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968 第一次世界大戰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崇禎竊聽系統

  再說穆斯塔法回到伊斯坦布爾之后,把情況一說,皇太后和艾哈邁德都是非常高興。不管怎么樣,總算是和大明帝國化敵為友,成為了同盟,從此以后,就再也不怕歐洲各國的聯軍了。

  于是,在商量了一番之后,就開始在全國強調這個鎮南城協議的正面意義。誰要對這個協議有不滿質疑的,一律按通歐叛賊處理!

  不這么做也不行,畢竟協議簽訂之后,要和大明那邊交割黑海海峽以東地區的。另外,如此大張旗鼓地宣傳,也是要給歐洲各國知道,震懾他們。如果想先來攻打奧斯曼帝國的話,那就是和大明帝國直接開戰。歐洲各國們,你們準備好了么?

  奧地利這邊,各國艦隊都在往這邊集結中,突然收到消息說奧斯曼帝國在邊界有異動,隨后更是聽說,奧斯曼帝國被明國打服,割讓了大片國土不說,還充當了明國的爪牙。頓時,歐洲各國特別是那些和奧斯曼帝國相鄰的幾個國家就慌了。

  一直以來,奧斯曼帝國的陰影,就籠罩在他們頭上。之前雖然看到奧斯曼帝國被明軍打得沒有還手之力,可明國是更為強大的國家,并不足以證明他們去打奧斯曼帝國,也能打贏奧斯曼帝國。

  一時之間,奧地利、捷克、波蘭和立陶宛聯邦都因為這個事情,引發了連鎖反應。

  他們一邊加強戰備的同時,一邊派人趕去巴黎,在會議上立刻改變要求,變得非常強硬。歐洲各國陸軍的盟軍,必須集結到東部來對付陸地上的明軍。

  至于葡萄牙那邊,只要各國聯合艦隊能打敗里斯本的明國艦隊,那陸地上的明軍和葡萄牙軍,就成了無根之萍,根本成不了什么氣候。

  換句話就是說,海戰可以在里斯本那打,但是,陸戰,就必須在歐洲東部這邊決戰。就是要再來一次規模最為龐大的十字軍東征,把明國趕回遠東去。非這樣,他們歐洲東部國家將寢食難安。

  至于糧草物資,他們歐洲東部國家可以盡量提供,殺入敵境之后也能獲得敵國物資的補充。為此,他們還強調了如今明國占領區的農業有多發達什么的。

  開始的時候,西班牙人當然是不樂意的。他們最想要的是,海陸并進,一下解決了葡萄牙這邊是最好了。

  不過一個西班牙難以抵擋奧地利、捷克、波蘭,甚至到了后來,連瑞典也要求東征,這讓巴黎會議的局勢大變,最終商討之后,西班牙這邊很是遺憾了。

  不過讓西班牙有點欣慰的是,斥候回報,在里斯本的明國艦隊,只有不到三百多艘戰艦。大部分戰艦都去了地中海,去和奧斯曼那邊的明軍匯合去了。

  就這么的,歐洲各國重新開始動員了起來。各國艦隊在法國這邊開始了集結。而陸軍方面,都往維也納和波蘭那邊集結。

  按照巴黎會議的最新商討結果,歐洲各國將集結兩處大軍,一路攻打奧斯曼,殺入波斯,進而攻占莫臥兒,完成驅逐消滅南路明軍的戰略目的。

  另外一處,也就是波蘭境內集結的聯軍,則要滅了沙俄,并再往東推進,攻打伏爾加河流域,攻占并消滅薩馬拉堡地區的明軍。

  這兩路大軍看哪路順利,可以北上或者南下支援另外一路,最終完成會師。隨后再根據戰役結果進行評估,看是否趁這個機會遠征遠東,把東方最繁華的地方給攻占了算了。

  海上這邊,各國聯合艦隊攻下里斯本之后,艦隊再入地中海,聯合集結在奧地利的艦隊一起,把地中海的明國艦隊給滅了。隨后再回師美洲,把美洲的明軍和葡萄牙人給消滅了。

  這個巴黎會議結果的內容,是相當龐大的,也是歐洲從未有過的。必須要動員歐洲最大的戰爭潛力,完全可以說,這是東西方的一次規模最大的對決。

  為此,歐洲各國不但在貴族層面妖魔化明國,而且也在貧民百姓中妖魔化明軍。對于歐洲各國這邊來說,宗教因素是最好的借口。歐洲各國之間,就因為宗教原因,互相之間都打了三十年戰爭,死了差不多歐洲總人口的三分之一。

