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九十七章 生產計劃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銀河科技帝國

  張汝京可能是太激動了,有點喘不過氣來。

  黃豪杰連忙將他扶到一旁的椅子上。

  “哈哈……”張汝京淚流滿面的大笑著:“黃總!非常感謝你讓我加入銀河科技,我死而無憾了,可以見證東唐國的芯片踏上世界巔峰,此生無憾!此生無憾啊!”

  “張博士至少還可以為銀河科技再奮斗十年,而且我們離踏上世界巔峰還早著呢!這不過是電子芯片的巔峰,我們還有量子芯片沒有征服。”黃豪杰一邊說,一邊給張汝京順了順后背。

  “沒有錯,我還要見證珠穆朗瑪峰上面的明月。”張汝京情緒平復了一些。

  “杜微!”黃豪杰大聲喊道。

  “黃總!”杜微連忙站出來。

  “現在你的任務最重要了,星河集團三駕戰車之中,中子星已經完成了大硅片,而星河半導體也順利搭建了5納米級別的芯片生產線,現在就看你們星圖的設計了。”

  “我一定竭盡全力,讓星圖公司不拖后腿。”杜微也感覺壓力山大。

  “這樣,你們從現在起和星河半導體一起設計芯片,不要怕花錢,一邊設計一邊流片,不斷的嘗試,我就不相信這樣你們還不能提升芯片設計能力。”黃豪杰斬釘截鐵的吩咐道。

  “是,我們星圖公司一定不負眾望。”杜微當然知道,如果這樣做芯片設計能力是提升得最快的。

  畢竟在電腦上面紙上談兵,哪有在生產線上真刀真槍的效果,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這也是星圖公司將設計能力提升到世界級別的唯一方法,那就是不斷的嘗試,不斷的流片。

  因為在電腦的設計圖上面,你永遠無法知道電路圖的好壞,也不知道里面那些是好的設計,那些是存在缺陷的設計。

  這也是為什么半導體生產之中,強者恒強的道路,像臺基電、三鑫他們,可以不斷的在生產線上面發現設計缺陷,從而實現精確改良。

  而那些小廠根本玩不起這種事情。

  流片是像流水線一樣通過一系列工藝步驟制造芯片,這就是流片。

  在集成電路設計領域,“流片”指的是“試生產”,就是說設計完電路以后,先生產幾片幾十片,供測試用。

  如果測試通過,就照著這個樣子開始大規模生產了。

  在芯片制造過程中一般有兩段時間可以叫做流片。

  芯片設計公司在搞設計的時候發現某個地方可以進行修改以取得更好的效果,但又怕這樣的修改會給芯片帶來意想不到的后果,如果根據這樣一個有問題的設計大規模地制造芯片,那么損失就會很大。

  所以為了測試集成電路設計是否成功,必須進行流片,即從一個電路圖到一塊芯片,檢驗每一個工藝步驟是否可行,檢驗電路是否具備我們所要的性能和功能。

  如果流片成功,就可以大規模地制造芯片;反之,我們就需要找出其中的原因,并進行相應的優化設計。

  為什么流片在剛開始很貴是因為剛開始有許多工藝需要驗證并且生產的量非常小,一枚好芯片,傳統生產方式一般要經過幾百道工藝,生產周期較長,流片成本就要花費大幾千萬甚至上億。

  芯片制造設備的可靠性至關重要,新設備研發出來,需要等待客戶認證、規模生產和批量推廣的路還很漫長。

  所以研發單位在前期投入成本較大。

  當流片大規模生產的時候,所有的工藝驗證已經完成,一切成本都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大規模的生產會給生產單位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

  因此大規模的流片生產相對來講要便宜很多。

  傳統芯片的一次流片就幾千萬到上億,誰敢無緣無故就流片來看看,就算是臺基電和三鑫他們,也是一邊生產一邊調整的。

  拿別人的錢來試生產,當然可以不斷的嘗試了,如果是一個沒有訂單的芯片廠,你讓他無緣無故的試生產看看,分分鐘要破產。

  所以半導體沒有幾百億華元的投入,想想就好。

  而對于銀河科技而言,試生產流片的價格非常低。

  第一,生產芯片的原材料都是自己生產的。第二,星河半導體的工藝生產成本非常低,只相當于傳統芯片的十分之一左右。

  一般來說,傳統芯片生產成本是多少?

