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87章 自走機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1255再鑄鼎

  1273年,7月5日,金口市,中央蒸汽動力工坊。

  鄭紹明一行人出了新火炮產線,循著聲音來到了隔壁羅氏動力機械的廠區。

  羅氏動力機械是一家新興的生產蒸汽機及相關設備的民營企業。雖然是民營,但大股東羅氏一族在東海商社創立初期有重大貢獻,家族產業深植于東海體系,早已被視作“自己人”,因此才能第一批涉足這種國之重器的制造領域。

  不過說實話,現在的蒸汽機結構簡單,實在也沒什么需要保密的,能做出來的就是藏著捂著也能做出來,做不出來的就是手把手教也做不出來。

  這一行業真正的關鍵,并不在明面上的機械結構,而在于看不見摸不著的測量和標準化體系、加工精度、公差配合、工匠手藝、市場化等因素。這些可不是掌握了一點“機密”就能復制出來的,而是必須以科學技術為魂、以人才為根基、以利潤為養分、以競爭為驅動力才能誕生并發展起來的。

  因此,股東們非但沒想著壟斷蒸汽機的制造,反而還打算重組拆分現有的社營相關企業,并且再扶持幾家民營企業出來。

  當然此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現在羅氏動力沒感受到太多的競爭壓力,方興未艾,紅火得很。

  這家企業作為重工業企業,嚴重依賴于機械生產設備,因此主廠區就設在中央蒸汽動力工坊內,正好就在第一鑄造廠的新火炮產線隔壁。今天他們不知道出了什么事,鬧騰得這么歡快。是老板發獎金了,還是食堂加肉了,又或者是少東家娶媳婦了?

  進門前鄭紹明心里猜測了好幾種可能,但進門之后看到了那家伙,還是嚇了一大跳,眼睛都瞪大了,心情之激動甚至還超過剛才看到夔牛100時的情形,因為他本以為此生再也不會見到這類東西的出現了……

  “你們這是搞了什么東西出來,拖拉機??”

  在羅氏廠區的空地中,赫然正是一臺粗笨的“拖拉機”正在行走著!

  它主體是一臺黑色的臥式鍋爐,架在一輛看上去像四輪馬車的底盤上,煙囪中正騰騰冒著煙。鍋爐蒸汽驅動著后部一臺小型蒸汽機不斷運轉,而蒸汽機又將動力接駁到了巨大的裹著古塔膠皮的鋼制寬面后輪上,驅動整臺車以慢如牛的速度前進著。

  機器前后還有好幾個人在伺候著,其中一人在中間盯著鍋爐,一人在后面控制著蒸汽機的運行,兩名壯漢在前頭一左一右扳著一根連接前輪的橫梁以轉向,前面有一人在引領指揮,旁邊還有幾人在觀察著運行情況以防意外。外圍更是有一大堆工人在圍觀著,歡呼聲就是他們發出來的,看來他們對本廠搞出這么一個好家伙也是與有榮焉。

  這套機械簡陋而笨重,放在后世根本不值一提,但在現在卻是聞所未聞破天荒想都不敢想的黑科技……天哪,居然不用牛不用馬,單靠它自己就能行走起來,這怎么可能?!

  不光鄭紹明看傻眼了,旁邊幾人也都被這黑科技嚇到了。

  王大龍結結巴巴地說道:“我沒看錯吧,這鐵牛自己跑起來了?”

  喬達倒沒那么緊張:“哦,是蒸汽車,居然真的造出來了?”

  他平時看書看報比較多,實際上自從蒸汽船出現之后,就不斷有人設想把蒸汽機裝到其它器械上去發揮動力。其中不光有蒸汽車,甚至還有人設想以蒸汽機撲翼飛上天的,那才真叫異想天開呢。

