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45章儒家士子不可能歸心大秦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要做秦二世

  咸陽城中再無一個儒家士子,這等于大秦朝廷驅逐儒家,這一刻,嬴政臉色微變。

  他心里清楚,嬴高必然是猜測到了他的用意,方才提出如此如此苛刻的要求。

  在這個時候,嬴政突然覺得有一個聰慧的兒子,并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在這個時候不是。

  “與儒家徹底分割,等于我大秦對于山東文化失去牽制,一旦大秦滅了六國,六國士子對于大秦沒有認同,這對于統一大業不利。”

  遲疑了一下,嬴政心中的擔憂,對于嬴高說了出來。

  聞言,嬴高搖了搖頭,對于嬴政這樣的想法嗤之以鼻。

  他可是記得清楚,在歷史上,嬴政以一種近乎謙卑的態度,給予六國文化,近乎最大的包容與吸納。

  為了能夠贏得這些學者的青睞,嬴政將一直堅守的法家原則,也做出了改變,統一的教化,統一的言論,被博采眾長的方式所代替。

  但是嬴政思想的執行者李斯對于這樣的做法并不認同,因為李斯從這些東方學者身上,并沒有看到任何希望。

  這是一個尷尬的瞬間,他們以冷漠的態度,回應嬴政的熱情。

  李斯知道,東方學者此時,還根本不認同這個帝國,分封制的瓦解,讓他們與嬴政,始終處于對抗的狀態。

  而嬴政并不是沒有洞察到學者消極的態度,可是他相信自己真摯的誠意,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感動這些學者,而只有他們對帝國的認同,才能贏得真正的文化統一。

  嬴高心里清楚,在歷史上始皇帝輸了,從始至終,山東士子從未歸心,從未對于大秦產生認同。

  所以,這一世他才大肆建造學宮,甚至于不惜將兩大商會的收入全部投入其中。

  以自身資本,為大秦打造一個未來,他之所以這樣做,就是為了防備這一點。

  此刻聽到嬴政提及,不由得搖了搖頭,他認為嬴政心中的想法,太過于異想天開。

  “山東齊魯儒家文化,楚地尚巫鬼文化,不論是哪一個,都不適合大秦。”

  “未來的大秦,需要的是大秦文化,不論是父王對于山東文化如何卑謙,都不可能得到他們的認同。”

  “山東士子,本就是分封制度的既得利益者,所以,在這個時候,就算是父王如何厚待,他們也不會歸心。”

  曾經嬴高研究過這件事,他心里清楚,始皇帝滅六國,建立了華夏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制國家之后,為了使得這個新生的國家得以萬世傳承,他一直在致力于促進各方面的統一和融合。

  而其中最為艱難的,便是文化融合,由于天下長期分裂,各國早已誕生了各不相同的文化,例如楚文化、齊魯文化等,而且文化壁壘已經極為堅固。

  在這個過程中,始皇帝采取了幾種手段,其中之一便是接納六國文化。

  面對矛盾重重、嚴重排外的六國文化,始皇帝最初采納了容納的態度。

  例如黃老道家、陰陽家經過綜合儒、法、道諸家的學說,提出了所謂的“五德始終說”,嬴政便進行了接納。

  而嬴政的“大咸陽”規劃中,也體現出了“法天象地”這種道家學說;“泰山封禪”則代表了對齊魯文化的認可。

  另外一種便是設立“博士”制度。

  因為文化方面的排斥,使得大秦新政也很難得以推行,于是始皇帝又設立“博士”制度。

  以六國士子充任,雖不具有實權,但卻允許他們參與國事討論、政策制定。

  始皇帝試圖通過這種方式,從天下大勢的角度,換取六國士子的理解和認同,從而影響和引導天下百姓。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事實證明始皇帝的這種嘗試,均已失敗而告終,而這也是促使焚書事件的爆發。

  嬴高心里清楚,焚書坑儒其實是兩個事件,稱之為焚詩書、坑術士更為恰當一些。

  在始皇帝統一六國之后,為了維持統治的穩固,一直在致力于文字、貨幣、制度的統一和融合,而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文化融合。

  最初階段,始皇帝的確對六國文人非常尊重,且嘗試接納六國文化。

  但在一切均遭遇失敗之后,秦始皇開始采取更為激烈的手段,企圖毀滅六國文化傳承,強行達到融合。

  結果始皇帝做到了,但是他的后人沒有做到,若不是秦二世將大秦江山毀滅,完全可以傳承百年。

  嬴高心里清楚,在這樣的時代,手中緊握刀劍,遠比手握仁義道德更重要。

  “所以,儒家對于大秦從來都是禍端,只不過父王想的太過于美好了。”

  “他們的追求,是周天子治下的分封制度,他們要求恢復周制,所以應當與山東儒家文化脫鉤。”

  對于大秦的未來,嬴高看的比此刻的嬴政更為清楚,他心里清楚,拉攏儒家這一步棋,并非是最好的。

  因為他心里清楚,將來會是一個大創造的時代,大秦朝廷應該重新整合各種文化,然后提出一種適合于大秦的特有文化。

  對于這一文化,他稱之為大秦文化。

  不論是楚地的尚巫鬼文化,還是山東儒家文化,都太過于狹隘了,只能代表一個地方,但是不能代表一個帝國。

  “孤可以答應你的要求,但是從今天起,扶蘇繼續擔任大秦中央大學的監院,同時擔任教育署副祭酒。”

  “你們兄弟要和睦,要不然,別怪孤不顧父子情分!”

  “諾。”

  點了點頭,嬴高詫異的看了一眼嬴政,他沒有想到事情居然如此簡單的結束了。

  這可一點也不像嬴政的性格,以嬴政的性格,這一次他與扶蘇都將會倒霉,儒家士子也不會例外。

  畢竟儒家士子,才是這一次事情的始作俑者,刺殺大秦公子,嬴政根本沒有任何的理由去放過他們。

  心中念頭閃爍,嬴高在點頭答應之時,多少留了一個心眼,他心里清楚,嬴政未必不會稍后清算。

  先行將局勢壓下去,然后再行懲罰,這樣的事兒,嬴政做的出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