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91章 邙山演武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在三國搞點事

  十月初三,是邙山演武的日子。陷陣營的士卒流了多少汗、吃了多少苦,全是為了這一天能夠一鳴驚人。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昨日何瑾來軍營的時候,才將訂制好的新軍服發給部下。就是想在這一天,有個鮮亮整齊的觀瞻。

  今日一看,果然效果非凡。

  此番他新設計的軍服,吸收了后世武士袍的精髓,將直裾做得緊身利索,窄袖直接改成了收口。

  還有那大褲腿的袑褲,也改為了有襠的長褲,腰間再配上一條寬牛皮帶收腰,然后就是一雙锃亮的長筒靴子。

  士卒們單單往眼前一站,便襯顯出身形,看起來更加挺拔不凡。尤其一舉一動抖擻利索,絲毫不影響舉止和行動。

  另外在顏色上,何瑾也特別考慮到了。

  漢朝崇尚火德,以赤色為正統,這身軍服便以黑底鑲赤為主色。遠遠望去,如一團焦地上燃燒的赤焰,給人一股莫名戰意滔天的肅殺感。

  吃過一餐豐盛的早飯,天光蒙蒙亮,士卒們便在營前整隊。

  何瑾也穿上一身明晃晃的盔甲,騎著高大雄俊的爪黃飛電,英氣勃勃地立于陣前,沉默地看著他的士卒。

  士卒們也望著他們的司馬,鴉雀無聲。

  何瑾還打算再演講一番,好好鼓舞士氣,但看著這些沉靜的兵士,心頭突然升起一股明悟:豪言壯語其實已沒必要了,將士們為今日已付出了太多,心早跟自己連在了一起。

  喉中的千言萬語,最終濃縮為兩個字:“出發!”

  營門緩緩打開,士卒們舉戈持刀魚貫而出,他們步伐整齊,氣勢肅穆,在晨曦中向著邙山進發。

  此時雒陽城內外,一百多座大大小小的軍營,也已經打開了柵門。

  如今董卓已獨掌漢朝南北二軍、西園八軍、故大將軍舊部、丁原并州驍銳,還有他的西涼悍卒......此時這些部隊也走出了營盤,從各處城門出城,如一條條威武的長龍,向邙山匯聚而去。

  卯時正刻,鐘鼓樓上撞響了鐘鼓,京城各處寺廟道觀也一起響應,遙相唱和。

  幾乎是同時,通向邙山的御道兩旁畫角齊鳴,原本還鬧哄哄趕來看熱鬧的百姓,一下子變得鴉雀無聲。

  只見八百名衣甲鮮亮的執金吾衛士,騎著清一水的黑色戰馬,從城門口列隊而出。在他們之后,是由羽林和虎賁親軍組成的皇帝儀仗,各色彩旗、金鎖、立瓜、紅鐙看得人眼花繚亂。

  儀仗之后,便是在眾武將、侍衛層層拱衛中的大漢皇帝。

  可惜,令百姓們失望的是,天子坐于一輛豪華的八轅馬車中,根本未露天顏。反倒是馬車前的太尉董卓,身穿華貴莊重朝服,跨騎一匹大宛良駒之上,顧盼睥睨。

  于是乎,百姓的目光不由聚集在了董卓身上。

  此時此刻,千乘萬騎簇擁在身周,跟隨護衛著他,人山人海的京城百姓仰望著他,香花醴酒,望塵拜舞。

  這風光,這排場,這至高無上的榮耀,董卓盡數代天子而享用......

  回頭望向那些恭敬趨從的朝廷大臣,聽著耳邊山呼海嘯的叩拜歡呼,不由感嘆著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心潮澎湃之下,他更加期待著這次邙山演武,能將自己的聲望推向頂峰。讓大漢的百姓黎庶忘記什么天子,只記得他董卓!

