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四百六十五 大勢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東漢末年梟雄志

  三辭三讓,這差不多是標配了,是準備接受的前兆,知道并且理解這種虛偽的推辭套路的人不多。

  沒文化的人暫且不論,有文化的人里面的兩派人立刻就有了各自的想法。

  一派人以程昱、田豐和滿寵為首。

  另一派人則以荀彧為首。

  當然最先站起來說話的不是他們,而是文化水平普遍有限的武將們,以曹氏夏侯氏等宗親武將為代表,紛紛站起來表達了他們的意見。

  “將軍功勞之大,當世所未有,將軍若不接受賞賜,我等又怎么有臉面接受賞賜呢?”

  曹仁第一個站起來。

  “將軍立下如此之大的功勞,受賞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將軍自己也說,有功必賞,有錯必罰,事到如今,難道將軍自己也不這樣認為嗎?若將軍不這樣認為,我等又該如何?”

  夏侯淵第二個站了起來。

  “將軍為漢室平定叛逆,剿滅逆賊,歷經苦戰,將士用命,天子賜爵天經地義,將軍為何不受?”

  趙云也緊隨其后站了起來,表明了自己的態度。

  武將們接二連三的站起來向郭鵬進言,希望郭鵬接受漢天子的賜爵,封邦建國,成為國君,名留青史,這是最好的選擇。

  軍隊的態度非常明顯。

  然而郭鵬只是默默搖頭。

  “這樣不妥,不妥。”

  蔡邕坐在郭鵬左手邊最上首的位置,眉頭微皺,似乎正在考慮著些什么,時而看看不表態的郭鵬,時而看看洶涌的諸將,好像有些想說的話,但是到底沒有說出來。

  坐在蔡邕旁邊德高望重的鄭玄閉目養神,神色平靜,一副老神在在的樣子。

  曹操看了看諸將的反應,又看了看郭鵬的表情,心里尋摸了一下,暫時沒有表態。

  臧洪面帶猶豫之色,大腦有些混亂。

  鮑信和鮮于輔卻站了起來,與諸將一起,進言勸說郭鵬接受朝廷的任命。

  曹操一看鮑信和鮮于輔站了起來,頓時不再猶豫,也隨后站了起來,勸說郭鵬接受朝廷的任命。

  這下子荀彧坐不住了。

  荀彧打算站起來反駁那些武將們的看法的時候,坐在荀彧身邊的陳紀忽然伸手摁住了荀彧,眼神示意他不要站起來。

  陳紀知道荀彧的打算,所以有這樣的舉動。

  荀彧再三猶豫,看著那邊武將們群情洶涌,看著這邊文官們之中也開始有人站起來贊同武將們的看法。

  比如滿寵,比如田豐。

  “將軍立下的功勞不是一般的功勞可以相比,不僅是軍功,更是維護漢室正統的大功,如此大功若不重重賞賜,天下人都會覺得朝廷不公,到那時,朝廷也不知道該如何收場,將軍不接受,屬下以為不妥。”

  滿寵恭敬的說道。

  “這樣的賞賜,只有立下大功的將軍才能接收,將軍也應該接受,讓天下人都知道漢室有功必賞有過必罰的態度,這不僅是為了將軍,也是為了漢室,為了天子。”

  田豐更加恭敬的說道。

  陳宮在隨郭鵬北返的路上想通了某些關節,于是在此時很快站了起來。

  “將軍的功勞天下人都看在眼里,如此巨大的功勞,接受這樣的賞賜并不過分,更能體現天子與將軍之間的和諧,有利于天下穩定,更有助于鼓勵天下心念漢室之人繼續為漢室而戰,這難道不是將軍希望看到的嗎?”

  郭嘉和戲忠互相看了一眼,雙雙站起身子。

  “請將軍遵照天子詔令,順應天子之意,晉爵為公。”

  兩人異口同聲。

  于是越來越多的人站起來符合,集體向郭鵬進言,請求郭鵬接受天子的賜爵,封邦建國,成為一國國君,開辟郭鵬勢力集團的新紀元。

  眼見群情洶涌,不愿意支持的人占據了絕大多數,只有少數面帶猶豫之色或不滿之色,但是也不敢站出來明確表達自己的意見。

  荀彧覺得自己有必要站起來表達一下自己的意見,但是被身旁的陳紀死死摁住,拼命示意他不要多嘴,這讓荀彧非常矛盾。

  荀彧到底也沒有站起來,郭鵬到底也沒有接受群臣諸將的進言。

  “此事事關重大,諸位無需多言,各司本職,辦好自己的事情,很快,吾等還有新的事情要做,諸位切莫懈怠。”

  “遵命。”

  群臣和諸將眼看郭鵬不給明確的答復,也只好暫時不再進言。

  其后,傳令使者又被打發了回去,回去告知天子郭鵬接受車騎將軍的職位但是不接受公爵爵位的消息。

  當天晚上,鄴城一點也不平靜。

  陳紀把荀彧叫到了自己家里,與他面對面談話。

  “今日將軍的態度,你看到了?”

  “看到了。”

  “那你為何還想要站起來反駁?支持將軍更進一步的勢力已成,群情洶涌,羽翼豐碩,已經不是人力可以扭轉的,將軍的威望太高,軍功太甚,以至于很多人都認為朝廷此舉是理所當然的。”

  陳紀緩緩說道。

  “陳公也認為這是不對的嗎?”

  陳紀沉默不語。

  荀彧繼續開口道:“既然陳公也覺得這是不對的,為何陳公不站出來駁斥那些人?他們只是為了自己的欲念推著將軍向上走,將軍或許本不想這樣,但是群情洶涌之下,不想也不行。”

  陳紀沉默了一會兒,微微嘆了口氣。

  “文若,什么叫做大勢,你應該明白。”

  荀彧張張嘴,而后沉默了。

  “大勢,就是不能簡單的想當然的以一人之力去扭轉的,當今的局勢就是如此,將軍的威望太高了,總是勝利,沒有失敗,所有人都把自己所想要的一切寄托在了將軍的身上。

  將軍越強大,地位越高,他們就能得到越多的好處,他們就越希望將軍更進一步,為此,他們會不斷地推動將軍向上走,封邦建國已經是四百年前的事情,大漢早已將其摒棄,知道的人并不少。

  可是文若,你看到了嗎?田元皓,滿伯寧,郭奉孝,陳公臺,戲志才,他們都支持,他們也是士人,也是受到漢室恩惠的人,但是一樣支持,為什么?因為大勢。”

  陳紀的話讓荀彧沉默。

  “大勢如此,若是沒有人提起過還好,可是一旦有人提起,必然形成大勢,這大勢,就不是你我可以改變的,將軍或許本身并不想這樣。

  如同你所說的,將軍也會猶豫,畢竟是高祖以來的第一次,是開先河的事情,奈何絕大部分臣屬都支持,都希望,想要看到將軍更進一步。”

  陳紀言辭懇切的告誡荀彧。

  荀彧望著微微搖曳的燭火,深思了一陣。

  “陳公認為這大勢是正確的嗎?”

  陳紀搖了搖頭。

  “我不確定。”

  “如果大勢是正確的,我自然會支持,可如果大勢不正確,我又如何能蒙騙我的內心,讓我去說違心的話語?漢室還在,漢天子還在,我等皆為漢臣,食漢祿,怎能眼睜睜看著,而不作為?”

  荀彧果斷搖頭。

  陳紀看著荀彧,微微嘆息。

  “文若,公達行至何處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