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只有傻憨憨的堅持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騰飛我的航空時代

  3000千瓦級別的渦軸發動機在世界范圍來講都算得上是頂尖存在了,因為在該領域只有美國和前蘇聯具備研制和生產能力。

  就比如說美國為“超級種馬”重型直升機配備的T64型大功率渦軸發動機,最新改進型的極限應急功率可以達到3827千瓦,5203軸馬力,以此為基礎才造就“超級種馬”重型直升機橫行全球的威名。

  還有美國的另一款“支奴干”重型直升機上應用的T55型大功率渦軸發動機,最大功率照比T64型大功率渦軸發動機稍弱,但也達到3629千瓦,4934軸馬力,盡管不及“超級種馬”重型直升機那般強悍,但依舊早就101空中突擊師在海然戰爭當中華麗的蛙跳式躍進。

  俄國的重型直升機到是沒有美國的種類多,只有一款米—26,但僅此一款卻超越了所有,畢竟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機,米—26可以說是這個星球上直升機領域當之無愧的皇者。

  其所配備的D—136型大功率渦軸發動機更是將戰斗民族暴力美學體現的淋漓盡致,最大功率達到驚人的8500千瓦,11556軸馬力,賦予了米—26堪比中型運輸機的載荷量,達到驚人的20噸。

  除此上述三種渦軸發動機外,幾乎再也找不到3000千瓦級別及其以上的大功率發動機了,即便是歐洲在這方面也是空白。

  倒不是歐洲人不想擁有3000千瓦級別的渦軸發動機,關鍵是渦軸發動機跟直升機一樣是個非常吃經驗的東西。

  如果不能在這一領域持續的研究摸索,稍微泄點兒氣兒,斷個檔,就很難撿起來了。

  推薦下,我最近在用的看書app,書源多,書籍全,更新快!

  歐洲按道理不缺技術和人才,想要踏踏實實的做下去的話,3000千瓦級別的大功率渦軸發動機還是有做出來的希望的。

  關鍵是歐洲人覺得自己這么苦哈哈的悶頭做既耗精力,又空耗經費,還浪費時間,既然美國人不嫌麻煩非要跟蘇聯一爭高下,就讓美國老大哥弄好了自己在拿過來用就是了。

  省下來的精力和資金還不如投入民生,多搞點兒福利,造福自己的選票呢。

  于是冷戰時期的德國和英國干脆就把重型直升機這塊給放棄了,分別從美國進口了“超級種馬”和“支奴干”。

  美國在冷戰時期還算講究,見兩個小弟這么識趣兒,不但給了十分優惠的轉讓價格,還在同意英國和德國開設了兩款大功率渦軸發動機的組裝廠,以生產許可證的方式,生產組裝這兩款大功率渦軸發動機。

  令英國和德國在短時間內具備3000千瓦級別大功率渦軸發動機的“自主生產”。

  算是給兩個小弟的額外福利了。

  對此,法國人是各種不滿,想拉著意大利、西班牙、荷蘭等國自己搞重型直升機,奈何缺少了德國這個經濟核心,英國這個航空發動機專家,法國根本就是獨木難支,再加上在不少航空發動機的核心材料和設備上法國還要依仗美國供應商,法國人口號空喊了好幾年,卻連一個實質性的方案都弄不出來,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如此這么一耽擱就是十五、六年,等著冷戰結束,歐洲一體化加速,歐共體向著歐盟進化的同時,經濟迅速崛起,有了錢腰桿子自然就硬起來,以前沒有的東西現在就想著配一套,不然這牌面不就LOW了?

  于是乎便制定了龐大的直升機研發計劃,其中就有重型直升機及其配套3000千瓦級別的渦軸發動機。

  結果決策者們歡歡喜喜的把方案拿出來,找到相關專家一問,這才發現他們的想法是多么的天真。

  這么多年,美國的兩款大功率渦軸發動機一直沒有停止過改進和升級,十多年間已經形成大量的專利,構筑起強大的專利壁壘。

  而歐洲過去的很長時間里嚴重依賴美國產品和設備,沿用還好,想要自己造難言規避美國的專利壁壘不說。

  最關鍵的是歐洲根本就找不到適合研發大功率渦軸發動機的專業隊伍。

  沒有人才,設備又依賴美國,還要面對產品的專利壁壘,這3000千瓦級別的渦軸發動機怎么造?

  找俄國?

  算了吧,現如今正是趁著毛熊病,要毛熊命的時候,怎可能找他們幫忙?歐洲別說現在不可能,這輩子不可能。

  那怎么辦?

  歐洲騎虎難下之際,英國人果斷的投入美國爸爸的懷抱。

  有人帶頭,荷蘭、比利時、意大利等小兄弟爭先恐后的投了過去,最后只剩下法國和德國尷尬的守在歐洲獨立自主的大旗下,不知所措的感受著凌冽而寂寥的寒風。

  歐洲都是如此境地,就別說是其他國家了。

  基本上有一個算一個都拉胯的不行,包括國內。

  沒辦法,渦軸發動機,尤其是3000千瓦級別的渦軸發動機那是需要長時間研究和投入的,不僅是技術人員要耐得住寂寞,主管單位甚至是國家同樣要耐得住寂寞,畢竟長達十幾二十年的方能開花結果的周期可不是誰都能熬得住的。

  更何況在這背后還需要海量的資金投入,不然真的指望科研人員餓著肚子永愛發電?

  正因為如此,3000千瓦級別的渦軸發動機只有大企業,大組織才能玩兒的起。

  好在騰飛集團算是這樣的大企業,不僅如此,騰飛集團上上下下還都有著忍耐寂寞的宅男精神。

  所以騰飛集團雖然在渦軸發動機領域起步不如國內其他相關廠家早,但卻一如既往的做下去,從最初的D—30Z小功率渦軸發動機開始,騰飛集團便在渦軸發動機方面開始耕耘。

  從吃透渦軸發動機基本情況的D—30Z原型機;到成熟的渦軸發動機;從更進一步的的定型,到直—的成功投產;從直—15所配備的隨著型號一起下馬;再到現如今的直——63Z大功率渦軸發動機。

  在渦軸發動機方面,騰飛集團可謂是一步一個腳印,哪怕諸如D—45Z等型號的渦軸發動機并沒有取得多好的銷售業績和型號配備,騰飛集團依舊沒有放棄在該領域的研發,一直將自身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取得的最新技術和成果運用到渦軸發動機上。

  令現有型號能夠在持續的改進中不斷的進化、成熟。

  所以說騰飛集團的成功沒有啥靈活多變的捷徑,只有傻憨憨的堅持!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