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526章 戰列艦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1255再鑄鼎

  1266年,6月24日,東海市,闊馬造船廠。

  關于74炮戰列艦,還要從風帆戰艦的發展史說起……#……

  好吧,簡單來說,當年英國人把風帆戰艦從大到小分為六級,后來也被各國所效仿,但是一百多年下來,不同等級的船也在不斷變化,相互的界限有些模糊。在技術水平一定的情況下,給定了木料、火炮、帆裝,艦船設計的最優解其實就那么幾個,沒法簡單分級。比如說四級艦,它定義是有兩層炮甲板的最小號戰列艦,但由于體積過小,風浪一大下層甲板就打不開了,實戰價值很低,所以后來被淘汰了。最終被歷史證明有價值的風帆戰艦,其實分三類就夠了:巡航艦、主力艦、旗艦。

  巡航艦就是單層炮甲板的戰艦,具有最好的適航性,可以在惡劣海況下航行和作戰,能夠遨游于各大洋。它既可以劫掠敵國商船和運輸船,進行破交作戰,也可以鎮壓弱國或殖民地的反抗,是歐洲列強控制海外地盤的主力,也是艦隊中不錯的輔助船。只是它的火力和船殼就嫌弱了些,是沒法與大型船只對抗的。這個時代的海戰中可不存在什么利用靈活的走位咬死大象的案例,火炮都是射程可憐的前膛炮,等你能打到戰列艦的時候,戰列艦肯定也能打到你了,而憑借風帆帶來的幾節速度優勢并不足以讓你躲開炮彈。

  旗艦就是三層乃至更多炮甲板的戰艦,戰力自然是無可匹敵的,但是造價也高昂無比。一般一國只會造個幾艘充充門面,真正動用的時機不多,與其說是戰艦不如說是外交工具更恰當些。

  而主力艦顧名思義,它才是列強海軍的主力。這種船基本上是雙層炮甲板的戰艦,搭載6090門火炮,既有足夠的火力和船殼厚度,適航性也不算差,成本也還可以接受,可以大量建造。可以說,它在戰力、適航性和建造成本上取得了平衡,它的數量決定了一支海軍的實力。

  雖說雙甲板戰列艦長得都差不多,但具體到細節上,船該多長、多寬,吃水多深,線型如何設計,高度和甲板如何安排,艏艉樓如何布置,帆裝怎么用,裝多少門炮,大炮還是小炮,都是門學問,想協調好是不容易的,稍有不慎就做出一艘成本高昂的壓碼頭宿舍船來。

  而74炮戰列艦就是這類船只的優秀代表,既有不錯的航海性能,又有出色的火力。它由法國人首先設計出來,后來英國人繳獲過幾艘后也覺得不錯,開始仿制,然后逐漸被歐美各國普遍效防。這種事在歷史上經常發生:法國設計出一款不錯的艦船,然后被英國人的差船憑借更大的規模和更精湛的航海技巧俘虜,再然后覺得這船不錯,抄來改善了自己的設計。日不落帝國能建立起海洋霸權,也是要在各種方面感謝發國人的啊。

  這種船名為74炮,實際上類似的船型一般可裝76乃至80門炮,只是因為當初法國人只裝74門,才延續了這個名字。74炮是風帆時代后期最著名的戰列艦,因為造得太多,英國人甚至以昵稱“74s”來稱呼戰列艦。后來鴉片戰爭,英軍主力也就是三艘74而已。

  鄭林剛剛在圖紙上畫出來的那艘“運馬船”,雙層炮甲板,寬度逐漸往上收,艏艉樓低矮,船側盡是密密麻麻的炮窗,這外型梁恩再熟悉不過了,這不就是典型的74炮戰列艦嘛!

  鄭林嘿嘿一笑:“沒錯啊,你能說它不合適客運?”

  梁恩噎了一下,把茶葉罐放回桌子上,說道:“你這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啊……你怎么會有這種想法的,烈焰級還不夠用嗎?”

  “烈焰級很好,但畢竟用途不一樣。”鄭林把鉛筆放回畫板下的凹槽中,“怎么說呢……這幾年來,我們海軍有點內輕外重的趨勢,一半以上的力量在外,本土只有幾艘休整的烈焰級防守。這不是不好,但總歸是有些隱患在的。我的想法是,造幾艘74,也不用真的出去做客運,只要擺在本土就好,三大艦隊哪一支輪替回港,就上船執勤。這樣在保持運作模式不變的情況下,本土的戰力就一下子增強了。”

  “但是,這種多甲板模式是沒前途的啊……”梁恩皺了皺眉,“現在還好,等過幾年開花彈成熟了,這種活棺材不是一炮一個?當年美國也是造過幾艘多甲板的,結果一直沒用上,等到了南北戰爭大打了,又沒用了,只能做宿舍船了。”

  鄭林正色道:“要是有了成熟的開花彈,哪艘船不是活棺材?至少近幾年還是有用的嘛。再說這不是‘客運船’嗎?哪年不能用了,就改裝一下真的去運旅客唄。”他笑了笑,又嘆了口氣,道:“開了這么多年船,見不到真正的風帆戰列艦真是不甘心吶。”