  非常簡單,規模越大成本就越低,芯片制程越小成本越低,假如芯片制程是16納米,產生100萬塊,成本是30美刀;那么制程7納米,生產1000萬塊,生產成本是20美刀。

  如果是生產上億塊,成本可以壓低到10美刀,甚至更加低。

  按國際通用的低盈利芯片設計公司的定價策略8:20定價法,也就是硬件成本為8的情況下,定價為20。

  別覺得這個定價高,其實已經很低了,Intel一般定價策略為8:35,AMD歷史上曾達到過8:50。

  今年才爆出來的高通驍龍845,定價是70美刀左右,也就是說高通驍龍845的成本是15美刀左右。

  星河半導體之所以可以壓低成本,一方面是因為硅片等原材料是自己生產的;

  另一方面是因為新工藝不需要使用光刻膠之類的輔材,這些輔材在芯片生產之中,占到了30%左右的成本。

  同時因為新工藝的制作速度非常快,這就導致生產時間縮短了,生產時間縮短,意味著單位人工費和電費減少了。

  畢竟光刻機之類的,那些激光長時間的使用,單單是電費就夠嗆。

  而星河半導體的單位成本是20~30華元,相當于3~4美刀之間。

  當然這是沒有計算設備折舊費的,星河半導體搭建一條這樣的生產線,一年可以生產2300萬塊芯片,一共耗費了五千多萬華元,將生產線折舊費平攤下去,相當于每一塊芯片增加兩塊錢成本。

  事實上真正昂貴的原子印刻機,星河半導體的人喜歡叫它芯片母機,一臺的造價就要1.2億華元左右。

  為了增強星河半導體的實力,單單是原子印刻機,就打造了20臺,整整24億華元就撒出去了。

  不過這些如果大規模生產,成本會越來越低下去。

  所以星河半導體的流片,一次大概在十萬華元左右,黃豪杰不相信流片幾十上百次,星圖公司還毫無長進。

  而接下來,黃豪杰已經和王博思、張汝京等人商量好了,讓星圖公司一邊設計一邊流片改進。

  同時要在2018年3月之前,將芯片生產線提升到20條的規模。

  另外就是研發封裝和封測設備,因為目前世界上最強最大的封測封裝公司是東島日月光公司,加上東島其他封測封裝公司,這一個領域都被他們壟斷著。

  不要小看封測封裝,這兩個環節有時候成本會非常大。

  封裝是將基片、內核、散熱片堆疊在一起,就形成了大家日常見到的CPU,封裝成本就是這個過程所需要的資金。

  在產量巨大的一般情況下,封裝成本一般占硬件成本的5%-25%左右,不過IBM的有些芯片封裝成本占總成本一半左右,據說最高的曾達到過70%。

  測試可以鑒別出每一顆處理器的關鍵特性,比如最高頻率、功耗、發熱量等,并決定處理器的等級,比如將一堆芯片分門別類為:I5 4460、I5 4590、I5 4690、I5 4690K等,之后Intel就可以根據不同的等級,開出不同的售價。

  不過,如果芯片產量足夠大的話,測試成本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黃豪杰并不打算讓別的企業來封測封裝芯片,因為星河半導體可以自己完成,沒有必要讓別人來賺錢。

  更何況國內的封裝封測公司不行,難道要漂洋過海送去東島封裝封測?這一來一回的成本又要增加多少?

  與其浪費金錢和時間去找別人封裝封測,不如自力更生。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