  不過羅氏動力搞出這臺蒸汽車,倒不是一開始就奔著這條路去的。

  羅氏動力自知在大型和先進蒸汽機領域沒法與老牌的澎湃動力競爭,因此業務專注于方便而廉價的小型蒸汽機上,為此還提出了一個“快速部署”的概念,也就是機器運到了當天就能用。這個理念不但受到了工廠主的歡迎,還受到了下游機械制造商的歡迎——他們購入羅氏的蒸汽機,簡單改裝就可以與自己生產的提水機、紡織機等應用機械組裝在一起,打包賣給終端客戶提供一攬子服務,比分開賣更方便也更有利潤。因此,羅氏動力主打的“虎嘯”系列蒸汽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在這條道路上取得成功之后,他們自然就更加堅定地走了下去,不追求功率多大多么省煤,而是專注于輕便和易部署。之前羅氏生產的“虎嘯3200”就是一個取得了巨大成功的型號,它的功率雖然只有3kw,但是整套系統集成在了一輛特制四輪車上,只要把這車拉到位固定好,便可以直接在車上生火燒鍋爐輸出動力,非常方便,受到了市場的熱捧,就連澎湃動力也買了授權去研發類似的產品。

  但3200畢竟功率太小,很多場合不夠用,因此羅氏又逐漸推出了更大的版本。稍大一點的5kw、8kw級還好說,但大到10kw以上之后就出現麻煩了。

  比如去年他們推出的“虎嘯4500”,雖然功率不小,但整套系統加起來超過了三噸,遠遠超出一般載重馬車的水準,普通的馬都拉不動,運輸起來麻煩得要死!要是平地上走走倒也不是不行,但只要稍有點起伏坎坷,拉車的馬就得罷工不可,這就真是頭疼了。

  “……當時羅秉生和他的工程師們第一反應是‘加馬’,四匹馬不夠就換六匹,小馬不行就換大馬……他們甚至還動過商社新引進的泰西巨馬的主意,但無奈這種進口馬數量太少必須留著育種,就算有多的也只能優先供應軍方,最后只能算了。

  后來,還是一個工程師不知道怎么突然來了靈感——這臺虎嘯4500可是有12kw的功率,相當于二十匹馬了,既然馬拉不動,那讓它自己拉自己不就行了嗎?

  他們聽到這個主意后便都沸騰了,認為自己發現了一項足以改變世界的大事。在用小型機器簡單改裝,驗證了機動力確實可以傳遞到輪軸上之后,他們便開始辰時上工戌時下班,每月只休一日,在如此刻苦奮斗下,終于搞出了這臺‘象’型自走機……”

  張云飛娓娓道來,終于把這事的前因后果講了個明白。

  鄭紹明聽著直點頭,不過最后還是問道:“等等,老張,你還沒說你是為什么來這兒的呢?”

  這張云飛卻不是跟著他的代表團一起過來的,而是一開始就在人群里,見到鄭紹明他們之后過來打了個招呼,聊了幾句之后便自顧自地給他解說起來,這才讓鄭首席知道了前因后果。

  張云飛略帶得意地聳聳肩:“沒什么,這臺‘象’也有我的一半功勞,我當然也得跟著看看嘛。”

  鄭紹明有些驚奇:“原來是你小子搞的,這么大事我怎么一點風聲也不知道呢?”

  “您老日理萬機,哪里顧得上這點邊角料啊。”張云飛調侃了一下,“實際上這個項目不在工業部的規劃里,也確實算不上能進內參的大事,我也就是看到了有些興趣,順手幫了一把……”

  張云飛當年以輕武器研究起家,從設計到制造都頗有心得,后來以此為基礎主持創建了萊陽鋼管廠。

  影響火槍效能的一大因素是氣密性,鋼管廠一系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積累了大量經驗,而這些經驗正可以用在鍋爐和管路的密封上。因此蒸汽機產業興起后,他們也就順理成章地把業務擴張到了上游領域,生產自有品牌的高端鍋爐,還提供部署蒸汽管路的一條龍服務。

  這可真是貨真價實的高端產業了,逼格比起軍火可高多了,整個東海體系幾乎可以說難覓競爭對手。自然,他們也就成了生產蒸汽機的羅氏動力的重要合作伙伴。

  張云飛有一次帶隊去他們廠里幫忙解決問題,結果順便就看到了他們在焦頭爛額地折騰那臺自走機的原型機,當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后來就參與了進去,幫助他們解決了不少問題。