  梁恩無奈地撓撓頭,走到畫板前面抓起了鉛筆,說道:“合著造艦只是為了玩的?罷了……要我說,你開腦洞的話,不如開得更大點。74炮作為戰列艦很好用,但航行性能就差一截了,真搞客運要出事的。這樣吧,我給你改改,主體的炮艙部分就不用動了,把艏部向前延伸,做一個長深V飛剪艏出來,再把艉部向后延伸,做一個巡洋艦艉出來。再把水下線形修一下……這樣子長寬比加大,航行性能更好,而且重心更低,穩定性更好。”

  梁恩嫻熟地在紙上畫著,專業人士的手筆就是不一樣,一艘修長的戰艦形狀漸漸在紙上顯現出來。

  “潛在航速也更高了,可以使用更大型的帆裝,甚至還可以多加一根桅桿,航速也就提升了。唔,這么大的帆,操縱起來是個問題……不要緊,可以加蒸汽機輔助。對了!反正都是開腦洞,再在底艙加上動力機組吧,這樣就是蒸汽風帆混動了……這就需要一個煙囪排煙,只能放在中央,這就得把附近的建筑布置給改了,嘛,也問題不大……喏,這么改的話,恐怕穩定性就過于強了,橫搖周期太短,反而不利于射擊,再給艏樓加一層吧。呃,現在這位置也不該叫艏樓,該叫橋樓了,這位置視野不錯,可以做個指揮中心……就這樣,成了!”

  看著紙上這艘修長的完全脫離了古典時代的有著強烈現代風格的風帆戰艦,鄭林忍不住鼓起掌來:“不愧是梁總,技術就是不一樣!這船太漂亮了,完全不像是這個時代的船,要是真能有這么一艘船,那吃三年素也值了啊……”他眼熱了一會兒,突然轉頭對梁恩問道:“呃,等等,說真的,我們真的造不出來嗎?”

  梁恩把手一攤:“造倒是能造,無非就是搭積木,多費些材料和工時罷了。但是別想了,這四號巡航艦本身就45米長,這么一改恐怕得過70米了。70米!木材已經難以承受這么長的船身了,一道大浪過來,波峰在中央,波谷在兩端,恐怕船就得折斷了。就算是停在港里當旅游景點,木材也會因為應力而不斷變形,幾年下來就垮塌了。為什么我畫圖紙都只敢畫到48米的烈焰五,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木船五十米就是極限了。”

  “極限了嗎?”鄭林看著圖紙上的船,越看越喜歡,不愿意就此放棄,“極限不就是用來超越的嗎?木材不行,那就換鋼鐵吧。不是就是搭積木嘛,灣口大燈塔和中央大橋不都是用小鋼條一點點搭出來的?我看同樣的技術用在船上一樣可以啊……呃,對,就是這個,我們應該進化到鋼鐵時代了嘛!”

  “哪有那么……”梁恩剛要反駁,想想又覺得好像不是不可行,于是在紙上簡單畫了幾下,說道:“鐵殼船是不用想了,鐵骨木殼船說不定可以……但是鋼鐵和木材膨脹率不同是個問題,之前在閃光級上就出現過……等等,那只是鐵龍骨,如果整個骨架都用鋼的話,成為承力主體,那么木材的膨脹就可以從別的地方補償了……好像可行啊!”

  鄭林一拍手,叫道:“是吧?可行吧?那么我們還等什么,趕緊把她造出來啊!”

  梁恩看著自己畫出來的圖,也有些心動,但還是有點猶豫:“但是……這可不是個小工程啊,其中涉及到的各項技術,可不是我們能獨力解決的。外形設計還好說,在水池里拖幾遍就行了,別的就不好辦了。建造過程涉及到鋼構,需要建設部幫忙;涉及到蒸汽動力,這要看工業部的進度;裝上船之后,還有各類傳動、通氣、冷卻、散熱、裝卸、減震等各項子系統,都不是件簡單事啊。所以說戰艦是一個國家工業能力的最高體現……”

  “對啊,就是如此啊!”鄭林叫喊道:“工業能力的最高體現——反過來造艦不也是工業能力的催化劑嗎?工業部不是在搞什么第三個五年計劃嗎?我看,與其像他們那樣搞計劃推動,不如轉過來以需求推動——未來五年,我們就專注把這艘先進戰艦給造出來,不但要造這艘船本身,還要造先進動力子系統、先進火炮子系統、先進觀瞄指揮子系統、先進維生子系統……等她造完,我們的工業能力又將上一個臺階!梁恩,想想,那將是多美的未來啊,那將是你造出來的船!想想你作為一個造船師的信念和驕傲啊!”

  梁恩被他這么一激,臉色也漲紅起來,當即從桌上卷起了一個公文包一夾,便走出了門去,只留下了一句喊聲:“好,我這就去找工業部,把這個計劃落實下來!”

  沒想到這事情居然就這么辦成了,鄭林留在梁恩的辦公室里,一時還真有些風中凌亂的感覺……

  他無奈地聳聳肩,倒了一杯梁恩剛泡好還沒來得及喝的茶,一邊喝著一邊看著畫板上的圖紙,感覺越看越眼熟,然后突然想到了什么,忍不住叫了出來:“我,難怪看著這么順眼又眼熟……這不是055嘛!”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