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八十八章:最笨的人,沒有之一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唐第一閑王

  作為上位者,李世民考慮問題需要從更多方面出發。

  雖然朝廷現在有錢了,但兩臺五萬貫的價格還是難以承受的。

  當然,這不是能不能承受的問題,就算朝廷完全承受的起,也絕不會接受這個價格。

  大唐現在的物價是多少?

  一斗品相不好的米四錢,市面上最好的米也不過二三十錢一斗。

  一匹布的價格已經降到了七十錢,就算是一批絲綢,也不過二百余錢。

  工錢隨著這幾年的發展也逐漸的有了提升,目前平均大概一天四錢左右。

  雖然這里面有官方背景的幾個大工坊拉高了上限,但是這不能否認,只要能夠找到活去干,哪怕只是零活,一天也能賺個兩三錢。

  雖然各方面都在發展,但目前依舊是供不應求的現狀,在供需平衡之前,工錢很難得到較大的提升。

  這也就意味著,朝廷必須要盡可能的穩定物價,若是物價突然暴漲,那么辛苦幾年建立起來的秩序豈不是就這么沒了?

  李世民也沒什么特別高明的手段,但就是覺得錢可以放出去,但是要均勻的放出去,招人修路什么的給平均工錢就行了,讓百姓分散去花,這樣帶來的沖擊力會更小,甚至沒有沖擊力。

  若是將錢直接給了李元景,程處亮這種人,萬一他們腦子一熱搞點什么事情,可能會直接引起某些方面的物價暴漲。

  其實若不是朝廷一直在壓著,現在很多東西的價格早就飛起來了,當然,這也讓另一個行業飛了起來。

  黑市。

  盡管朝廷如何去努力控制,總是會有一些商品落入黑市之手,市面上平價買不到,不缺錢的人自然會去黑市購買。

  所以,在面對程處亮的時候,李世民就沒那么客氣了。

  給的是跟李元景同樣的條件,負責部分工人的工錢和伙食,每臺給二百貫的利潤,提供所有材料,然后下單一百套修路五件套,一萬臺翻地機和平地機。

  雖然數量很讓程處亮驚訝,但是特么的翻地機和平地機自己都沒見過好不?這怎么搞?

  “這么簡單的問題,你說怎么搞?”李元景一臉無語的看著程處亮,暗道這貨是不是從沒去地里干過活啊?

  不就是把犁裝在機器上嗎?很難嗎?

  程處亮下意識的點點頭:“怎么搞?”

  “你是本王見過最笨的人,沒有之一!”李元景氣的一陣蛋疼。

  “把這玩意兒縮小到三分之一……”李元景指著面前的實驗機器,想了想又覺得布局不太合適。

  而且規格減小了,也就意味著空間減小了,乘員數量必然也要減少。

  再說這玩意兒搞太大也沒什么意義啊,首先蒸汽機技術還不夠先進,提供的動力也沒有想象的那么流弊。

  搞的越大,意味著車身越重,自身移動就要消耗一定的動力,再去犁地的話會顯得有些吃力,所以減小一些倒是最好的選擇。

  李元景想了想,還是覺得一個人操作最合適。

  接著,李元景找出一張紙在上面畫出了拖拉機的大致形狀,雖然很抽象,但湊活著看吧,畢竟不是專業畫圖的,自己這個圖也就是告訴他們一個大致的方向,具體的布局后面還有人要去研究。

  “前面用小輪子有利于控制轉向,蒸汽機就放在這個位置,不需要那么高,但長度要比高度大,加煤口放在這里,在操作員身邊放一個小煤盒,定期自己往里添煤就行了。”李元景又指著后面說道:“犁刀的話在上面和下面各增加一個旋轉絞盤,這里進行左右固定,可上下移動的裝置來固定犁刀。

  正常行走或者需要轉向的時候,就通過這個絞盤把犁刀抬起來,干活的時候就用這個絞盤讓犁刀進入地下,唯一的難度就在于接口處,晃動幅度太大容易斷裂,太緊又不太好控制,這里你讓他們想辦法解決一下就行了。

  平地機就更簡單了,其他地方不變,同樣是可上下調控的結構,后面安裝一根……”

  “算了,還是親自跟你示范一下吧!”李元景發現以程處亮的智商,自己這么說似乎他有些難以理解。

  當下也不顧天氣的寒冷,直接在地上抓了一把土,還好之前搞實驗的時候還有些土堆,而現在這天氣土壤也不算干燥,稍稍捏了下便直接成型。

  然后李元景又在地上找了些小樹枝干草什么的插在那根土棍上。

  “這個寬度跟車身一樣寬,這些樹枝干草什么的用鐵來取代就行了,頂部要有一定的彎曲,要點就是一趟推過去,所過之處全部都要覆蓋到。

  除此之外,這個滾軸要能自己轉動,而且速度不能慢,到時候從車上扯一根軸出來就行了,這個不是什么難題,最后在上面加裝一層鐵板,一是防止傷人,二是避免塵土飛揚,懂了嗎?”

  程處亮下意識的點了點頭:“這么高級……”

  “……”李元景一陣無語。

  機械化耕種的設備多著呢,自動撒肥機,自動耕種機,自動收割機,多到想都想不到,這才哪到哪啊?

  不過后面的李元景是不打算繼續干預了,也該讓這幫人自己去動動腦子了。

  當然,這些設備放在現在來說還有些不太現實。

  倒不是造不出來,而是百姓舍不得。

  耕種你能想到,人家是一粒一粒的種下去的?放在耕種機里面直接一趟拉過去慢慢一排的種子,這在他們看來完全就是在浪費糧食。

  自動收割機?當他們看到散落在地頭的糧食就會覺得心疼,足夠一家人吃好久了都。

  秸稈粉碎機?

  搞笑,這年頭地里長出來的就沒有廢物,這些秸稈什么的可都是寶貝,燒是不可能燒的,全部拉回家喂牲畜,再不濟冬天也能用來鋪床,多暖和啊。

  李元景第一次看到古人的灌溉方式是崩潰的,一個人提著一只水桶,一個特殊制造的水瓢,特么的一株一株的去澆,而且還不澆多,生怕浪費了一滴水。

  李元景有那么一瞬間都覺得古人的智慧似乎全特么的拿來發展如何節約地球資源上面了,水不夠就不會打深井嗎?十米不出水就打二十米,五十米,人下不去就用設備,一口五十米深的井,放在現在,即便接連大旱個三五年都能保證里面不斷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