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八十四章 大朝會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蘇廚

第六百八十四章大朝會  正旦大朝會,從冬至開始準備,蘇油這還是第一次從頭到尾全程參與。

  “春色何須羯鼓催,君王元日領春回。牡丹芍藥薔薇朵,都向千官帽上開。”

  大朝會是大宋如今最隆重的典禮之一,一年三次——元正,五月朔,冬至。

  其中又以元正大朝會最為隆重,其余兩種時有時無。

  一次大朝會,花費就得好幾萬貫,朝廷也吃不消,也經常因為國喪,天變,雨雪,戰爭,皇帝疾病,與郊祀等典禮沖突而停辦。

  大朝會的開始地點,是皇宮正殿大慶殿。

  大慶殿由九殿五挾東西六十廊組成,規模宏大雄偉,可容納數萬人。

  蘇油今天起得很早,大朝會漏盡前七刻百官需要就位,漏盡前兩刻半正式開始。

  禮儀非常的繁瑣,而且不容出錯。

  當年呂夷簡就是因為在大朝會上誤了禮儀,少了一拜而起,內外紛紛傳說“天奪其魄”,不久就下課了。

  宋代官員的服裝,分朝服,公服,常服。

  蘇油位列少保,是常參官,大朝會上必須穿朝服。

  所以蘇油現在全身的行頭包括:七旒冕;犀角簪導;衣畫虎蜼、藻、粉米三章;裳畫黼、黻二章;銀裝佩、劍;革帶;暈錦綬,二玉環;緋白羅大帶;緋羅襪;履。

  走路要小心,四方慢步,免得一身的零碎咣當亂甩。

  漏盡,是一個時點的特殊稱謂,古人計時有兩套時間,一套是十二地支計時,一套是漏刻計時。

  漏刻就是一個桶盛水,桶上有個蓋子,蓋子中間有個孔,孔里邊插一支刻箭。

  刻箭上有一百個刻度,往桶里勻速注水,刻箭就會上浮,每六個時辰,一百刻度走完,稱為“漏盡”。

  這個時點,在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來的那個時點——“平旦”——的前兩刻。

  所謂站班,則是在平旦前大約九刻,差不多日出前兩小時。

  前期,有司設御座于大慶殿,設東西房于御座之左右少北,設東西ト于殿后。

  之后百官、宗室、客使,依次列于朝堂內外。

  五輅,即玉輅、金輅、象輅、革輅、木輅五種規制的皇帝用車,先陳于庭。

  兵部,設黃麾仗于殿之內外。

  太樂令,展宮架之樂于橫街南。

  鼓吹令,分置十二案于宮架外。

  協律郎,也就是樂隊指揮官——不過不是用的指揮棒,而是用的旗幟,叫“靡”——二人,一位于殿上西階之前楹,一位于宮架西北,俱東向。

  殿宇分三層,第一層為丹墀,第二層為龍墀,第三層即殿庭,也稱沙墀。

  輿輦、御馬陳于龍墀;傘扇于沙墀。

  貢物于宮架之南,東西相向;其余諸般如貢物等,則列于大慶門之外。

  扶持執事侍立官及諸司使副,立于左右,樞密院諸房副承旨承制以下,立于殿下,東西相向,重行異位,北上。

  丹墀之上,都是大佬。

  大宋官制理論上的最高級別官員——三師、三公、侍中、中書令、左右仆射、開府儀同三司,位于丹墀香案之南,略微偏東;

  尚書左丞,位于其后,皆面北,西上;

