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四十章:一針見血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明末漢之魂

  御史、給事中的彈劾不是空穴來風,東平侯采取先造成事實再威逼地主簽訂租約,確實存在仗勢欺人的嫌疑。

  皇帝在御書房看看言官們彈劾黃漢的奏折,又瞧瞧錦衣衛、東廠的密報,再看看徐光啟、鄭國昌洋洋灑灑的奏疏,若有所思。

  曹化淳、王承恩和東廠二號人物司禮監秉筆太監之一鄭之惠見皇帝看完密報不發一言都靜靜地等待。

  良久崇禎道:“東平侯好大手筆,居然直接圈了良田百萬畝擅自安排人耕種,他跟地主協商田租之時恐怕難免以勢壓人吧?為何東廠、錦衣衛沒有替苦主出頭?”

  有正義感的王承恩得到了情報匯總,他年齡跟皇帝相仿遠不如曹化淳和鄭之惠這兩個老家伙滑頭,見天子發問沒有人回答,仗義執言道:

  “陛下,事急從權,當時流寇過境沒有人能夠預知那些賊子將要鬧騰到何時,老百姓都逃了或者躲入城中,田畝大量撂荒。

  又由于遭遇春旱,沒有人澆水保苗,那些已經播種的土地大有可能絕收。

  如果當時東平侯瞻前顧后就不可能完成幾十萬畝田畝的補種,也不可能保住幾十萬畝的麥苗,也就不可能在秋天得到收獲。”

  崇禎很平靜地看著王承恩道:“王伴伴的意思是東平侯沒有做錯?他難道沒有以勢壓人?”

  王承恩道:“奴婢不敢妄議孰是孰非,但是奴婢知道農時不等人,理清了百萬畝土地的所有人,再一一簽訂租種合約恐怕到了年底都無法完成,如今河南流民遍地,糧食能夠救命啊!”

  崇禎點頭道:“言之有理,照此說來東平侯快刀斬亂麻有功無過,鑒定的租約僅僅是十年的租種權,完全跟侵占他人田產扯不上關系。”

  鄭之惠道:“陛下,老奴親自負責調查此事,但凡是有主田畝都是簽訂了十年租約千真萬確,只不過……”

  崇禎道:“其中有什么隱情大膽講出來,不要吞吞吐吐,東平侯做事朕心里有數,他豈是肯吃虧之人。”

  鄭之惠道:“陛下圣明,東平侯真的不會吃虧,因為有三十萬畝良田已經沒了主家,這些地自然被東平侯笑納,老奴估摸著諸多言官揪著不放就是眼紅這里的好處。”

  崇禎很嚴肅道:“東廠、錦衣衛多方查證過沒有,那三十萬畝良田的主人真是死于流寇禍害?有沒有出現繼承人也不明不白死去的情況。”

  曹化淳道:“陛下,東平侯是個很驕傲的人,他不屑于欺負弱者,東廠、錦衣衛尋了不少原地主查訪,可以斷定東平侯沒有殺人謀奪田產的罪行。”

  得到了曹化淳這個廠公的肯定答復,崇禎臉色柔和了許多。

  王承恩道:“陛下,奴婢認為事情的起因是東平侯不僅僅把地圈了,還搶農時完成了補種,能夠預期秋后會得到幾十上百萬石糧食的收獲。

  如今糧食價格太高了,擁有如此多的糧食就意味著超過百萬兩雪花銀。

  這么大的財富眼紅之人自然不知凡幾,想要討回田畝的地主都跟朝堂上的大人們有關系,或者私下里就是這些大人的產業,他們當然要彈劾東平侯。”

  崇禎皇帝了解了來龍去脈,心里不由得佩服黃漢的果斷,對于他得罪了不少士大夫倒是樂得如此,如此多的文官武將跟東平侯對立,皇帝反而放心了許多。

  他嘆口氣道:“大明由于流寇禍害而撂荒的田畝何其多也,難道就是種這一百萬畝才有利可圖嗎?見人家花心思、出人、出錢糧保住了收成要來撿便宜,居然敢鬧到朕這里,實在可惡!”

  曹化淳道:“陛下高屋建瓴看待問題一針見血,那些大人只瞧見了東平侯即將到手的糧食,根本無視東平侯前期貼進去的銀子和糧食。

  況且今年春天幾十萬流寇聚集在太行山東南麓,彰德府、衛輝府形勢嚴峻,那里沒有‘紅旗軍’堅守,哪有那么多的老百姓能夠安心種地?”

  崇禎道:“曹伴伴言之有理,接下來還要關注此事,有什么風吹草動立刻來回稟。秋后糧食入庫之時也得盯緊點,朕單要看看東平侯這一次要發多大財。”

  曹化淳躬身答應道:“老奴醒得,如果東平侯太過廠衛分絕不會袖手旁觀。”

  幾百封彈劾東平侯跋扈、侵占他人田產的奏疏被皇帝留中。

  太多御史、給事中無風還會掀起三尺浪,有現成的權貴黃漢作為靶子,這些言官不僅僅寫彈劾奏疏,甚至于在朝堂上直接噴口水。

  為此了解內情的鄭國昌和徐光啟不得不跟諸多官員打嘴仗,導致幾次朝會吵成一團如同到了菜市場,最后當然是不了了之。

  皇帝也在冷眼旁觀,他想看看黃漢在糧食入庫后如何安排,如果這些糧食還是如同以前那樣借貸給老百姓度日也還罷了。

  發現黃漢高價賣出糧食,他就準備論證那些田畝租約是不是存在以權謀私。

  那時皇帝會找幾個不服氣的地主指控東平侯如何以勢壓人,最后一定會給予黃漢嚴厲處罰,罰沒一部分糧食順理成章。

  誰知到了八月下旬峰回路轉,黃漢這一次如何使用即將到手的糧食讓皇帝根本沒想到。

  東平侯預知了收獲之時送來奏疏懇請天子下旨發動漳河、衛河、南運河一帶的民夫疏浚河道,并且承諾以收獲的馬鈴薯和甘薯給民夫提供口糧和勞動報酬。

  把黃漢的奏疏看了又看后,皇帝龍顏大悅,他對身邊伺候的王承恩道:“以工代賑確實妙不可言,諸多青壯年在挑河工地上吃到飽肚子拿到錢糧作為報酬,自然就不會成為流民變成流寇。”

  黃漢的奏疏王承恩一目十行瀏覽過,知道大體內容,見天子高興心里歡喜,湊趣道:

  “陛下此時承諾給錢糧發動幾十萬勞役疏浚河道,這些勞役在秋天、初冬不需要消耗家里的存糧還能夠掙回錢糧,會讓太多家庭再也不愁春荒。”

  王承恩聯想到了升斗小民的小日子,聽得崇禎滿面春風。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