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七十四章:是貧窮限制了你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唐第一閑王

  王府的官員編制一共有六十個,親事府和帳內府另算。

  李世民給的,只是允許李元景自己選拔二十個工匠上報,然后吏部那邊將這些工匠當做正常的官員來處理。

  該頂什么頭銜還頂什么頭銜,但實際上這些就是工匠。

  面子上李世民有辦法跟其他人交代,李元景則是覺得無所謂,名字什么的不重要,他要讓這些人看到希望。

  李世民帶著大臣們興奮的離開了,連同負責研究的五個鐵匠,也被一口氣帶走了四個。

  他們將會配合將作監整理資料數據,然后在別的地方新造高爐來試驗,若是可行,則會進入下一步的規劃,開始選地建造,準備大規模的提煉鋼鐵。

  六月,是一個收獲的季節。

  當時隔兩個月,李世民再一次秘密踏上這片土地的時候,卻發現這里與以往展現出了完全不同的場面。

  兩個月的時間,大唐發生了許多事情,朝廷內外也發生了許多事情。

  四月,一直霸占在太極宮不肯離去的太上皇李淵,終于提出了要離開,李世民將李淵安置進了自己先前的寢宮,宏義宮,并且改名大安宮。

  同四月,由于干旱加劇,李世民不得不廣施仁政,賜孝義之家,長者糧食以求度過難關。

  不過隨著干旱的加劇,今年再一次采取了以工代賑的策略,但卻并沒有繼續延續去年的方案,連續大旱,讓朝廷失去了繼續疏浚河道的信心,轉而將人力投入到了修路上面。

  五月,干旱依舊,但發生最大的事情莫過于年僅十歲的周王李元方夭折,而在前來皇莊之前,李世民不得不下令發動囚犯來抗旱,但效果并不理想。

  外面的世界讓李世民很是疲憊,但李元景這里卻是好消息接連不斷。

  “你還真是讓朕刮目相看啊!”望著繁忙一片的皇莊,李世民重重的嘆了口氣。

  這一次,他誰也沒帶,只帶了自己的護衛前來。

  “只是貧窮限制了皇兄的思想,這些事情其實本不是大事,只要敢想敢做,又不胡思亂想,一切的設想都建立在可行可靠的基礎上,就算最終的結果并不如意,也總是會有收獲的。”十三歲的李元景似乎是長大了一般,坦露出一副不該出現在這個年紀的人身上的穩重與成熟。

  “朕倒是敢想,卻被諸事束縛了手腳!”李世民搖了搖頭,他早就打算支持李元景了,但皇帝不能腦門一熱就去做決定。

  目前李元景只安排了兩個工匠擔任趙王府的官員,一個是木匠楊里,一個是主管水泥作坊的陳淼,兩人皆為從八品下典簽,這也是親王府內有品級最低級別的官員。

  人數不多,但這兩個人也引起了世家的注意,彈劾的奏折接連不斷的被遞上來,甚至暗中施加了不小的壓力。

  若不是李世民在朝中一直硬扛著,李元景現在的日子根本就不會這么舒服。

  “大唐終究是李家的大唐,他們想雀占鳥巢,也得先問問我們李家愿不愿意!”李元景冷哼一聲。

  他對世家本來是沒多大的怨恨,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安穩的過日子就挺好的。

  但世家卻接二連三的來找麻煩,這也讓李元景徹底的把他們給恨上了。

  也就是目前雙方僅僅只是在布匹生意上面有些交手,即便如此,鄭家也坐不住了。

  五月中旬的時候,鄭氏布莊第二個月出現了虧損,然后再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鄭氏布莊被一把火燒了。

  沒錯,鄭家人自己燒了自家的布莊,這種騷操作玩的很溜吧?

  但實際上鄭家燒的只是一個空房子,他們真正的目標則是隔壁的萬民布店,這個時候城中都是木制房屋,一家著火,一整片都要跟著遭殃。

  連帶著萬民布店的一千多匹布也來不及搶救一下就連同房屋一起化為了一堆灰燼。

  而這件事情,也是徹底的激怒了李元景。

  “接下來你打算怎么辦?”李世民臉色凝重的看向李元景,以前從未有過這種想法,對李元景有的只是提防。

  但是現在,李世民卻發現李元景為自己打開了一扇天窗,讓自己看到了全新的世界。

  所以,現在李世民也更愿意聽一聽李元景的聲音。

  “繼續擴大織坊的規模,其次,逐月降價,下個月開始,匹布一百四十錢,往后每隔一個月,降低十錢,最終的布價會穩定在八九十錢左右!”

  “嗯!明年的稅賦,朕考慮可以讓百姓多交一些麻來代替其他的。”李世民輕輕的點著頭。

  八九十錢的售價,實際上的利潤已經沒有多少了,就算有朝廷低價賣給織坊最主要的原材料麻,這個價格他們一匹布最多也就只能賺三十錢,著實稱不上多。

  不過也正是李元景承諾了要把布價打壓下去,李世民才會配合他做這一系列的操作。

  “皇兄能抗住嗎?”李元景笑著打趣道,現在織坊產量不大,對整個布匹市場影響也是有限的,但若是現在開足了馬力去生產,那影響的可就是整個關中地區了,甚至連中原也會受到影響。

  楊里在五月中旬終于研究出了織布機的改進型號,雖然不是李元景想要的,但效率方面的確提高了不少,將飛梭用飛針來替代,同時將飛針固定在打緯上面,同時又在一側安裝了一個彈簧,質量談不上好,直接按照李元景的描述打了個模型,從隔壁搞了點鐵水澆筑出來的,然后又用牛皮筋來控制回彈的力度。

  雖然還沒有達到自從穿經的地步,但每次穿經只需要用手拉一下飛針就行了,速度提升了數倍,熟練的工人,最快兩天就能織一匹布,平均速度在兩半至三天一匹布。

  比起之前,效率又提高了一倍,加上萬民布店被燒,導致這段時間停止銷售,倉庫內現在已經儲存著兩萬多匹布了。

  而等到楊里帶著人將這一批織布機改造完成,以目前五千臺的規模,按照平均三天一匹布的均速,一個月就能生產五萬匹布。

  這是什么概念?

  意味著整個大唐的布價,都會因為這每個月多出來的五萬匹布而全面崩盤。

  其實李元景已經不需要再去降價了,一百五十錢的布,百姓也很難買到,就算是等幾個月,他們也愿意。

  但是為了在布匹生意上徹底打死鄭家,李元景還是決定降價,一則是個人恩怨,二則是替李世民站臺。

  李世民當然知道李元景所指的是什么意思,呵呵笑了笑,道:“你也太小看朕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