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六百一十一章 朕有一個夢想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崇禎八年

  “不知圣上因何召集臣等前來?可是有關前番京師內相關流言之事?

  臣此前專門就此召集諸位同僚會商,臣等皆以為,圣上英明睿智,不管有何旨意發下,定是經過深思熟慮之果,臣等食君厚祿,當一切以圣上之意為準,是以此次并無部寺主官等重臣參與上本。

  至于有人欲借此傳言生事,臣等皆以為,此輩居心叵測,上本非為公也!

  其私心過重之下,行舉處處皆以私利為先,于國于民實無半分益處,故不宜居廟堂之上!

  圣上此番處置相關人等也是題中應有之義,臣等對此均表示贊同之意。”

  待眾臣施禮落座后,首輔溫體仁率先起身,就這段時間內的朝堂動向做了簡單說明,代表內閣向朱由檢表明了態度:關于士紳一體納糧的傳言,我已經試探過了,目前并未在重臣中引發大規模的反對,處置那群南官是大伙兒樂見其成的。

  就如朱由檢猜測的那樣,吃人嘴軟,拿人手短,幾年的厚祿新政實施以來,作為直接受益者的重臣們確實不好意思站出來表示反對之意了。

  在聽聞傳言之后,重臣們心中的抵觸和反對之意并不是沒有,但是在仔細琢磨過后,最終沒有摻和此事。

  兩年多來,高官們都得到了巨大的實惠。

  通常在不犯錯的情況下,各人每年都可以坐享幾千兩銀子的高薪,并且家中子弟沒有功名者能進入國子監就學,將來有很大的機會被選官外任,這讓所有人在內心感激的同時,也看到了子孫后代能延續榮華富貴的希望。

  更重要的是,現在位列朝班的這些重臣們,很多人家中的田地數量并不算太多,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是其族人打著他們的旗號,在老家添置了許多田地,以供族人享用的。

  這對于絕大多數只有等致仕后才能回籍的官員們來講,就算皇帝一刀子砍下來,傷害的也不是自己的利益,如果自己強行出面反對,說不定皇帝一怒之下就讓自己卷鋪蓋滾蛋,那損失可就大了去了。

  在局勢沒有明朗之前,還是先看看風向再說吧。

  保住自家的既得利益才是根本。

  皇帝既然敢對宗藩這樣的自家人下手,那對外人肯定更不會手軟。

  “啟奏圣上,此前之傳言究竟真也假也?圣上可曾慮及,此策自古未有,一旦于天下推行,恐會引發不必要之動蕩。

  值此百廢待興之際,臣以為此等事關重大之策,還需徐徐圖之為好。

  或許圣上有勵志圖新之志,但治大國若烹小鮮,欲速則不達,此間之關竅還望圣上慎思之!”

  在溫體仁坐下后,楊嗣昌起身施禮后言辭謹慎的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楊嗣昌出身于官宦世家,祖上數代致仕回籍后均有購置田地,但由于武陵山多地少,所以到他這一代,家中也只積累了一萬多畝田地。

  不過就算如此,楊家在二品以上大員中,也算是田地最多的一類,如果傳言中的新政實施,楊家的損失還是比較大的。

  以楊嗣昌的品級,只能有八百畝田地免租賦,剩下的按每畝產量一石、上繳朝廷三成計算,每年至少要納糧三千石,按市價計五錢一石算的話,相當于每年減少了一千五百兩以上的收入,這對于每年三千六百兩俸祿的楊嗣昌來說,確實是十分的肉疼。

  雖然這次楊嗣昌在觀望風色之后沒有上本,但今天看到皇帝召見會商,肯定是想征詢他們這班重臣的意見,他猶豫片刻后,最后還是決定站出來勸皇帝再慎重考慮一番,或許會有其他人附議自己,要是反對此事的重臣多了,皇帝就要好好考慮一下了。

  但是讓楊嗣昌感到失望的是,在他站出來建議皇帝暫緩此策施行之后,竟然沒有人起身附和自己的建言,包括溫體仁在內的其余閣臣全都保持了沉默,只有他孤零零地站在那里,這讓他頓覺尷尬無比。

  “楊卿且坐,卿之意朕已明了,于公于私,卿之建言也屬合理,只不過,正是因著此事,朕有些話今日要與諸卿分說。”

  朱由檢笑著示意楊嗣昌坐下后,臉色變得沉靜無比。

  眾臣一看臉色就知道,只要皇帝擺出這副姿態來,那就是心中已經有決斷了。

  “數年來,諸卿俱是盡忠職守、克己奉公,以不同之身份為大明做出了杰出貢獻。正因如此,方有大明今日日趨安定之大好局面。

  對于諸卿之功,朕靜來思之,心中也是每每感懷不已。”

  聽到此處,溫體仁起身施禮接話道:“圣上謬贊了!大明能有今日之境,皆因我皇英明神武之功,臣等皆是盡本分而已,當不得圣上如此夸贊!”

  其余眾臣紛紛起身齊齊施禮道:“圣上謬贊!臣等愧不敢當!”

  “諸卿且坐,朕于此心中自是有數!”

  眾臣再次施禮后坐了下來。

  “諸卿可知,朕心目中之大明該是何等模樣嗎?”

  朱由檢緩緩起身,背負雙手,用明亮的眼神掃視著眾人,神情中既有莊重之意,更帶著昂揚和激奮之情。

  “朕的心中始終存著一個夢想。

  朕要使這天下,耕者有其田、勞者有其谷、居者有其屋、寒者有其衣,疾者有其醫。

  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朕欲使我華夏衣冠永世不絕,使天下黎庶永不再受饑寒凍綏之苦,使天下人有冤屈能得伸,使有才能者能得揚,使富庶者不驕奢,使貧窮者能糊口,使天下蒼生皆能安居樂業!

  人生不過短短數十載,諸卿皆以年過不惑,如溫卿甚至已是年近古稀。

  回首這數十載光陰,諸卿可否慨嘆過?是否有諸多憾事未曾了結?是否有許多心愿未曾達成?

  是否想過,此間種種,皆過眼云煙耳!

  此世間之物,我們只能經歷,但無法真正擁有!

  千百年以來,無數帝王將相、英雄豪杰,皆化為塵埃矣!

  等到離世入土那一日,我們帶不走任何一件物事!

  對于朕及諸卿而言,以現今之地位、權勢,世間種種享用可謂是無有不得,醇酒佳肴、豪宅美婦皆是唾手可得,或許有人就此知足,或許有人仍貪求更甚。

  可是,諸卿是否想過,到人世間走一遭,就是為了享樂不成?圣賢于經書中所述,便是如此不成?

  夫光陰者,萬物之逆旅,百代之過客!

  既是逆旅,我們為何不用這短短數十載之光陰,于青史之中,留下濃墨重彩之印記?!”

崇禎八年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