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24章 滬海十大經濟新聞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全球財富

  “吳總監,這里就是我們公司嗎?”

  飯,吳千語吃到一半就下樓了,她親自迎接來自京城中戲的兩位主持人,章梓宜和程黎,李苒離開后,她們會接替李苒成為中國明星云榜新的主持人。

  《滬海財經報》隸屬于國社滬海分社,1991年創刊,經新聞出版局批復同意,第二年向國內外正式發行,從創刊到現在已經走過八個年頭。

  作為全國發行的三大財經類報紙,雖然地處滬海一隅,但掛著國社的牌子,報紙在全國知名度很高,現為對開16版的周7刊,發行量在30萬份左右,已成為全國發行量最高的經濟類專業報紙之一。

  “看到排名了?”主編鮑錚坐在桌子后面,桌子上的材料、雜志、報刊幾乎要把他埋了。

  不象與他同名的另一位包拯,這個“包拯”四十歲左右,面皮白凈,頭發也白了一半,可是面容可親,倒象個彌勒佛,報社一百四十多人的隊伍,個個都很尊重他,“有什么想法?”他從材料堆里把頭抬起來。

  “下個月努力爭第一。”彭渤挺直身子,大聲表態道。

  “瞎說,吹牛皮。”鮑錚把杯子輕輕地放到桌上,立馬板起了臉。

  彭渤笑了,他知道老鮑從不訓人,即使板臉也是暫時的,“不爭第一的記者不是好記者,”他看看老鮑,眨眨眼睛道,“成為好記者才能坐在您這個位置。”

  老鮑的文章在全國有名,當記者時多篇重要文章得到社里的表揚,并被全國媒體轉發,這句話也是他大會小會強調的原話,這一招果然搔到了他的癢處,鮑錚笑了,“去。”

  砰砰——

  有人敲門,是進來報銷出差費用的,鮑錚順手簽字隨口問道,“老李,買房嗎?”

  “在滬海,只有地段,懂伐?不買房子的人一定后悔!”彭渤沒有走,他學著這位老李的滬海腔調調笑道。

  “你個小赤佬,儂曉得伐!總編,長壽路才3800元,金陽大廈六樓朝南價,單價才4500元,古北金虹大廈單價4080元,西郊龍柏城市花園,單價4168元……”不得不說,滬海人對數字很敏感。

  彭渤知道,他說的幾個位置,后世周邊的次新房的單價都在7萬。

  “我建議你在滬東買房,說不定我們明年就會搬到滬東。”鮑錚笑道。

  “阿拉打聽過了,東溝七村,單價20482318元,首付只需9000元!!!”這個也不錯,還是滬東,后世周邊的次新房的單價也在5萬。

  嗯,1998年滬海的房子相對于今天來說,就是白菜價!

  這一年,剛剛過去的7月,《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印發,停止福利分房,一律改為商品化。

  夜幕降臨,廣昌公寓筒子樓里燈火通明,主婦們“丁丁當當”做晚飯的聲音充斥整個院落。

  彭渤是單身狗,也不愿意自己開伙,在外面吃完飯,手持一兜冰棍走了回來,一群孩子馬上圍攏過來。

  “光明三兄弟”是這個年代滬海夏天最火爆的冷飲,鹽水的、赤豆的、綠豆的,幾乎是承包了幾代滬海人夏天的味道。

  “小彭啊,又給孩子們買棒冰!”

  “小彭,過來,陪老叔喝兩口!”

  “我下的餛飩,過來吃一碗!”

  彭渤忙不迭地點頭應承著,這里雖然條件不太理想,但鄰里和睦相處,像電影《功夫》里那樣,找人就在樓下喊喊就好。

  晚飯后,忙碌一天的居民開始休閑生活,隔壁鄰居大聲哼著流行歌曲,對面小兩口的吵鬧聲、小孩的哭叫聲、老人們打麻將聲……匯聚在筒子樓里,筒子樓里每天發生的故事也是街坊鄰居們津津樂道的話題。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