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九十三章 宴席初步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蘇廚

第九十三章宴席初步  蘇油聽得只撇嘴,這祖宗可當真不咋地。

  蘇軾又說道:“這位先祖,小時候與鄉人李嶠,俱以文辭知名,時人謂之‘蘇李’。”

  “然而唐書中兩人同列一傳,味道公僅三百八十八字,而李嶠呢?共有一千五百一十三字。”

  蘇轍說道:“李公年輕時監軍嶺南,招諭獠洞,這是武功。”

  “來俊臣構陷狄仁杰、李嗣真、裴宣禮等三家時,李公力辨,不惜忤旨,這是氣節。”

  “后來武后將建大像于白司馬坂,李公上書直言:‘造像錢見有一十七萬余貫,若將散施,廣濟貧窮,人與一千,濟得一十七萬余戶。’這是仁直。”

  “當初中宗駕崩,李公曾經密表請處置相王等諸王子,勿令在京。”

  “等到玄宗即位后,在宮中獲得此表,以示侍臣。有人便建議玄宗殺了他。”

  蘇軾說道:“當時的中書令張說卻為之辯解:‘嶠雖不辯逆順,然亦為當時之謀,吠非其主,不可追討其罪。’最后居然也被放過,只讓他隨做太守的兒子終老。要說起來,這又是運氣了。”

  蘇油嘆了口氣:“當個官還真不容易,模棱兩可也是貶,忠直任事還是貶。”

  蘇轍正色說道:“因此一時的宦海浮沉,不足為慮。君子所計乃身后青史之上,是僅僅留下三百八十八字呢,還是留下一千五百一十三字而已。”

  蘇油頓時肅然:“子由此言,足為吾師。”

  蘇軾說道:“所以我們家先祖啊,雖然和李公并稱蘇李,其實是不匹的。不過倒是有一條只得稱道,就是和弟弟味玄公的關系非常好。”

  “味玄公遇到請托不諧的時候,每每對味道公‘面加凌折’,而味道公依然‘對之怡然,不以為忤’,當真是好脾氣。”

  蘇油暗自好笑,后世倒是還有個名副其實堪稱日月齊輝的蘇李,青蓮東坡,沒錯了說的就是你!

  鑒賞過這珍貴的香爐,這就到了開席的時間。

  轉眼大菜便擺了滿滿一大桌。

  前菜一道焦糖果子,一道涼拌豬頭肉,一道涼拌芥菜尖,便已經叫人拍案叫絕。

  醬油米醋搭配姜蒜汁和辣米油,再雞茸砂糖提鮮,芝麻油肉汁提香,調出來的涼拌汁,與后世蒜泥白肉的調料,幾乎沒有差別了。

  開局就是這樣,接下來則是一碟鹵味拼盤,一碟咸蛋,一碟松花蛋,一碟油酥花生米。

  之后才是正式的熱菜,每桌一大盆酥肉丸子鑲碗,甜咸燒白,粉蒸肥腸,粉蒸排骨,魚香肘子,大蒜萵苣燒肚條,豬血粉腸肺尖豌豆湯,清蒸魚。

  內務組還在急火出菜,肝腰合炒,鹽煎肉,芹菜肉絲,茭白肉絲,韭菜炒雞蛋,熗炒菘菜苔……

  蘇軾挑著一塊魚肉往嘴里放:“怎么如此美味!怎么能做得如此美味!斷無此理!怎么一點腥膻味都沒有!”

  蘇油笑道:“都是土地廟孩子們的功勞,小妹你告訴子瞻,這蒸魚該怎么做。”

  蘇小妹說道:“首先要做出醬油,現在我們的醬油只是初級產品,小油哥哥說要得到真正的好醬油,還需要整整三年。”

  “要得醬油,先要制曲,光幾種曲藥的制備,就花了我們好多功夫。”

  “經過蒸煮,制胚,種曲,制醬,翻曬,澆淋之后,才制得醬油。”

  “這種醬油,叫生抽,色澤紅潤,豉香濃郁,風味獨特,我們用來拌菜。”

  “有了生抽,還要炒糖色加入其中,另添加蘑菇,香藥等輔料,上鍋蒸制,之后調濃,得到的深色成品,是另一種醬油,叫老抽。”

  “其中的鮮香,甜香,酸香,酒香,脂香,咸香,再加上蘑菇藥料,香型就更加復雜,但是不管生抽老抽,只有各種香味柔和統一之后,才算得上是好醬油。”

