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24章 長安天子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貞觀俗人

  嚴關前。

  馮盎看著那迎風招展的大唐紅旗,再看看那旁邊的桂州嚴關鄉兵營旗幟,不由的一聲嘆息。

  “我們還是來晚了一步。”

  五百多里路,緊趕慢趕,已經夠快了,誰料到人家秦三郎辦事更厲害。

  進關,馮盎仔細觀察,發現這個嚴關鄉兵營士氣很高,雖然裝備上有些一般,但個個精悍,防守嚴密,這與他預想中的鄉兵完全不一樣。

  仔細的檢查過馮盎一行的文書官印等后,對方才放他們入關。

  甚至全程都有兩隊鄉兵在旁看著他們。

  馮盎讓人給鄉兵們錢,對方收了,可依然沒放松。

  關內的一些商鋪也已經恢復了,馮盎選了路邊的一個茶樓,進去喝了杯茶。

  倒子馮游出去轉了一圈,然后回來。

  “打聽到了不少消息,很讓人驚訝,這里先前經歷了一場大戰,山蠻在這里死傷兩三千,可現在山蠻們卻已經疏通了靈渠,又回到了山里了。”

  “這些天到底發生了什么事情,秦瑯現在哪?”

  “他在桂州。”

  “曹武征呢?”

  “死了,被大黑牛給殺了,曹武征的一眾心腹,也都被秦瑯抄斬了,現在整個桂州,包括那些越城蠻,都已經對秦瑯服服貼貼了,難以置信。”馮游感嘆著道。

  他們馮家也是常年跟蠻子們打交道的,什么時候蠻子們這么好說話了?

  馮盎問了不少細節,聽完后,只能搖頭感嘆著道,“秦瑯確實了得,我們這回是真得罪他了。”

  “不至于吧?”

  “秦瑯這種人聰明近妖,有什么能瞞過他?我們若是早一步趕到,幫他點忙,或許這事就算了,可現在咱們什么忙也沒幫上,你說秦瑯會怎么想?”

  “管他呢!”馮游不太客氣的道。

  “哎,這事弄的。”馮盎很是懊惱。可事到如今,也無可奈何了。

  他揉捏著腦袋,怎么也想不明白,曹武征搞這一下,確實是挺厲害的,怎么秦瑯三五下就把事情輕松的解決了呢。

  擊敗山蠻不算難,可問題是他怎么讓山蠻這么快就轉變態度,居然這么快就對他服服貼貼了?

  還有桂林城里的那些人,為何沒有兔死狐悲?

  太多的想不明白。

  但不管怎么說,這次秦瑯贏了,贏的非常漂亮。

  “斬殺數千,蠻子們還這般服氣,哎。”

  數日后。

  長安。

  皇城,政事堂。

  幾位宰相正在堂中議事。

  一名堂吏沖到堂前,聲音帶著激動狂喜。

  “相公,諸位相公,大捷。”

  魏征不滿的道,“何事大驚小怪?宰相們正在堂議,安敢闖入?”

  那堂吏一驚,宰相堂議,這可是極為機密的。

  “諸位相公恕罪,實在是剛接到桂州來的好消息,一時沒忍住趕來告訴諸相公們。”

  左仆射房玄齡問,“桂州?是衛公發來的嗎?”

  “回房相公,確實是桂州衛公發回的捷報,大捷,嚴關斬山蠻數千,然后招降山蠻,又奇襲桂州,誅殺叛亂的曹武征,如今諸蠻歸附,桂州安定!”

  “斬數千,降山蠻,誅曹武征,平桂州?”魏征大驚。

  其余諸位宰相參政們,也都是極為震驚。

  “捷報呢,趕緊呈上來。”杜如晦喊道。

  一封秦瑯親筆所寫的捷報呈上。

  魏征親自朗讀,諸位宰相聽的也是驚嘆不已,甚至有幾分如癡如醉了。

  “秦瑯的捷報,當不會有虛假水份。”房玄齡最先開口。這話也是有事實依據的,秦瑯這些年,出使幽州,再巡視涇豳,再鎮守河套,每次都立下大功,每次秦瑯奏報,事后都證明不曾有半點夸張虛報。

  魏征拿著捷報沒放下,“秦瑯一下嶺南,結果就能遇到幾萬山蠻做亂,還馬上查破了桂州司馬曹武征謀反,倒是厲害。”

  平章國計戴胄笑道,“秦三郎畢竟以前做過鎮撫使的,耳目向來靈敏,也不稀奇。”

  政事堂上。

  宰相們對秦瑯倒多是贊美之詞。

  連魏征這個大噴子,今天也難得的贊揚秦瑯處事迅速。并沒有為秦瑯斬殺幾千蠻子,或是速判速決殺了幾百桂州土豪,抄了幾十家而多說什么風涼話。

  對于朝廷諸公來說,桂州雖在嶺南,但這個州是絕不容許有失的,這是朝廷經營嶺南的橋頭堡,必須得保證安全。

  先前調李襲志入朝,就是因為他久鎮桂州,擔憂在桂州久了,不利于朝廷控制嶺南。誰料到,李襲志入朝后,居然還冒出來個桂州司馬曹武征謀反,更是挑動了幾萬山蠻做亂。

  “幸好是遇上秦瑯南巡,否則誰有能力這么及時的處置平息?若是等到朝廷再派人去,只怕已經是夜長夢多,地方大亂了。”房玄齡感嘆著道。

  這話其它宰相們也贊同。

  若沒秦瑯,這事還真不知道要鬧到什么程度,難道還能指望永州刺史或是衡州刺史,又或是嶺南的談殿寧琚等人?

