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五八一章 會呼風喚雨召喚術的諸葛亮?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穿越成了五行山下的孫悟空

  趕忙跟童子而入,關羽、張飛自也都是緊跟。

  走至中門,但見門上大書一聯道: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關羽、張飛自都是看不懂,同時一眼看去又不禁隱隱明白何意。

  劉備則也瞬間心中忍不住咀嚼一下:‘淡泊者,乃對于名利冷淡,意指恬淡寡欲,一個恬淡寡欲之人,會整日向人言,自己可比管仲、樂毅嗎?

  恬淡寡欲以表明志向,自己可比管仲、樂毅,如此志向與恬淡寡欲豈不是自相矛盾?

  寧靜而致遠,寧靜者乃清凈寡欲,不幕榮利,為追求遠大的志向,清凈寡欲卻想成為管仲、樂毅一樣的人,這怕也是專門寫給自己看的吧?’

  劉備不禁從未有過的腦子清醒,心念電轉間表面卻又是激動期待之色。

  而管仲、樂毅是何人?斷腿三個月時間劉備自也去查過。

  管仲,卻正是春秋時期法家之人,開始輔佐公子糾,后得到鮑叔牙推薦,擔任國相,并被尊稱為仲父。

  身為國相期間,對內大興改革、富國強兵,對外尊王攘夷,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亦可稱法家管子。

  樂毅,也是為戰國時期燕國上將軍,魏將樂羊后裔,受封昌國君,輔佐燕昭王振興燕國,曾統帥燕國等五國聯軍,攻打齊國,連下七十余城。

  所謂:東下齊城七十二,天下無人能繼蹤。二人功跡尚如此,至今誰肯論英雄?

  劉備忍不住心念電轉:‘二人者,即是指管仲、樂毅,天下無人可比二人功績,至今誰可跟兩人相比?乃惟諸葛孔明。那石廣元、孟公威之歌,果然是作給自己聽的。’

  清凈寡欲,與遠大志向卻是自相矛盾的,因為遠大志向同樣是一種欲,而想要實現遠大志向,靠在家里憋著(清凈寡欲)就能實現了?

  靠清凈寡欲就能實現了?

  所以淡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用兩個字解釋即是虛偽,即是轉本淡泊寧靜給劉備看的,一個自比管仲、樂毅之人,會是清凈寡欲之人?

  瞬間劉備便分辨出,這諸葛亮絕對是自己‘同道’中人。

  然而不想正忍不住心念電轉,突然又只聽草堂內傳出吟詠之聲道:

  “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

  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

  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

  這一次瞇著眼睛的關羽,豹頭環眼的張飛兩人,自也都瞬間聽懂是何意。

  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我諸葛亮就是個鳳凰,翱翔于千仞之空,不是你劉皇叔這棵梧桐,我都不棲!

  士伏處于一方兮,非主不依:我是一位名士,伏處于這一方兮,不是明主我都不依,你劉皇叔就是明主!

  樂躬耕于隴畝兮,吾愛吾廬:我開心以名士身份躬耕于這隆中兮,我愛我的茅廬啊。(躬耕者:上位之人如天子之身下田謂之躬耕,自比身份高貴,卻與奴役農夫一般下田。)

  聊寄傲于琴書兮,以待天時:我還有時間傲于琴書之間兮,等待著天時(你劉皇叔來請我之時)。

  因為四句歌可說都是一個意思,連續重復了四遍,都是我堪比呂望、張良、管仲、樂毅的諸葛亮在等著劉皇叔你,所以關羽、張飛都瞬間聽懂,這次總算沒有白來。

  只見草堂之上,正有一少年擁爐抱膝。

  關鍵問題是,茅廬草堂距離柴門又沒有二里遠,僅不過幾丈遠(不到十米)遠距離,之前問先生在家否?那么少年自肯定是聽到的。

  而腳步聲少年也不可能聽不到。

  但結果即使聽到劉備來了,還裝作沒聽到,又繼續吟詠一歌給劉備聽,我諸葛亮等劉皇叔你多時了。

  于是完全歌聲落下緊接,劉備便忍不住無比激動上草堂施禮道:“備久慕先生,無緣拜會。

  前因水鏡先生稱薦,敬至仙莊,不遇空回。

  今特冒風雪而來,得瞻道貌,實為萬幸,”

  對于大賢,自要以大賢之語待之,關乎、張飛自也表示理解,這分明就是個自稱大才的神經病,大哥(哥哥)也不得不學那書上說話。

  可不想三人都堅信,這次絕不可能有錯的話音落下,少年卻轉身慌忙答禮道:“將軍莫非劉豫州,欲見家兄否?”

