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254 焦頭爛額的朝廷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楚氏贅婿

  吳王項弼正領著二十四萬大軍,疾速往丹陽郡首府宛陵城發兵。

  他兒子項賢,已經自行帶著一萬兵馬,作為大軍先鋒,迫不及待的往丹陽縣城殺過去了。

  “報,大王!收到飛鴿傳書,淮南王起兵...失敗了。”

  一名將軍沖到吳王駕前,急道。

  “什么?”

  吳王大驚失色,嚇得差點從馬上墜落下來。

  他這邊的吳國大軍才出動,這都還沒走到宛陵城呢。

  淮南王項安世就戰敗了?

  淮南王實力雖弱,好歹也有七萬兵馬。就算是殺豬,一時半會,也殺不完這么多人啊。

  況且,淮南國周圍也沒有什么朝廷大軍。

  誰這么厲害,眨眼功夫把淮南王給打敗了?!

  “淮南相國闕權,哄騙了淮南王,以丞相身份竊取了兵權,軟禁了淮南王!淮南王起兵失敗了,無法參與這次造反。”

  將軍連忙解釋說道。

  吳王項弼一聽,呆滯了半響,這才回過神來,嗤笑道:“這項安世,自詡有鴻浩之志,卻是個麻雀之才。堂堂諸侯,居然折戟在自己的手下手里!

  不管他了,一個小小的淮南國,也沒什么實力。楚王、齊王、趙王、濟南王、膠西王、膠東王,他們那邊什么情況?”

  “大王,楚王起兵順利,率領十余萬大軍正在南下。”

  “好,我們加速行軍。在攻打下宛陵城之后,大軍就可以在金陵城下,等著眾王前來會合。”

  吳王意氣風發。

  少了一個競爭天下的諸侯王,他并沒有什么擔憂,反而更加痛快。

  金陵城。

  皇宮。

  金鑾大殿。

  皇帝項燕然和太尉李榮、丞相孔寒友、御史大夫王肅,文武眾大臣們聚集在大殿上,對著一副巨大的軍事地圖,正在商議軍機要務,如何調兵遣將,準備討伐起兵叛亂的諸侯王。

  大楚皇朝擁有中央軍五十萬、地方軍五十萬,這些全是常備兵力,而不是臨時招募來的農夫雜兵。

  只是這百萬大軍散布在各地,平時并未集中在一起。

  咬牙,擠一擠,討伐叛亂的兵力就能湊出來了。

  孔寒友道:“皇上,吳王號稱二十五萬大軍叛亂,但主力僅有五萬精兵,其余都是拼湊起來的雜兵。楚王起兵十萬大軍,精兵約三萬。其余趙王、齊王等,各有精兵二三萬不等。加起來精兵約十五萬,雜兵約四五十余萬。

  朝廷只需抽調精兵十五萬,雜兵三十萬。以太尉大人的實力,對各路叛軍各個擊破,足以平息此次叛亂。”

  “嗯。太尉李榮,朕命你為大將軍,率朝廷三十六員將領,從各地抽調精兵討逆,踏平諸侯...。”

  皇帝項燕然正要以李榮為大將軍。

  “報——!朔方飛鴿傳書,十萬火急戰報,匈奴王軍臣單于,親自率三十萬騎兵,攻打朔方,大舉入侵我邊境!”

  此時,一名將校奔至大殿,急道。

  皇帝吃了一驚。

  眾大臣們聞言,都是倒吸一口涼氣。

  匈奴起兵三十萬,這來勢洶洶,分明是擺出了一副邊境大戰的架勢。

  “皇上,匈奴這是在邊關蠢蠢欲動,策應諸侯之亂。

  大楚若是置之不理,調兵去平叛,他們便乘虛入侵。

  大楚邊軍三十萬精銳若是重兵防守匈奴,便無法回援,平叛諸侯之亂。孰輕孰重,皇上當有決斷!”

  李榮沉聲道。

  “邊關不能亂,匈奴三十余大軍一旦攻破朔方,沿著代郡、太原一路南下,很快便能兵臨長安,甚至威脅洛陽一帶。

  邊關守不住,逃難的災民無數,中原糜爛,大楚休矣!

  平王,看來這討逆的任務,是不能交給你了。你還是要親自赴邊關鎮守,以防匈奴三十萬大軍來襲,破關而入。此重任,非你莫屬,其他人朕不放心啊!”

  項燕然沉默許久,權衡輕重,嘆道。

  這大楚皇朝哪個諸侯問鼎天下,都是項家的天下,都是大楚皇朝。

  可要是被匈奴攻破了長安,這大楚天下就成蠻夷天下了。

  “是!”

  太尉李榮咬牙,領命。

  “報,緊急軍情!西域國大宛,殺我使節,糾集其余六個小國,揮兵五萬,攻打玉門關,欲圖奪取敦煌!他們似乎和匈奴勾結,一起兵變。”

  “哼,西域小國也敢犯邊!前將軍蘇禾,立刻奔赴邊關,反擊大宛。”

  “是,臣領命!”

  “報,南疆緊急軍情。閩越叛亂,起兵攻打夜郎國,試圖吞并我藩屬國。”

  “哼,這些宵小!這是趁火打劫嗎?左將軍公孫賀,立刻前往南疆,組織平叛。”

  皇帝大怒。

  “報,鮮卑、烏恒,三萬騎兵,騷擾我東北邊疆云中郡!”

  “衛將軍宋盎,你立刻前往云中郡,組織兵力防守。朝廷沒有多余的兵派給你,你在當地調集兵馬。”

  “是!”

  宋盎領命。

  各地的軍情,如雪片一樣被送到金鑾大殿。

  諸侯王們肯定是跟匈奴、眾蠻夷等串通一氣,一起發兵。

  皇帝項燕然感到焦頭爛額,不得不把朝廷內有經驗的名將,派往各地坐鎮,以平叛、鎮壓。

  邊境部隊一時間難以調動,甚至有些窘迫,更不要說支援金陵帝都了。

  “報——!吳王二十五萬大軍,并未朝帝都而來,卻是直撲丹陽郡府宛陵城!”

  緊急軍情再次傳來。

  “丹陽郡守謝安然,鎮守首府宛陵。他只有一萬地方軍,就算緊急征召,估計也就數萬雜兵。如何和吳王數十萬大軍抗衡?”

  “朝廷,是否要從金陵調兵,出兵救援宛陵?”

  “救宛陵,至少要調三萬到五萬精兵,方可一戰!金陵城兵力就不多了!”

  眾大臣們面面相覷。

  宛陵城,乃是金陵城南面最大的一座城池屏障。但是兵力孱弱,幾萬兵丁,怕是很難抗衡吳王的大軍。

  一旦宛陵失守,則南面大開,再也沒有絲毫阻擋。

  金陵城將成為一座孤城。

  可是,朝廷內大將都被派遣出去防守鎮壓各方,一時空虛,已經無大將鎮守。

  誰人能為抗吳之大帥?!

  “報——!楚王率領十萬大軍直接南下,準備渡江。

  另,濟南王、膠西王、膠東王,起兵三十萬,攻打淮河一帶城池,試圖斬斷朝廷和中原各郡的聯系,將帝都完全封鎖。”

  眾大臣都懵了。

  楚王十萬大軍居然直接南下,要渡江,和吳王組成聯軍。

  一旦吳王、楚王兩股最強的叛軍,在金陵城下匯合,這股兵力足以攻打金陵帝都了。

  帝都危矣!

  太尉李榮去迎擊匈奴大軍,眾將軍們奔赴邊疆各地迎戰蠻夷。可是,朝廷還能派誰去出戰諸侯?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