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44章 滾滾魔濤,終是人為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全球財富

  哦,作為王子作為公主,怎么好意思不知道大仲馬的《鐵面人》呢。

  卡爾卻示意彭渤走上舞臺走到他的身邊,“今天,大家都知道,今天是特別的日子。”他看看彭渤,“唐納德,與我合作過許多大秀,可是今天我們要推出的大秀卻是不一樣,這是一個個城市的大秀……”

  卡爾終于面帶笑容,把麥克風交給了彭渤,彭渤也不推讓,直接宣布道,“澎渤最負盛名城市風云榜,現在揭曉。”

  這一切似乎都在計劃之中,也在計劃之外。

  按照彭渤本來的設想,榜單要在申博之后發布,可是受邀出席玫瑰舞會,與卡爾商議之后,榜單直接在這里推出了。

  借著格蕾絲王妃的玫瑰舞會,這個榜單和榜單之后的澎渤傳媒,會更為歐洲所知。

  大屏幕上,一個一個的城市畫像,卻是黑白照,極具年代感,大家好象都感知到這個城市的歷史,又展望著它的未來。

  “這個榜單是由我們澎渤研究院發布,研究院是一家總部設在中國滬海的全球私人咨詢公司,這是我們第一次發布100座城市的年度排行榜,根據以下三方面進行了評估和排名:發達的經濟、吸引人的環境和高效的政府……”

  在一眾時尚人士和王子公主中,彭渤用流利的英文向他們講解著財經,“……這個榜單展示了人們和企業最愿意以及最不愿意到訪、經商和投資的地方。今年排行榜中排名榜首的城市是……”

  他賣起了關子,臺下,所有的嘉賓都在盯著臺上,大家也都想知道這座城市。

  親王、王子和高官都在盯著臺上,包括國際展覽局秘書長、世博會博物館理事會理事長洛塞泰斯。

  彭渤也沒有讓大家久等,他直接揭曉了答案,“對,是維也納,其次是慕尼黑、悉尼、佛羅倫薩和威尼斯。當然,還有巴黎……蒙特卡洛……清邁……吉隆坡……”

  “我們澎渤研究院結合多種方法選出了這100座城市。……在三個評估類別中,他們對這些城市的13項屬性進行了打分。其中最重要的兩項就是:這座城市是否被認為是美麗的,以及在游客和當地居民看來這座城市是否安全。”

  彭渤看向洛塞泰斯,今晚,他就是彭渤想要影響的對象,在12月3日的投票中,他的意見舉足輕重。

  “當然,在這里我不得不提的就是我的滬海!”

  彭渤的聲音很有磁性,畫面一轉,滬海的黑白色照片強烈沖擊著大家的視覺,卡爾也在認真的觀看。

  “1923年,日本落魄作家村松梢風乘船去滬海探險,一入江口,便愴然涕下。

  一座大城,浩浩蕩蕩又影影綽綽,明眸皓齒又傷痕錯落,一年后,他寫了本暢銷書《魔都》。

  書中說:滬海是一座可以改命的城市。

  1961年,村松梢風在日本病逝,《魔都》也早束之高閣,而千里外的滬海,魔性正在醞釀。

  那一年,滬海人口達1058.99萬,GDP超101億,其中71億來源于工業,工業產值和財政收入均列中國第一。

  那年,鳳凰牌自行車已經上市,英雄牌金筆剛剛出國,滬海手表成為全國人民魂牽夢繞的奢侈品,結婚首選大件。”

  全場鴉雀無聲,大家都在聽著這個東方的男人介紹著這座東方的城市。

  “……滬海手表拆開后有118個零件,同期瑞士手表更精細,拆開有130多個零件。然而滬海師傅說,這正代表上海手表結構大氣,海納百川。

  和滬海手表廠同處黃滬江邊的滬影廠,那年開始繪制動畫片《大鬧天宮》。

  樓臺幻滅,煙塵四起,一切都可推倒重來。

  此后三十年間,滬海成為摩登代名詞,滬海制造引領著全中國的時尚……”

  掌聲,響了起來,打斷了彭渤的演講,他只能點頭致意,待掌聲稍歇,才繼續下去。

  “……滬海人因此驕傲地走入九十年代。魔性愈演愈烈,一切仿佛都按下加速鍵。

  1993年,第一條海底光纜在滬海登陸,1994年,第一張工資卡在滬海誕生,1995年,東方明珠塔正式亮相。”

  那座塔從此成為滬海象征,無論《流浪地球》極寒還是《上海堡壘》濫炸,都無從摧毀它。

  “東方明珠塔建在滬東陸家嘴,五年前那片還是荒草農田。

  1990年滬東開發,巔峰時同時開工工地超過3000個。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考察滬東,所到之處皆見吊車。他說:終于明白滬海市鳥為何是仙鶴。英文中,鶴和吊車同詞。

  不久后,陸家嘴便成滬海金融引擎,成片樓宇拱衛轟鳴。

  《澳洲日報》稱:在滬東,你甚至可以感覺到銀子在街道中流淌。

  1995年,滬海第一家八佰伴商場在浦東開業,顧客頂著寒風涌入,單日客流107萬人次,創吉尼斯世界紀錄。

  這些年,我們滬海人一直沖浪在時代最前端,生活前衛且新潮……”

  “1999年最后一夜,南京路上人流如潮,人們涌向外灘,等待海關大樓零點鐘聲。”

  彭渤的眼中仿佛出現了那晚港匯廣場的人山人海,和身邊海茵薇的笑臉,“鐘聲響起,滬海所有公用電話亭外都排起長隊,人們興奮地寄語新世紀。

  2001年,香江瑞安集團在滬海鬧市改造一片老宅,化為商業區,取名新天地,宣傳語稱“讓昨天和今天相會在明天”。

  所有人都在寄望明天,寄望滬海在新浪潮中繼續領跑。”

  “洛塞泰斯先生,世博會現在對于滬海來說,就是我們的明天!”

  全場的人都看向這位世博會的官員,他笑著點頭,接著帶頭鼓起掌來。

  “……百年前,滬海開埠,曾修有圓形城墻,它成為中國最后一個筑墻之城。”彭渤的演講依然在繼續,“不久后,風云變幻,它又成為中國第一個拆墻之城。

  筑墻拆墻,潮起潮落,百年來滬海見慣波濤,總能在不動聲色間調整航向……

  二十年前,我們香江著名作詞家黃霑受邀寫《滬海灘》主題曲,他已多年未去滬海,寫完“浪奔浪流”后一直忐忑。

  電視劇播出后,他特意去滬海看黃浦江,見大江平靜無波,心下郁悶。

  直至有輪船馳過,他才轉憂為喜,船過之后,波浪起伏如巨龍出海。

  滾滾魔濤,終是人為,淘盡世間事,混作滔滔一片潮。”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