  桂州本就是朝廷穩定嶺南,尤其是嶺南西部的核心,這桂州都大亂了,周邊州縣只會跟著大亂,什么山蠻,俚僚,只怕也會跟著做亂。

  好在秦瑯恰好出現,及時的迅速平息了這場叛亂。

  “嚴關斬殺幾千蠻子后,秦瑯能不顧自身安危,以大局為重,親自出關到蠻營招安山蠻,十分了得。”

  房玄齡等都認為秦瑯這一手是最厲害的,并不是只打打殺殺,關鍵還是找到了關鍵所在。

  “奏報陛下吧!”

  李世民看到宰相們的奏報,也是驚喜連連。

  等再收到秦瑯的另一封送抵的密奏后,對整個事件便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他不由的驚出了一身汗來,雖然叛亂平息了,可他能感受到,若是秦瑯沒有及時的察覺,只怕還真會出大亂子,不敢說秦瑯馮盎李大亮等是否會被那曹賊謀害,可一旦秦瑯等被堵在嚴關以北,那么接下來嶺南,尤其是桂州一帶肯定就要大亂的。

  那些魑魅魍魎勾結起來,這亂子怕是一時半會平不了。

  他沒想到,嶺南都歸附朝廷六七年了,到現在都還這般混亂。一個小小的州司馬,居然也能搞出這么大動靜來。

  殺了一個曹武征,也不知道還有多少個。

  對嶺南,真的要下點狠手才行了。

  再看到秦瑯的一些關于安撫嶺南的建議,比如加大嶺南各州的并撤,加快加強州縣官學的建設,多招收嶺南土人豪強子弟入學,甚至是將一些嶺南大豪強蠻酋子弟,招入長安國子監等入學。

  另外就是從中原調兵入嶺南屯駐,設立軍府,把府兵們的家眷也遷到嶺南來,在軍府旁邊安置,以安府兵之心,加強朝廷在嶺南的實力。

  另一方面,也還是要組建鄉團,漢蠻七三開招募鄉兵,給予這些人一些特權福利,讓他們成為朝廷控制嶺南的府兵之外的又一輔助力量。

  其它的建議還有不少,比如修建道路、設立驛站,向嶺南增派官吏,逐步減少南選官比例等。

  逐步在嶺南推行兩稅新法········

  李世民細細思量。

  最后看到秦瑯請求皇帝調李襲志回去擔任桂州都督,還請調許敬宗去出任廣西道常平使時,他有些猶豫。

  調李襲志回來,就是不想讓他久鎮桂州,以免失控。

  可現在秦瑯說曹武征雖誅,但桂州也還是有些人心不穩,李襲志在桂州向有威望,若他回去能馬上安穩桂州人心。畢竟他秦瑯只是代天南巡,路過桂州,不可能一直呆在桂州的。

  而挑許敬宗,是因為這人比較有干才,現在嶺南,正是需要這種有能力的人。雖說他有過一些不好的經歷,但調入轉運司之后,表現很不錯,調任地方后,也是可圈可點很有功績的。

  皇帝有些失神。

  本以為桂州是最安穩的,想不到桂州也是這般,那么嶺南其它州縣,只怕情形更不容樂觀。

  這一次桂州之亂,其實還沒有亂起來,就已經被秦瑯迅速平息了,許多東西還沒有暴露出來,可李世民已經能看到了。

  他相信秦瑯也正是因為看到了這些,才請求讓李襲志回去擔任桂州都督、刺史。

  皇帝覺得自己以前對于嶺南過于樂觀了。

  最后,李世民還是提起筆,在一張紙上寫下了桂州都督、刺史李襲志,廣西道常平使許敬宗這兩行字。

  頓了頓。

  皇帝又提起在紙上寫下一行字,秦瑯賜實食封一百戶,通前一千七百戶。

  這一百戶實封,是為了表彰秦瑯立下的大功,表面上看秦瑯這次好像也沒立啥大功,斬幾千蠻子算不得什么,但皇帝卻知道,這次桂州有些兇險,那曹賊一個不好,就要搞亂整個嶺南。

  這可能比之前談殿、馮喧、寧長真等人聯合造反,也還嚴重。畢竟寧長真等人的造反,其實都還只是那些嶺南土王之間的地盤爭奪,而桂州卻是中原入嶺南門戶,也是朝廷治理廣西的核心。

  一旦桂州丟了,可就非常嚴重了,這可能會讓朝廷真正失去整個嶺南的控制。

  李世民最后又開始給秦瑯回信,他希望秦瑯能夠在桂州多呆一段時間,安撫地方,等到李襲志和許敬宗帶一批朝廷點選的官吏到了之后,做完交接再走。

  對于這次隨秦瑯立功的將士們,皇帝也讓秦瑯記錄軍功奏報朝廷,會各有賞賜。

  這一次,不僅李襲志會重回桂州,朝廷還會挑選一大批官吏南下,不僅有文官文吏,也會有不少武將武官們隨同南下。

  對于秦瑯所提的在嶺南征召豪強大戶子弟以及山蠻子弟組建鄉團,皇帝同意了,從中原調兵過去,不太現實,也難以適應。

  倒不如從嶺南征召點選鄉團,給予一些優待,但是為了保證這些鄉兵的控制權,皇帝必須得多中原選派軍官們南下。

  至于設立羈縻縣,以山蠻酋長擔任,管理五嶺山區之事,皇帝也是贊同的,反正那些地方之前也是屬于三不管地帶,任蠻人自治的,如今置縣,授蠻酋為縣令,這其實還是有助于朝廷控制,加強滲透。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