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657章 孫正義的如意算盤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回一把火

  孫正義知道余文鋼的這些事嗎?

  知道的,而且知道的還不少,比如說他知道余文鋼去過一趟深圳,然后華為的任總就跟著他來了江陵,并且還給科創中心了五百萬。

  再比如說,他知道余文鋼很快就開上了豪華寶馬車,據說還有一個新業務即將賣給華為,價值上億。

  他甚至還知道余文鋼是什么回去過春節的,也知道理想系列公司年后什么時候上班。

  他是怎么知道的?

  生意人出身的孫正義有一個很好的習慣,那就是特別重視商業行為中的情報戰,每遇上重要的人和事,他有一件事是必做的,那就是發展內線收集情報,第一時間獲取對他來說最為有用的信息。

  這就是他成功的秘訣之一。

  具體怎么做?

  就以余文鋼為例。

  在科創中心,李一誠是掛牌主任,是不管事的,而余文鋼這個常務副主任,又習慣了當甩手掌柜,因此,科創中心的很多具體事務,就都是由副主任韋耀去負責。

  包括跟中心的那些VIP企業合作伙伴保持聯系。

  在科創中心里,最大的VIP企業合作伙伴自然是孫正義的軟銀國際,如此重要的客戶,韋耀當然得親自跟進聯系。

  于是乎,兩人就這么自然地搭上線了。

  對孫正義來說,因為極為看好余文鋼及他的理想信息,因此正好需要一個在余文鋼身邊,能及時為他收集相關情報信息,又不會過于引起余文鋼警惕的那么一個情報員。

  還有比韋耀更為合適的人選嗎?

  從收集情報的角度來說,有,但那些都是余文鋼的人,很容易打草驚蛇,因此韋耀這樣一位被余文鋼壓了一頭的同級副主任自然就成為了最為合適的人選。

  韋耀的淪陷非常簡單。

  幾句恭維的話,再加上幾句不知會不會兌現的承諾,比如說將來可以安排他去日本或美國參觀訪問,然后在孫正義裝作不經意地打聽余文鋼最近的事,韋耀就把他所知的全部說了出來。

  說了第一次,孫正義立即就給了他甜頭嘗,給韋耀寄來了幾樣從日本帶過來的禮品,價值一兩千塊的東西,然后讓韋耀徹底成為了他的情報員。

  余文鋼去深圳了;

  余文鋼回來了跟他一起回的還有華為的任總;

  余文鋼突然開上寶馬豪車了據說跟華為有了重大合作;

  小消息就這樣源源不斷地從韋耀嘴里傳到了孫正義的耳中。

  若不是韋耀只是科創中心的副主任,若不是他跟余文鋼及余文鋼手下那些人的關系并不怎么密切若不是江大放假較早韋耀又帶隊出去考察了,估計連余文鋼的老底都會被他給兜出去。

  可就算是這樣孫正義知道的也已經夠多的了,除了還不知道股份置換的事以及華為江陵研究院的事以外別的幾乎全知道。

  知道了會怎樣?

  對于孫正義來說,余文鋼和華為勾搭上了的事絕不是什么好消息。

  因為這意味著他的投資希望越來越渺茫。

  在如今這個年代,電子商務原本就是互聯網領域最熱的投資熱點,而不管在美國還是日本這一領域的投資都已經取得了非常不錯的回報因此,中國被孫正義視為了電子商務投資領域的下一塊大肥肉。

  中國原本就有著全世界最大的人口基數,最近幾年在互聯網和通訊方面的發展又極其迅猛,因此,他在第一時間就做出了將軟銀國際開到中國來的決定。

  這也正是為啥他一到中國連腳都還沒站穩,就大手筆地投了阿里巴巴的原因。

  只是在見了余文鋼及他的理想信息以后他才意識到,這是一塊被阿里巴巴最大的肥肉。

  通過校園卡系統來開拓和占據高校市場!

  這一點是阿里巴巴很難做到的。

  孫正義很清楚像互聯網和電子商務這種既新潮又有一定技術含量的新業務,最愿意去當螃蟹的絕對是高校的學生然后才是有一定素質的上班族最后才是普通老百姓。

  也就是說高校市場其實才是新型業務最大的根基。

  成功和銀行實現對接!

  這一點也是阿里巴巴在短期內難以實現的。

  電子商務的核心就在于實時的電子支付,若是實時支付的問題不解決,電子商務就是空中樓閣一座。

  可是在阿里巴巴那邊,在技術上卻出現了瓶頸,好不容易找到了讓他們進行接入測試的銀行,可一次接一次的安全問題卻讓他們折羽而回。

  盡管杰克馬把這歸于政策限制的問題,可孫正義并不糊涂。

  為啥余文鋼這邊的理想信息就能順利完成接入測試,并且還將核心技術申請了專利?

  因此,孫正義對余文鋼和他的理想信息真的很看好,而且是比阿里巴巴數倍甚至上十倍看好。

  只可惜,余文鋼竟然能拒絕一億美金巨資的誘惑。

  而且,之后孫正義的多次試探,也被他委婉拒絕。

  之后就傳來了他跟華為勾搭上了的消息。

  這對孫正義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不管是余文鋼賣業務給華為獲得大量運作資金,還是雙方有更深層次的合作,都意味著理想信息將離他越來越遠。

  那怎么辦?

  在第一時間,孫正義又盯回了阿里巴巴,希望能促動阿里巴巴作出一定的改變,來取代余文鋼的理想信息。

  只可惜,在前面那兩點上面,就算杰克馬和他的團隊有心模仿,可短時間內卻難以在技術上將其實現。

  此時的阿里巴巴團隊在技術上真的不能算很強。

  一計不成再來一計。

  投資不成,取代也不成,那就尋求合作的可能。

  這就是孫正義給余文鋼電話,提出再次來拜訪他得原因。

  若不是考慮到余文鋼剛從老家回江陵,公司恢復上班肯定也會有事要忙,他就一天都不想等了,會跟余文鋼約初十而不是十一。

  他又要來江陵會余文鋼了。

  而且,這次他還不是一個人來,還將帶上一位特殊的人物,那就是阿里巴巴的杰克馬。

  讓中國電子商務領域的精英面對面地碰一碰,就是他這次來的打算。

  機會就是從碰撞中找出來的。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