  這種聲勢浩大的宣傳,集體抹黑大明的事情,自然是最有成效的。一時之間,明軍在歐洲這邊成了能讓小孩止哭的魔王,比起之前的蒙古帝國西征,還要讓他們感覺可怕。

  這樣的宣傳,還有征集兵力,協調各國兵力物資的消息,當然是瞞不住的。有關各國的消息,就猶如雪花一樣不斷地送達大明藩屬國君主的案頭,然后再傳去洪承疇和盧象升那邊。他們在緊急備戰的時候,也急催盧象升和洪承疇向本土求援,增派援軍。

  這個位面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戰,開始在地球上醞釀了。

  崇禎皇帝通過竊聽系統,雖然是遠在萬里之外的事情,卻也隨時知道最新情況。反正大明這邊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再等下去,歲月這把殺豬刀的威力會越來越大。

  盧象升、洪承疇,包括聽到消息,又死活前來求戰的孫傳庭,都已經七老八十了。還有武將方面,當年的那些,也都已經打不動戰事了。畢竟武將可不比文官,那是要上陣搏殺的。

  甚至已經有武將,年紀實在太大,都已經過世了的。比如說,秦良玉,原本歷史上享年七十五歲的她,因為在這個位面上少了很多煩心事,眼看著大明一天比一天強大,百姓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過,多了很多開心事,也就多活了十歲,享年八十五歲去世了。

  如果再拖下去的話,指不定會有更多的當年老臣子抵擋不住歲月這把殺豬刀而去世。既然如此,那就趁早一戰吧!

  就是基于這樣的想法,崇禎皇帝再次宣布御駕親征。這次隨駕的文官武將中,文官包括孫傳庭在內,武將則有賀人龍、虎大威、周遇吉、黃得功、李過、李來亨、馬祥麟等人,加上已經在西邊的吳三桂、李定國、鄭成功、鄭芝龍等人,真得是集齊了當初的一代人。

  這一次,從皇帝到武將,全都是須發半白,甚至是全白的中老年人,讓朝廷上下都為之擔憂。年輕一代的臣子紛紛上奏,請求派他們出征。

  百姓中也都是這樣的想法,皇上年紀也大了,武將們都不可能再沖殺戰場,要是這樣的軍隊出征,讓年輕人怎么想?

  對此,崇禎皇帝明旨昭告天下,說這個天下,是他和諸多文官武將的努力下實現中興。那么這個時代最后的敵人,也將由朕和老一代的文官武將來終結。從此以后,地球將是大明的地球,地球將會進入一個嶄新的紀元。你們后代人的目標,就是在他所開創的基礎上,要更進一步,發展科技,目標定到星辰大海,讓人類文明踏入宇宙時代。

  雖然旨意中不是這么寫,但是,意思就是這么一個意思。

  在崇禎皇帝看來,歐洲各國再聯合起來,也不可能是大明的對手,帶著這些老臣子去,就已經是足夠了。這次的御駕親征,更多的,其實是一種儀式,是對于一個時代完美的落幕。

  感受到皇帝的決心,想起幾十年前大明的亂相和末日處境,再想想如今的生活。大明百姓無不對皇上和這些老兵老將至于最崇高的敬意。

  他們無法改變皇帝的決斷,就紛紛上奏表決心,一定不會辜負皇帝的期望!

  崇禎三十七年三月下旬,崇禎皇帝并文武大臣,領著三萬人馬坐上了西征的軍列。

  所有百姓,都在這一刻停下了手頭的事情,靜默恭送老一輩人的最后一次出征。火車沿途的百姓,更是自發擁到軌道邊上去送行,為老一輩致以崇高的敬意為了子孫后代而奉獻了一生,你們辛苦了!

  嗯,意思是這么一個意思。

  不過他們很遺憾,火車上,只能看到出征將士的身影。皇上和那些老臣老將并沒有露面。顯然是年紀大了,長途出征會累,大概都在休息吧!

  其實,他們是想差了!

  在豪華車廂內,崇禎皇帝發明了三國殺,正在他的老臣老將玩得不亦樂乎!

  對于別人來說,御駕親征那么遠,肯定很累!但是,對于崇禎皇帝來說,其實只是一場長途旅行。和歐洲各國聯軍的決戰,其實根本就是科技上的碾壓而已,獲得勝利,并沒有絲毫難度!

  歐洲這邊,各國步軍都還在集結中,至少已經集結了二十萬大軍的時候,艦隊的集結已經完成。停靠在法國港口的各國艦隊,密密麻麻,猶如海上的森林一般。軍艦上的旗幟,五花八門,從中能看出來,絕對不止是八國聯軍。

  戰艦的數目,達到了一千多艘,如果加上地中海區域的五百艘所有,戰艦規模更是達到了歐洲這邊史無前例的一千五百多艘。而里斯本的明國戰艦,卻只有三百多艘而已!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