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28章 騎兵三寶與水泥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要做秦二世

  推恩令所過,必將會壓的大秦功勛以及六國貴族,甚至于老世族,地主抬不起頭來。

  這是一條毒計!

  可以讓世家自亂,朝廷兵不血刃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的毒計,只不過,這一條毒計,不適合現在。

  秦王政雖然威震秦國,但是畢竟此刻的大秦尚未兼并天下,嬴政并沒有達到一一人之力鎮壓整個中原的地步。

  此刻推行推恩令,事倍功半。

  所以,嬴高只是提及了一嘴,并沒有對嬴政說出來,畢竟在大秦目下以穩為主。

  一念至此,嬴高話鋒一轉,朝著嬴政,道:“父王,此刻并非推出推恩令的時候,至少也要在大秦兼并六國之后。”

  “父王,目下最緊要的便是戰爭,大秦的各種制度都旨在開疆擴土,只有開疆擴土,才能保證大秦銳士的無敵!”

  說到這里,嬴高頓了一下,語氣幽幽,道:“父王,閑下來的時候,可想過當大秦兼并六國,大秦內部再也沒有土地封賞的情況?”

  “若是沒有一年兩熟的稻谷,剛剛經歷戰爭洗禮,方才統一的大秦,根本沒有資格繼續征伐。”

  “若是那個時候,朝廷糧草不濟,對外征伐無力,依靠軍功爵位制度天下無敵的大秦銳士,是否還能夠天下無敵?”

  這是大秦目下最大的弊端,只不過由于這是戰國亂世,這個弊端并不明顯而已。

  若是嬴高不提及,嬴政等人根本不可能發現。

  大秦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只想到了大秦兼并六國,統一中原大地,建立一個前所未有的國度。

  他們也只想到這里,卻沒有想到建立大秦帝國之后的情況。

  所以,大秦帝國一直以來都存在弊端,而且大秦的君臣也沒有想的那么遠,以至于在將來弊端太多。

  所以,這個時候,嬴高才會朝嬴政提及。

  他希望嬴政能夠好好的考慮這件事,畢竟未來的大秦將會變得更加的璀璨。

  聞言,嬴政也是微微一愣,他不得不承認,嬴高說的很有道理,在這個時代,他們只考慮了一半。

  “這一點,孤會與其他人商議,總會有解決的辦法,只是你覺得這一次南下,除了你,還有何人能夠南下?”

  聞言,嬴高連忙放下手中的茶盅,神色從容,道:“父王,兒臣以為除了兒臣之外,當有大將以及平復當地的政才跟隨。”

  “這意味著,除了武將之外,還需要一部分文法官吏隨行,對于當地人,進行移風易俗,普及秦法。”

  “組建官署,負責治理地方,為大秦提供源源不斷的糧草,至于開鑿馳道一事,兒臣相信父王心中必然是有一定的想法。”

  “不過,兒臣知曉一法,是兒臣府中研制而出,名曰水泥,可以與砂石混合,然后凝固之后,堅固如青石塊。”

  “可以用來開鑿馳道,同樣的兒臣的府中,研制出了騎兵三寶,分別是馬蹄鐵,馬鞍,以及馬鐙。”

  “騎兵三寶?”

  嬴政敏銳的察覺到了嬴高話中的意思,連忙朝著嬴高,道:“詳細給孤說一說,這三寶有何用?”

  “諾。”

  點頭答應一聲,嬴高將茶盅之中的茶水喝下,然后朝著嬴政,道:“馬蹄鐵,又稱馬掌,是馬、騾等牲口裝釘在蹄上的鐵制蹄型物。”

  “根據研究,馬的蹄子有兩層構成,馬蹄和地面接觸,受地面的摩擦,積水的腐蝕,會很快的脫落,釘馬掌主要是為了延緩馬蹄的磨損。”

  “馬蹄鐵的使用不僅保護了馬蹄,還使馬蹄更堅實地抓牢地面,對騎乘和駕車都很有利。”

  “馬鞍,是一種用包著皮革的木框做成的座位,內塞軟物,形狀做成適合騎者臀部,前后均凸起。”

  “是放在騾馬背上供人騎坐的器具。兩頭高,中間低。馬鞍是人和馬結合在一起的關鍵。”

  “馬鐙是一對掛在馬鞍兩邊的腳踏,供騎馬人在上馬時和騎乘時用來踏腳的馬具。”

  “馬鐙的作用不僅是幫助人上馬,更主要的是在騎行時支撐騎馬者的雙腳,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騎馬的優勢,同時又能有效地保護騎馬人的安全。”

  “馬鐙最大功能是可以解放雙手,騎兵始可以靠雙腳控制平衡在馬上沖、刺、劈、擊,大大提升了騎兵戰斗力。”

  “在沒有鞍和鐙的時代,人們需要騎跨于裸馬的背上,僅靠抓住韁繩或馬鬃并用腿夾緊馬腹使自己在馬匹飛馳的時候不致摔落。”

  “但這種方式是很不可靠的,首先是長時間騎馬容易疲勞,同時在奔跑的馬背上也難以有效地使用弓箭,而在近戰中,騎手無法隨心所欲地使用刀劍和長矛,劈砍或刺殺落空、雙方兵刃的撞擊等都隨時會令騎手從馬上滑下。”

  “因此的訓練難度極大,規模難以成型,戰斗力也不高。”

  說到這里,嬴高朝著嬴政,道:“有了馬蹄鐵,可以增加戰馬的使用壽命,不至于一場行軍,戰馬輕易受損。”

  “有了這三樣,我大秦的騎兵便可以解放雙手,比匈奴等游牧民族的騎兵更加精銳。”

  “只不過,現階段我大秦的冶鐵技術尚未突破,鍛造起來難度很大,而且山東六國的冶鐵技術遠比大秦要先進。”

  “所以,兒臣封鎖府邸,沒有讓流出來。只不過,三川郡的煤炭礦脈已經不斷的開采,將會促進大秦冶鐵技術發展。”

  “現如今,大秦只需要找到鐵礦脈便可以等到冶鐵技術發展,然后逐漸讓大秦從青銅時代向著鐵器時代轉變。”

  “我大秦青銅技術甲天下,山東六國的鐵劍,遠不及我大秦青銅劍鋒利,為何要轉變?”嬴政目光幽深,忍不住朝著嬴高,道。

  一直以來,大秦的冶鐵技術發展緩慢,與大秦朝野上下的這種觀念有很大的一部分關系。

  “父王,你就不覺得青銅兵器的鍛造太費錢了么?”

  嬴高看了一眼嬴政,語氣幽幽,道:“經過實驗室的眾人驗算,鐵器達到這個程度,要比青銅器便宜的多的多。”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