  “蒸魚的第二味調料,就是料酒。”

  “要得料酒,先要有黃酒。”

  “要得黃酒,先要用麥曲,還要添加藥草制得曲餅。”

  “我們的黃酒用稻,粟,黍按一定配比釀成,之后也要加糖色和花椒,大料,丁香等各種香料,最后方能制得料酒。”

  “有了這兩道調味品,蒸魚反而簡單了。先用姜蔥料酒精鹽,給魚碼味,然后上盤,蒙上豬網油蒸制,老抽也盛上一小碟一起蒸,蒸好后挑去網油作料,潷去腥湯,將老抽淋到魚上就行了。”

  蘇軾聽得目眩神馳,指著蘇油:“母親疑你為倉舒轉世,前生錦衣玉食,現在看來果然是真的。這等好東西,我大宋絕對沒有。”

  蘇油笑道:“嫂嫂那是愛惜我,所以才夸大其詞。我大宋怎么沒有?石家莊子房梁上頭,就現掛著豆麥醬胚,加水加鹽調和之后,也跟醬油差不多。”

  “不過我的老毛病啊,任何東西,都要讓它……”

  蘇軾打斷:“更精!更細!更純是吧?你這招八娘早就告訴我了,還真是用老了的套路。”

  石通和蘇軾也在這一桌,聞言笑道:“這一招用到哪兒都好使,書坊,鐵坊,染坊,飲食……只看這一桌子菜,子瞻你經常外出游歷,品鑒過沒有?”

  蘇軾對肘子也情有獨鐘,說話吃菜兩邊不耽誤,吃得滿嘴都是油:“想都別想!”

  二十七娘卻對茭白炒肉絲表示喜愛:“這什么菜?清甜可口,以前都沒吃過!”

  這個只有蘇油能回答,將茭白來歷講了,然后說道:“此物清甜,就不能用醬,太奪味,清炒后加蔥段翻勻出鍋最好。”

  八娘便嘆氣:“唉,阿爺和史爺爺,這趟是想得差了!該來,這趟不來,實在可惜!”

  蘇油笑道:“發明出醬油豆瓣醬這些東西出來,可不光是為了解饞,其實還有一個目的:物力維艱,杜絕浪費。”

  “一頭豬一百多斤,內臟三十斤,頭蹄五斤,血十斤,再除去骨頭,一半就沒了。”

  “麻煩的事情我們來做,豆瓣醬,麥醬,豆豉,醬油,泡姜……有了這些,頭蹄下水便能料理得好,一樣是人間美味。”

  “你看今天這宴席,兩口豬所得的食材,比以往翻了一倍。鄉親們可了勁的造,都吃不完!”

  “這是什么概念?這是養一頭豬的功夫,得到了過去兩頭豬的肉!”

  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蘇轍雖然大為佩服,不過拱手的時候也沒有放下筷子:“小幺叔仁心仁術!”

  石通說道:“加上豬骨頭可以燒灰造瓷,豬鬃毛可以做刷子,哈哈哈,算起來就幾個蹄殼是廢物了……”

  石薇抬起頭來:“豬蹄殼是中藥!”

  蘇轍撫掌稱善:“當真一身都是寶。子瞻,小幺叔命題的醬缸賦你還寫不寫?不寫我可要動筆了!”

  這頓飯吃得賓主盡歡,宴席終了,鄉親們扛著自家桌椅碗筷,和蘇油道賀,這才歡天喜地地回家。

  就連八公都吃得有點過了,揮著手說道:“要不雞鴨就擺一夜,明天起來再收拾?”

  張勝笑道:“八公你放心,這事情交給我們來處理吧。”

  八公拉著張勝的手:“好娃子啊,多虧了你們,這么好吃的飯菜,一輩子都沒吃到過!”

  張勝訝異道:“這些都是小少爺教我們的啊……”

  蘇油就開始吐槽:“眉山風水邪門,老家人反而不信我。”

  石富笑瞇瞇地道:“別,老家還是有信你的,我們還得過河,先走了,等幾天過來給你壘小窯!薇兒跟我們一起回去嗎?”

  石薇說道:“不,小油哥哥家里的飯菜好吃,還要給我做玩具!”

  石寬對石富笑道:“就由得薇兒吧,與其回去聽她念叨個不停,還不如就這樣耳根清凈些的好!”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