  瞬間劉備便秘住。

  關羽、張飛同樣便秘住,又不在?這是一趟趟耍哥哥玩呢?你不是臥龍先生,你吟什么鳳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棲?

  關羽瞇著眼,明顯更沉穩,通常黑蓮都是由粗人三弟唱的,所以就是心中有意見,也不會冒頭開口。

  劉備同樣仿佛被點了穴,但喜怒不形于色的功力,自也是早已煉到爐火純青,不由就是‘驚訝’道:“先生又非臥龍?”

  少年淡淡一禮道:“某乃臥龍之弟諸葛均。愚兄弟三人,長兄諸葛瑾,現在江東孫仲謀處為幕賓,孔明乃二家兄。

  (將來我兄弟,再加上外邊二兄兩位好友,即要先分裂中華,再攛掇你三國中華之民互相廝殺。)”

  劉備心中同樣瞬間不由涼了,道:“臥龍今在家否?”

  諸葛均再次淡淡道:“昨為友人相約,出外閑游去了。”

  劉備忍不住再問:“何處閑游?”

  諸葛均依舊淡淡道:“或駕小舟游于江湖之中,或訪僧道于山嶺之上,或尋朋友于村落之間,或樂琴棋于洞府之內,往來莫測,不知去所(就不告訴你)。”

  劉備不由就是一呆。

  僧道,顯然三國時期就已經開始有了道佛兩大未來的邪教,但只還沒有發展起來,人人皆敬而遠之,諸葛亮則或訪僧道于山嶺之上。

  顯然諸葛亮與道佛兩大未來邪教,與邪教的妖人是有著關系的,而眼下真正的中華之民,卻都是不遵道教,不遵佛教,不畏仙佛的。

  可也正是因為中華大地中華之民不畏仙佛,才有了這一場死了無數人的浩劫,而戰亂不休,倒下一個再扶植一個,就是要讓中華大地不斷的戰亂下去。

  結果劉備聞聽,就在張飛要忍不住唱黑臉之下,呆了一瞬也趕忙道:“劉備如此緣分淺薄,兩番不遇大賢!”

  諸葛均淡淡道:“劉豫州可少坐。(你只能坐一會,因為這大冷的天,二兄也在外撐不久。)”

  張飛終于忍不住粗聲道:“那先生既不在,請哥哥上馬!”

  劉備不禁苦著臉再問諸葛均道:“聞令兄臥龍先生熟諳韜略,日看兵書,先生可也知兵發韜略?(既然你兄長不在,你跟我回去也行。)”

  不想諸葛均依舊淡淡道:“不知。(我不知兵法韜略,你別打我主意。)”

  瞬間張飛再次忍不住爆粗道:“那你不知兵法韜略,你說什么鳳翱翔于千仞,非我哥哥不棲?哥哥走!風雪太緊,不如早歸。”

  劉備剛忙扭頭呵斥道:“三弟不可無禮!”

  諸葛均淡淡抱著爐子也不禁心道:‘你們再不離開,如此大的風雪,二兄恐怕真要撐不住了。’

  于是也只好下逐客令道:“家兄不在,不敢久留車騎(你們),容日卻來回禮。(請容日后我再去新野回禮。)”

  喜怒不形于色的劉備也只能仰天一嘆道:“豈敢望先生枉駕。數日之后,備當再至。愿借紙筆作一書,留達令兄,以表劉備殷勤之意。”

  片刻后。

  又是下臥龍岡的路上。

  突然劉備座下驀然猛的一滑。

  “轟!”

  “咔嚓!”

  “大哥!”

  “哥哥!!”

  的盧馬轟然滑倒。

  劉備也直接從馬上滑下,清楚的骨頭斷裂聲音幾乎同時響起。。

  緊接關羽、張飛也異口同聲一聲大喊,聲音卻又在風雪中瞬間消散。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