電話告訴你。”

  “好!萬總再見。”

  收了電話后,萬峰和往常一樣先出門跑步,一口氣跑到南大山,然后在山上練練拳什么的再跑回來吃早飯。

  然后打電話到公司里,告訴諸勇他今天不到公司去了,要安排些事情。

  譚春昨天晚上接了電話后,轉身就打到了紅崖一水和二水,各定下了二百五十噸水泥。

  如果又找給他供應沙子的人把將威收現成沙袋的事情說了一遍。

  供應沙子的人差點沒樂瘋了。

  平日他們賣一車沙子才十塊錢,一米沙子才合兩塊多錢。

  現在一條編織袋裝上五十斤的沙子就能賣一塊錢。

  一條編織袋才幾分錢,不干這不成棒槌了嗎!

  于是,這個消息幾乎也在一夜之間就傳播了很多地方。

  萬峰早晨開車出家門直奔洼后,先在洼后大集里買了五百件救生衣,又買了十幾塊那種簡易苫布。

  救生衣當然是給搶險隊預備的,苫布是用來蓋水泥的。

  然后把這些東西讓洼后的志愿者們弄到山后去。

  水泥和沙袋來了當然要放到離大壩最近的地方,一旦出現缺口好及時封堵。

  他要山后隊長安排地方堆積這些東西。

  沈寶這邊剛安排出個地方,一水的兩臺核載七噸的卡車就來了,一車拉了十噸水泥。

  這些人就是不行,上一世萬峰給人家開車拉水泥的時候,這種車都是拉二十噸水泥的。

  拉少了根本沒臉出門。

  沈寶把卡車接引到指定的地方,裝卸工就開始卸車。

  ……部分內容隱藏,請退出瀏覽器閱讀模式……

鉛筆小說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