  親王,位于香案之南,略微偏西,北面東上。

  門下侍郎,位于其東,其下左散騎常侍、其次給事中、左諫議大夫、再次左司諫、正言,皆重行,位于其后。

  中書侍郎,位于其西,以下右散騎常侍,其次中書舍人,右諫議大夫,再次右司諫,正言,皆重行,位于其后,

  觀文、資政殿大學士、學士,端明殿學士,位于次南,并西南,北上。

  翰林學士承旨至寶文閣學士,位于次南,其下樞密直學士,待制,皆重行,位于其后,并東面北上,起居郎、舍人,夾香案東西相向。

  說起來很熱鬧,但是這以上大多數的職務都是虛職,或者外官勛職,剩下的還有職務重疊,所以一共也沒多少人。

  而蘇油童鞋,則以龍圖閣大學士的身份,在正面皇座的學士班行前列。

  再往下龍墀。

  契丹使,位于龍墀上,少西,北面東上。

  宗姓、節度使以下至率府副率,位于橫街南,分東西相對,班各重行異位,北上。

  左右巡使,位于次南,東西相向。

  特進以下至未升朝官,宮架前偏東,班各重行異位,北面西上。

  夏國使,宮架之東,軍員位于其后,夏國人從次之。

  如今大理的地位已經抬升到了與西夏相同的位置,因此也在這里,與夏國使并列。

  御史臺班,宮架前少西。

  節度以下,正西,并重行北面東上,比特進退后一列。

  高麗國使,在宮架之西,軍員位于其后,高麗人從次之。

  諸蕃客位,于次西陪位,進奏官位于宮架之南。

  宋代重文事,諸道貢舉解首,也有幸參加大朝會,位于諸蕃客位其后,皆北面。

  再往下就是大慶門,這里是敘班位,在大慶門外,東西相對,以北為上。

  右邊,是中書侍郎諸方鎮表案。

  左邊,是給事中祥瑞案。

  諸官站定,肅然無聲。

  大殿之中,突然響起了叮叮當當的鐘罄之聲,乃是組鐘。小鐘構成悅耳的音樂,大鐘則鐺,鐺,鐺……持續而穩定地響了起來。

  于此同時,汴京城的南面,同樣的六聲悠遠鐘聲傳來,與堂上的鐘聲相應和。

  群臣這才發現,大慶殿丹墀香案的右側,多了一口金碧輝煌,與人等高的精美機械。

  機械外殼是黃銅精鍛,底座為金色的五谷紋飾,其上是四只昂首黿龍,黿龍背上,是四根黃銅盤龍柱子,柱子底部是鰲足形狀,踩在黿龍背上,象征著支撐天地的鰲足。

  柱子中間鑲嵌玻璃,中間是一個銀色的光亮小球擺,滴答滴答地來回擺動。

  柱子往上,則是包裹鐘表的鐘殼,鐘殼上都是古代傳說故事,包括盤古開天,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

  鐘殼包裹著精致的表盤,表盤以扇貝螺鈿為底,煤精石為刻度,花紋繁復的黃銅指針,短針指著正下方的刻度,長針指著正上方的刻度。

  其上則是金頂,下面有戶牖,報時的時候,戶牖打開,可以見到里邊兩個小銅人在那里輪番敲擊一口鐘。

  但是真要仔細了,就會發現,小銅人只是在做動作而已,真正的鐘聲,來自下面的鐘座。

  華麗的大座鐘,引得群臣好奇不已,不過吉時終于到了,沒人再敢胡亂言語。

  趙頊的御輦已到,就在帝座之后。

  今天他先是要去拜太后上壽起居,之后輦駕從內宮出來,至西ト降輦。

  符寶郎奉寶俱詣西ト奉迎,有司引秘書監以下,御史知雜以下,宗姓及外任防御使以下就位。

  他們代表的是皇帝的班子,負責是典禮儀式中的印信文書交接工作,禮儀秩序監督工作,以及皇帝的保衛工作。

  侍中版奏中嚴,提醒肅靜,復位。

  所有人整頓衣冠,等待。

  少頃,侍中待眾人整理完畢,入ト,奏報外間群臣已經就緒。

  殿上鳴鞭,太樂令下令,撞響黃鐘之鐘,右五鐘同時應和。

  卜簾卷起,內侍承旨索扇,扇合,護送趙頊的御輿從西ト出來。

  雖然如今蘇油已經將自己當成了一個完完全全的宋人,日常的生活,行為舉止與古人已然無異,但是大朝會,還是讓蘇油有一種出戲的感覺,就好像在拍一部電影一般。

  而自己,是其中一名群演。

  御輿出西,群臣俛伏。

  趙頊今天戴著二十四梁通天冠,附蟬十二首,高一尺,廣一尺,朱紗祖帶,加金博山。

  身穿絳紗袍,以紅金條紗為之,上織云龍,紅羅為里;絳紗裙繡云龍;白羅方心曲領;革帶;白襪黑舄。

  這套衣服,叫袞冕,正旦,五月大朝會專供。

  其實從昨夜開始,宮中就有大儺儀等活動,趙頊面色已經有些疲倦僵硬。

  做皇帝,也挺辛苦。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