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百零七節 至理與問心無愧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洞螟

師弋聞言不由的產生了一絲好奇,究竟是怎樣的天地至理。看‘毛.線、中.文、網  竟然還擁有,可以規避承負加身的作用。

  要知道承負的恐怖之處就在于,它完全就是無孔不入的。

  據師弋所知,承負基本上就是無解的存在。

  它不止會影響到承負加身之人,甚至就連與此人產生的聯系的人,承負也同樣不會放過。

  這才是承負,最讓修士忌憚的地方。

  并且,如果使用正常方法收集魂魄的話。

  只要產生了這樣的舉動,無論相隔多遠的距離,承負都會準確的計算在其人的身上。

  舉個例子,這就好像萬年之前的血神宗之亂一般。

  當年,血神宗宗主并沒有親自下場殺人。

  但是,因為整件事情都是因為血神宗宗主而起。

  所以,在最后結算承負之時。

  血神宗宗主身上被附加的承負,比所有血修加起來都多。

  如此之多的承負加身,如果渡劫的話,那一定是必死無疑的。

  血神宗宗主的原身,至此可以說是完全廢掉了。

  也正因為如此,血神宗宗主才放棄了原身。

  并借此金蟬脫殼,直接轉移到了血道軀殼之上。

  這個例子說明,承負是有著基礎分辨能力的。

  哪怕血神宗宗主一個人都沒殺,但是作為罪魁禍首的他,依然無法逃脫承負加身的結果。

  換言之,這些秘境如果當真是圣胎境修士為了收集魂魄,從而設計的陷阱的話。

那么,只要有人死在其中,他們就沒辦法逃脫承負加身的命運。看‘毛.線、中.文、網  對于要不斷經歷萬劫來進行保命的圣胎境修士而言,身上的承負每增加一點,渡劫的危險性就會隨之增大一分。

  所以圣胎境修士哪怕需要魂魄,可是如果以增加承負為代價的話,那也是極其不劃算的。

  正因為如此,師弋對于圣胎境修士規避承負的手段十分的好奇。

  血神宗宗主并沒有讓師弋等太久,其人繼續開口說道:

  “師弋你可曾想過,一路走來死在你手中的人也有不少。

  可是,為什么承負卻沒有在你身上爆發呢。”

  聽到這句問話,師弋不由得心中一凌。

  這個問題雖然很尖銳,但是卻值得師弋深思。

  如果按照血神宗宗主的說法,天地只是這方世界規則的具現,那么他們就是沒有絲毫感情的。

  那么,是什么原因導致承負,對自己“網開一面”呢。

  一路走來,死在自己手上的人確實不在少說。

  不說其他,在柳國的三年時間里。

  師弋在戰場上,著實殺死了不少雁國修士。

  當年正是因為在戰場上殺人如麻,師弋才得以在兩國之內揚名的。

  如果真算起來的話,師弋也能稱得上一個血手人屠。

  可是,師弋沒有感覺到承負在自己身上超量。

  還有,當年師弋在進階胎息境之時,可是經歷了雷劫的。

  雖然師弋所經歷的雷劫確實很強,但是仍然在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

  當年如果承負大量加身的話,師弋最后的結果很可以是死在雷劫之下。

  然而,事實證明并沒有發生這種事情。

  這讓師弋不禁有些好奇,這承負到底是怎么來進行計算的。

  有些人像師弋這樣殺人無數,可是卻安然無事。

  而血修這個群體,卻因為承負問題,差點連累了整個修真界。

  這種反差實在是,讓師弋有些摸不著頭腦。

  “我已經說過了,無論是鳥獸魚蟲,亦或者是人類,在天地的眼中都是一樣的。

  這承負作為天地規律的一種,自然也對所有生靈一視同仁。

  老虎之類的猛獸以其他動物為食,一生不知要制造多少殺戮。

  按說承負也該出現在它們的身上,可是這種事情一次都沒有出現過。

  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天地遵循著一條最基本的至理。

  那就是,有心為善雖善不賞,無心為惡雖惡不罰。

  所有的一切善惡標準,并不是掌握在天地的手中,而是照見于各人的本心之上。

  老虎之類的野獸為了生存而捕殺獵物,自然不會覺得它有什么做的不對的地方。

  所以,承負自然不會出現在這類猛獸的身上。

  有些人即便殺了人,但是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同樣覺得自己乃是占理的一方。

  所以,他們同樣不會因此而沾染承負。

  而萬年之前血修屠戮凡人用以修煉的行徑,就完全不一樣了。

  凡人再怎么弱小,可修士也是一步一步從這個群體當中脫穎而出的,這一點是完全無法辯駁的。

  而在這些凡人沒有招惹修士的情況下,血修卻對他們大肆屠戮,這完全是沒有道理的。

  這種情況之下,哪怕是在做出這種屠戮舉動的血修本人看來,這種結果也是他們自己先挑起來的。

  雖然沒有一個血修,會承認他們自己有錯。

  但是,表面上不承認并沒有絲毫的用處。

  之前已經說過了,天地判斷善惡的標準就是照見本心之上。

  這是再怎么掩飾,都無法通過這種自欺欺人的方式隱瞞過去的。

  畢竟,連自己都騙不過。

  又何以覺得通過這種方式,能夠瞞得過天地呢。”血神宗宗主開口解釋道。

  聽了血神宗宗主的一番話,了解了這條天地至理,師弋不禁有些豁然開朗。

  同時,師弋也明白了,自己為什么沒有沾染上承負。

  因為當年的兩軍交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戰場之上所有人都知道,這種情況之下不可能留手。

  在殺死敵人之時,更可能會產生什么負罪感。

  所以,師弋雖然在戰場上殺了很多人,但是并沒有出現承負加身的狀況。

  而在戰場之外,同樣有不少人死在師弋的手上。

  可是,師弋自問自己所殺之人,他們皆有其取死之處。

  面對這樣的人,師弋當然不會有什么愧疚心理。

  這種情況下,自然也不可能沾染承負了。

  總結起來,想要不沾染承負。

  那至少要做到一點,那就是問心無愧。

  如果所做之事心中有愧,即便表面上并不承認。

  可是,承負卻會在悄無聲息之間,留在其人的身上。

  舉頭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注釋1)

  這句話,是對此最完美的詮釋……

書閱屋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