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百一十八章 孟先生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明帝國的崛起

  任何事情都不能流于表面,而是要看背后的核心本質。特別是在京師這天下最頂尖的權力匯聚之處。

  被弘治皇帝敲打后,張昭決定調整他推動改革的方向。從上而下的路暫時走不通,朝廷不給政策,那就從下而上的推動,大不了到正德朝再補手續。張昭并沒有頹廢、氣餒。

  因為,所有人都不知道接下來的走向。弘治皇帝今年不過三十三歲,誰會想得到三年之后,他就會駕崩?

  張昭知道。他最多忍三年而已。當然不可能有什么郁結的負面情緒。

  他也沒有去追查被敲打差點翻船的幕后黑手。沒有必要。他心里有數。

  “可惜啊可惜…”

  京師南城的正西坊定國公府中,時年二十六歲的定國公徐永寧之孫徐光祚搖頭晃腦的感嘆著。

  午后時分,定國公府里古樹參天,綠蔭成趣。此處小軒中檀香裊裊,幽雅寂靜。

  一名穿著精美絲綢長衫的男子坐在小圓桌邊喝茶。他約三十多歲,中等身量,眉骨有點高,留著胡須,相貌很普通。此公正怡然自得的安坐飲茶。

  而注定要繼承爵位的徐光祚卻是站在窗戶邊看著幽雅的庭院美景,大發感慨。

  這樣的場景,讓人不得不去思考這名文士的身份。什么人,竟然如此得徐光祚的禮遇?

  文士悠然的喝著茶,道:“小計而已。張昭從戰場上殺出來,固然年輕,卻有真本事。他不中計便不中。”

  徐光祚拱手一禮,正色道:“孟先生說的是。是我貪心了。”

  自張昭回京,京中的武勛集團對其廢除衛所的政z主張極其的不滿。這一連串的事情背后,固然是徐光祚在串聯。而在定國公府的謀主卻是孟先生。

  呂紀先雖然主導了第一次對張昭的輿論攻勢,但那是魏國公府的力量在背后支撐。

  而張昭通過創辦真理報迅速的掌握輿論主動,將呂紀先打懵,并讓朝廷在京師和天津衛試點廢除衛所。接下來,就完全進入定國公府的節奏。

  徐光祚先聯絡勛貴集團中的極具份量的人物,至少要保證他們不向張昭偏移。英國公府都侵占了大量的衛所土地。接著,徐光祚再把外戚張鶴齡牽扯進來。

  繼而,又有宮中的大太監們加入。最終,匯聚成一股洶涌的暗流,差一點就將張昭拍死!

  由張皇后向弘治皇帝吹枕頭風。弘治皇帝震怒。

  這一連串的操作,就問你精不精彩?怕不怕?就像是暗中的冷箭,見血封喉!張昭當時還傻乎乎的去操作國子監改革,根本就沒察覺。

  這一切,都是孟先生這個落地的河北舉人幫他謀劃的。包括之前讓呂紀先來主導輿論攻擊的節奏。

  這還沒有完。

  而張昭如果涉險過關,孟先生還留有手段。只要張昭敢追殺,矛頭勢必會指向張皇后。而某些言語將會傳到弘治皇帝的耳中。張皇后也被他們所驅動,像工具人一樣,鬧一場。

  屆時,張昭不死也要脫一層皮!

  然而,張昭卻像沒事人一樣,根本沒有去追查誰在背后搞他。先去見了他岳丈王承裕。這兩天京中衛所改籍的軍戶數量迅速的增長。而張昭據說已派家里的管事去長蘆鹽場支鹽,天子賞賜了他一萬鹽引。他則是在京中和人設計他位于京西北郊外的府邸。

  一切風平浪靜。

  所以,徐光祚心里如何不感慨呢。就差一點點啊!

  孟先生笑一笑,道:“在下知道世孫的心愿。定會助你成功。新成立的《論道報》好好派人去做。”

  “我會的。”徐光祚笑起來,再鄭重的躬身一禮,“一切就拜托孟先生了。”

  孟先生很坦然的坐著受了一禮,點點頭。

  四月底,張昭被弘治皇帝“敲打”的風波,隨著張昭沉寂下來,而慢慢的平息。

  這期間最引人注目的便是定國公府創辦的《論道報》。開篇第一期也是諸多大佬在上面發文。

  比如,英國公張懋談一談五軍都督府的職責,和對衛所的管轄。

  成國公朱輔談坐鎮南京時的感受。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劉宇在論道報上大談特談,不能增加冗官。

  另外有一些中低品級的文臣在上面發表文章。

  造成這一現象,里面有幾種原因。第一,論道報的潤筆費,俗稱的稿費開的真理報高。

  第二,真理報的一些文章,寫的很差,僅僅只是字句通順而已,偏口語化。還用了標點符號。這讓一些讀書人非常不爽。羞于之為伍。

  第三,都是明眼人。弘治皇帝賞賜張昭一萬鹽引,智商正常的人都知道張昭圣眷猶在。所以,稍微有點級別的文官們并不急著表態。

  而反對國子監改革的言官們,有一個新的報紙可以提供陣地,自然是要寫稿。

  還有劉副都御史的號召力。誰都知道他是劉健劉首輔的門生。

  張昭沒有再摻和京中的輿論。國子監改革的話題漸漸的平息。真理報的頭版,也改為鼓吹美食街,和批評京中的小事。或點評從六科抄來的奏章。

  張昭把管事丁沖,就是蔣家莊的丁管事派到長蘆鹽場里支鹽,他則是在王承裕介紹的、供奉在皇城中的“園林設計師”裴貫中。

  明朝沒這個頭銜,只有童生功名的裴大師掛的是光祿寺監事(從八品)的官職。這屬于弘治皇帝的傳奉官,專門在宮中侍奉。

  眾所周知,弘治皇帝喜歡畫畫。而裴貫中就畫的一筆好畫。他搞設計的,不會繪畫怎么說服主顧?

  午后的陽光頗為熾烈。即便是走在西苑里樹木眾多,張昭也是滿頭大汗。

  他穿著件文士直裰,剛和裴貫中談完。袖袋里還有裴貫中給手稿。他這段時間一直在和裴貫中溝通新府邸如何營造的事。王承裕那邊都已經去往天津衛,繼續廢除衛所。

  為這設計圖紙,付費一千兩白銀。倒是讓裴貫中驚喜莫名。他以為張昭不會給錢的。蓋因裴貫中這輩子最為自豪的不是他的手藝,而是他的官職。

  這個官職在張昭的新秦伯面前根本不夠看。張昭隨便給他點茶水費,他還會認為張昭為人不錯。不想張昭竟然給他一筆巨款。

  “張伯爺,你還真沉的住氣!”

  張昭正順著樹蔭走,心不在焉時,一個老太監從樹林里的小路中走出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