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決意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叛賊

  這次北擊漠北由鄂爾泰為主力,朝廷那邊倒不是不出兵,也不是沒有支持,但這些和鄂爾泰的那些部下所想象的有些區別。

  鄂爾泰由蒙古而出向北攻擊,大明出兵的方向卻在遼東和科爾沁一帶。

  大明出兵的兵力有多少,如何作戰,這些鄂爾泰一概不知,除此之外大明在蒙古的一個團會隨鄂爾泰大軍行動,這個團主要負責炮火支援,說白了這就是一個炮兵為主的部隊,用來彌補鄂爾泰騎兵力量的火力不足。

  至于其他的支持無非就是糧草這些了,大明對于這些倒是不小氣,可相比作為主力的鄂爾泰部,這些支持僅僅只是后勤方面,硬仗什么的還是要靠鄂爾泰自己去打。

  如拿下漠北,大明對于漠北的歸屬并沒有任何提前承諾,在大明看來漠北是蒙古的一部分,打下漠北無非就是恢復蒙古故地而已。至于鄂爾泰的部下所想的漠北拿下后歸屬于鄂爾泰管轄,那只能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他們想多了。

  一時間,屋里的氣氛凝固了起來,眾人對于這個答案都不知道說些什么好。

  過了片刻,終于有人忍不住了,開口道:“王爺,朝廷這是要拿我等作刀啊!”

  “沒錯王爺!”另一人憤憤不平道:“這仗可不好打,弄不好損失不小。我等花了大力氣到時候拿下漠北非但沒有一點好處反而還要損失頗多,這筆買賣王爺您覺得能做?”

  “不做又如何?”一人再旁插口道:“朝廷的用意很是明顯,分明就是要借俄羅斯之手削弱我部軍力,王爺!此戰兇多吉少啊!”

  一時間,眾人七嘴八舌,基本都不看好此戰,甚至有人認為朝廷如此做實在是太過了,倒不如直接回絕朝廷。

  可也有人認為一旦回絕朝廷,大明那邊弄不好就會以不尊朝廷之令的理由直接把鍋扣上來,到時候大明轉而針對他們采取行動如何是好?

  眾人爭吵不休,鄂爾泰也不阻止,坐在上首靜靜聽著,直到過了好一會兒爭吵的聲音逐漸停息,鄂爾泰這才把目光投向一人。

  “李韜,對此有何看法?”

  李韜是漢人,不過也不算純粹的漢人。他原本是八旗漢軍旗的,鄂爾泰在滿清領兵的時候,李韜是鄂爾泰軍中的參軍。

  清軍的參軍和大明的參軍是兩回事,如今大明的參軍這個職務早就被參謀給替代了,隨著朱怡成建立總參謀部,在軍中設置了參謀一職后,參軍這個官職就被參謀所頂替,其軍中職權也和之前大有不同。

  清軍中的參軍雖有參贊之職,卻又同真正的參謀不一樣。在清軍中參軍也有直接領兵之權,比如李韜的參軍職務實領游擊。

  李韜起身先向鄂爾泰行了一禮,隨后才開口道:“王爺,卑職以為此戰必須要打,非但要打還需打好,打得漂亮才是!”

  “李韜,你腦子被驢踢了吧?這朝廷分明要借刀殺人,你居然還讓王爺……。”

  李韜話音剛落,就有人按捺不住,還沒等他話說完,鄂爾泰凌厲的目光就掃了過去,那人連忙把后面的話給咽了回去。

  “李韜,仔細說說。”

  “是!”李韜并沒有因為剛才那人說的話而有絲毫神情變動,反而很是平靜。

  他對鄂爾泰問道:“王爺,您可有意反出大明否?”

  不等鄂爾泰回答,李韜又問:“如王爺反明,可有把握號令整個蒙古否?如能號令蒙古,王爺可有把握同大明抗衡否?”

  一連三個問題,讓鄂爾泰一時間說不出話來,其實鄂爾泰早就考慮過這些問題,正是因為他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這才如此無奈。

  李韜似乎明白了鄂爾泰的想法,當即拱手道:“王爺,朝廷此舉在卑職看來并非是什么借刀殺人,如朝廷對王爺有所不滿根本就不需如此做。”

  “那你覺得朝廷此舉為何?”鄂爾泰反問。

  李韜胸有成竹道:“卑職以為朝廷此舉無非就三點而已。”

  李韜豎起一根手指:“其一,俄羅斯占據漠北,朝廷對此一直有收復的意圖。”

  第二根手指:“其二,俄羅斯同西邊私下聯手,已觸怒了朝廷,大明天子早就意圖報復。”

  最后,李韜豎起了第三根手指:“其三,大明控制蒙古的意圖明顯,雖王爺為順義王,但在大明朝廷看來蒙古一地當歸于朝廷掌控而非王爺之手。”

  “憑什么!”一人忍不住就站起身來:“蒙古一地諸部歷來都是如此,前明是這樣,大清時候也是這樣,偏偏到了大明就要直接由朝廷來直接掌控?難道大明擁有中原和海外還不滿足么?居然要把手伸向草原?”

  “憑什么?憑的就是大明的強盛!憑的是大明手里的火器和戰無不勝的軍隊!”李韜轉身對那人反駁道。

  李韜可不是純粹的武人,他是讀過書的,當然明白這中原王朝強盛的時候對于游牧民族的態度。

  在前明時期,雖然整個前明很長一段時間內前明對蒙古草原僅僅只是一種名義上的統治,甚至在后期連統治都算不上,蒙古早就自成一體了。

  可要知道在前明初期的時候,前明對蒙古的態度可謂強橫到了極點,蒙古方面但凡稍有些不聽話前明的軍隊就毫不遲疑地殺進蒙古,打得蒙古各部狼狽逃竄。

  這點,尤為明成祖朱棣最甚,朱棣在位時期三天兩頭打蒙古,讓蒙古苦不堪言。而現在大明重興,又是鼎盛時期,朱怡成作為馬上皇帝自然和朱棣一樣有相同的態度和想法,削弱蒙古對于大明的統治來說是必須的。

  鄂爾泰在蒙古的存在在朱怡成眼里有利有弊,其利自然就是鄂爾泰作為一個非蒙古人成為順義王,這有利于大明對蒙古的滲透和通知,事實也恰恰證明了這點。

  至于弊端,那就是大明對鄂爾泰的防備,眼下朝廷要求鄂爾泰出兵俄羅斯雖然有這樣那樣的原因,但還有個原因是很明顯的,那就是看看鄂爾泰的態度,對于這點鄂爾泰心里清楚,李韜也清楚。

  “夠了!”鄂爾泰喝止了部下的爭執,站起身用不容置疑的口吻道:“本王為大明順義王,乃大明臣子,君父但有差遣本王自當仁不讓!傳本王令!各部抓緊準備,出兵漠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