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七十八章 安民告示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明帝國的崛起

  揚州城內僵持的局勢,在七月初二晚上張昭精心組織的雷霆一擊之下如同紙糊的一般被破掉。

  形勢立即發生逆轉。

  張昭手里“拿捏”著揚州官員們的把柄,但他并不準備追究。這更是掃清組建“兩淮鹽務公司”的障礙。

  其實,張昭來揚州之前和林文寧等人討論過,做了一些計劃。其中就包括如果時機不對,就讓渡一部分鹽務的利潤給地方立即集團。

  現在好了,全部吃下。

  七月初三,張昭以欽差大臣的名義登報發表文章,安撫揚州城內外人心。同時這篇文章還刊登在金陵城中的《真理報》上。

  安撫人心的主要措施有三點。

  第一,組建兩淮鹽務公司。并將于七月十六日在揚州城內舉辦考試,招募公司職員。

  考試內容、方法參看京師中舉行的考試。

  所需各種職位,待遇,考試范圍詳見明日的真理報。

  第二,廢除鹽丁制度。給兩淮所有的鹽丁辦理民籍,恢復“民戶”的身份。默認為鹽務公司職員,工資待遇參照市場人工價格。但若違反公司制度,即會被開除,并追究罰款。

  第三,鹽務公司將確保鹽價和私鹽價格持平。

  揚州這里就是產業區。私鹽泛濫。百姓全部都是買質優價廉的私鹽吃。

  至于張昭昨晚在鹽運司衙門里承諾的,只論“鹽商”、“鹽法”,這種話肯定是不能堂而皇之的刊登在報紙上。

  揚州城外,十里小秦淮。

  河道兩岸都是精美的園林。江南園林聞名天下,和北地的皇家園林是兩種不同的風格。

  大鹽商封炎的園林就在此間。他昨晚沒有回城中的府邸去住,正好留在城外,親眼目睹了新軍營的抓捕行動。

  陸府園林中不是沒有人反抗。但是在新軍營的精銳士卒之下,完全是一邊倒的屠殺。

  “老爺,今日的報紙來了。”

  封炎拿起報紙翻看,頭版頭條全部都是新秦伯張昭的署名文章,“大勢已去啊!這安民告示一出,白紙黑字的寫著。把讀書人,鹽丁,百姓都給安撫住。

  老高,揚州其他大鹽商現在什么情況?”

  長隨道:“被張大帥抓進去七家。其余的七家,有五家跑到金陵去避難。還剩兩家和老爺一樣沒有走。”

  封炎微微頷首,負手在屋子里來回踱步,嘆道:“跑得了和尚跑不廟。我們這些人家業就在揚州,跑到金陵去算什么?真以為魏國公府會把我們這些人當回事?”

  “那…”

  封炎道:“你給下面的人說一聲,和徐三爺聯系一下。”

  長隨驚愕的道:“老爺…”

  封炎擺擺手,不做解釋,“去吧。”

  張昭現在是穩贏的局面,但他并不認為鹽務公司能解決大明百姓吃不起鹽的問題。反倒是現在揚州的格局才是最好的。官府有一定的稅收,百姓都吃私鹽。這才是最好的利益分配格局。

  他不希望這一切被張昭打破。

  張昭處理公務向來是喜歡放權。這一方面是他對自己水平有深刻的認識。

  另一方面則是他喜歡“偷懶”。

  當然,外界對于他這種做派的正面評價是“虛懷若谷”,“用人識人”。

  七月初三上午發布“安民”的文章之后,組建鹽務公司的事務就繁忙起來。

  兩淮鹽運司的下轄的鹽池并不僅僅只是在揚州府,而是數府之地。即整個淮揚道。

  張昭把組建鹽務公司,招考的事宜分配下去,由趙師爺、崔坤等人在揚州總領此事,于參謀帶著鹽運司的小吏們在淮揚數府之地操勞著。

  七月初七的清晨,張昭帶著美妾、丫鬟們在揚州城內品嘗美食。江南風氣比之北地要開放的多。小娘子帶著丫鬟出門,并不是什么罕見的事。

  三丁包子,揚州醬菜,翡翠燒麥,清燉蟹粉獅子頭、嘶馬拉豆腐…

  在城中主干道的一家酒樓大堂里,張昭和王小娘子、周雨瑤并三個丫鬟們占了一桌,吃著可口的早餐。

  親衛們占了兩桌。

  張昭愜意的吃著嘶馬拉豆腐,然后聽著王小娘子一邊優雅的小口咬著包子,一邊翻看著報紙,偶爾點評幾句。

  嫁給張昭這么些年。食不言寢不語的規矩算是徹底打破。特別是獨處時,王絮雪也沒講世家女的風范,都隨性而為。譬如此刻吃早飯時。她看報紙評論,充滿著吐槽的想法,便和張昭說起來。

  周雨瑤拿著湯勺舀著清燉蟹粉獅子頭,慢悠悠的品嘗著。貴女范兒十足。只是漂亮的美眸微微瞇著,張昭一看就知道她十分享受。不要問他為什么知道她這狀態。反正就知道。

  她雖然喜歡數學,但美食她也喜歡啊。

  “夫君,你看明理報上這話說的?簡直氣死人呢。組建鹽務公司這不好,那不好,難道鹽法不變就是好的嗎?”

  張昭正在吃“嘶馬拉豆腐”。

  這道菜是揚州的名小吃。嘶馬是一個小鎮名,拉豆腐則是這道菜。相傳岳武穆抗金時過長江在此勒馬嘶鳴,得了一個地名。

  這道菜的主料是當地晶瑩細嫩的鹽鹵豆腐,配料是菠菜、香菇、竹筍、蒜葉,調料有豆油、麻油、白糖、醬油、姜末、濕淀粉、胡椒粉、味精、鹽等。

  拿青花瓷碗盛的豆腐,潔白如玉。其上覆蓋著一層如琥珀色的素油,再點綴著竹筍、香菇、菠菜。

  入口有豆腐的高爽,有香菇的油膩、竹筍的清脆、菠菜的酸鮮、蒜葉的香醇,如同脂羹般,美不勝收。

  張昭一邊吃著豆腐,一邊笑道:“那不然呢?明理報是文官集團們的報紙。當然要為他們的利益說話。

  組建鹽務公司,完全是將鹽業的利潤收歸朝廷。江南這里的大小縉紳們可是一文錢都撈不到。他們不急才怪。

  所以,絮雪,屁股決定腦袋。他們坐在這個位置上,當然就是要說這樣的話。

  沒罵我,那還是因為我帶著兵來江南的。哈哈!”

  王絮雪微微皺眉,“夫君,那也不管管他們嗎?任由他們在報紙上瞎說?這反而不利于你的鹽法改革。”

  “管不住的。人心如此。這樣,我演示給你看。小二,將你們掌柜的叫過來說幾句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