  “等等,”鄭紹明聽他講解前因后果,突然察覺到什么不對,“你還懂蒸汽拖拉機?我記得你學的不是這個啊。”

  張云飛看了他一眼:“不學就不能懂了么?俗話說得好,槍車球不分家,我懂槍又懂球,怎么就不能懂車了?呃,當然,真搞起來也不簡單,把機器連上輪子讓它動起來是一回事,真正做成想走就走想停就聽轉向遛彎操縱自如的實用機械又是另一回事,兩者之間可是有著天壤之別,好多機械結構等等都得從頭做起,可是費事了。”

  鄭紹明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哦,這么麻煩?我看這不就是個脫離鐵軌的小火車頭嘛,去找陳文他們照搬不就行了?”

  張云飛嘆了口氣:“有些相通之處,但還是大不一樣的,就比如說火車上沒有差速器,想搬到平地上,還得重新設計一套。”

  差速器是大多數陸地自行機械的必備機械結構。多輪機械在轉向的時候,內圈行駛距離短,外圈距離長,如果一對輪子連在同一根傳動軸上,就會產生轉向難的問題。差速器就是把一根傳動軸變成兩根半軸,把發動機的動力根據需要傳遞到兩根半軸及相連的輪子之上,解決差動問題。

  “什么,火車上沒差速器?”鄭紹明表現出吃驚的樣子,“那么它是怎么轉向的?”

  張云飛無奈地比劃起來:“就是那個,車輪跟鐵軌的接觸面不是平的,而是個斜輥,這樣轉彎的時候略有漂移,一個輪子半徑增大,另一個減少,就順利轉向了。很巧妙的設計,但是自走機用不了,只能上差速器了。不光這個,還有轉向機、離合等等結構,一個個加上去,原本簡單的機器也麻煩了。”

  “是這樣啊。“鄭紹明對此倒是無所謂,反正加班畫圖的又不是他,反倒是對此物可能引發的前景大為興奮,“但不管怎么說,這可都是個大飛躍啊,要是能用蒸汽拖拉機替代畜力,那我們可真是跑步進入大工業時代了。”

  張云飛又苦笑了一下,看了看周圍,壓低了聲音說道:“頭兒,你還是別太樂觀了。你想想,這東西為何工業部沒有規劃,反倒是羅氏先做出來了?是老左老季他們想不到嗎?不,實在是實用價值有限啊。自走機雖然功率不小,但功重比太低,大部分動力都要用來牽引自身,向外輸出不了太多。而且成本高昂,雖然煤用不了幾個錢,但本身機器太貴,還要配上一套后勤維護系統,一般人用不起。真造出來了,也動不動就壞了,如果加上對公路的破壞,那就更沒邊了。綜合算下來,還不如馬拉合算呢。”

  鄭紹明眉頭一皺:“機器還不如馬?很不像你們工業口的人說的話啊。不過,現在是這樣,未來技術再發展了,也未必吧?”

  張云飛搖了搖頭:“別說我們這點三腳貓水平了,后世直到二戰,德國人還用一堆馬車運輸補給呢,我們能比得上他們?所以這事,象征意義和科研意義不小,但是實用價值不大。未來很長時間內,我們還是專注鐵路輪船吧,公路運輸還是得依賴畜力。哦,除非不搞蒸汽機,換更高級的。”

  聽他這么一說,鄭紹明不免失望了下來:“這么說,也就是個大玩具了?”

  張云飛嘿嘿一笑:“哈,玩具也不錯了,就算當玩具玩,不也比喝酒賭錢逛青樓強?而且也不是完全沒用,它的缺點不就是超重嘛,我看將來大可以往壓路機的方向研發,那個不但不怕重,而且是越重越好!”

  鄭紹明點點頭:“嗯,沒錯,這就好,基建也是我們的工作重點,有點進步自然是好的。”

  一行人又看了一會兒,正欲順便去羅氏的廠房視察一番,鄭紹明的一個秘書卻匆忙分開人群循著聲音找到了鄭紹明,把一份加急電報送了過來。

  鄭紹明慎重地打開,露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神色:“哦,賈似道終于露頭了?”

  請:m.bqg99.cc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