  也就是此時,他才真切明白了此番演武,對自己執掌朝堂有著多么重要的意義。可再想到提議演武的那小子......董卓面色不由沉了下來,不知在盤算什么。

  沒多久,圣駕已抵達邙山的南麓。

  邙山長三百八十余里,南北也有三四十里,丘陵起伏,溝谷處處,為雒陽北部的天然屏障。

  而邙山又乃帝陵之所,需文武大臣定期祭祀和參謁,故而南麓一帶修建的極為寬闊平整,極為適合舉行演武閱兵。

  此時山腳下已變成一座兵山,大漢都城周邊部隊共計十余萬大軍,將方圓數十里占了個水泄不通。放眼望去,幾十路大軍旌旗云列、刀槍如林,軍容雄壯、排山倒海。

  待圣駕抵達之時,便有宮廷樂師奏響宏偉的軍樂。

  軍樂聲中,太尉董卓率群臣三跪九叩高呼萬歲。三軍將士也跟著揚塵舞拜,十幾萬人轟隆隆跪下,山呼海嘯起來:“拜見陛下!”

  可惜,震耳欲聾的高呼聲中,漢室天子只露了一下面,開口言道:“免禮。今日演武,乃太尉之職,朕只在一旁觀瞻。”

  緊接著,董卓已當仁不讓地立于高臺之上,莊嚴地揮手向三軍致意。此時,又是一陣排山倒海的叩拜,比起之前還更加聲震云霄:“拜見太尉!”

  董卓見狀神色滿意無比,一抬手,場下便漸次安靜下來。

  隨后只聽他運足了丹田之氣,粗獷豪壯的聲音響徹半空:“今日集十余萬大軍演武,實乃千古少有之舉,更是為震懾四方,彰我大漢煌煌神威!老夫不想看到虛應故事,要按臨陣一般,件件從實處做事。”

  “將士們,列陣吧!”

  “喏!......”將士們又是高聲齊應。

  頓時,邙山南麓下旌旗獵獵、鼓角隆隆。十余萬大軍各自按編制由將校統領,環南麓數十里列陣。待列陣完畢,各將校便離開本陣,分列在高臺兩側,等候著檢閱。

  畫角聲聲中,五百面蒙皮大鼓隆隆敲響。在這激昂的鼓樂聲中,董卓在各朝廷重臣環繞下,下高臺巡閱陣容。

  然眼睛余光一掃,便看到何瑾也站在高臺一側。神色微微一愣后,便向何瑾輕輕點了點頭。

  這一動作雖然細微,卻也傳遞了一個明確的信息。

  何瑾當然明白,隨即恭敬地回了一禮。

  董卓見狀,陰沉的面色不由好轉了不少,帶著各重臣和宿衛浩浩蕩蕩地,一路路閱視起來。

  可依次檢閱下來,董卓神色也說不出好,也說不出壞。

  畢竟這種大場面他雖然沒經歷過,但畢竟是統御兵馬的武將,對這些也不陌生,一眼就看出各陣營啥德行。

  總體而言,涼并兩州的士卒明顯比司隸一帶的士卒剽悍,但軍容真的有些慘不忍睹。

  司隸的將士雖然軍容好一些,可神情怯懦、外強中干的樣子......所有陣營大差不差,讓滿心期待的董卓,心下不由有些失望。

  然而,當走到陷陣營前的時候,眼前忽然一亮,神色立時振奮了起來。

  其實早在高臺的時候,他就注意到了這支人數不多的部隊。因為那別樹一幟的軍服,直接甩其他繁瑣臃腫的陣營一條街,就算衣甲華貴的羽林、虎賁二軍,也在這支部隊面前相形見絀。

  除此之外,便是這支部隊非但軍容嚴整,而且還出奇的靜默。

  其實十幾萬的軍隊云集山下,人嘶馬叫分外嘈雜。唯獨這兩千多人,靜悄悄的一點聲息沒有。

  董卓仔細看去,發現五百騎兵的馬都帶了籠頭......兩千余人就那么靜靜的立著,沉穩而肅殺。

  這讓董卓感到很是好奇,尤其走到近前時再凝目望去,只見一排排士兵如標槍般挺拔佇立。一行行、一列列之間整齊劃一,像是用尺子裁過一樣。

  老董還從未見過有軍隊站得這么齊整,故意停下馬,盯了他們好一會兒,卻見所有人紋絲不動。若非這些人在號令聲中,一起高呼過,他甚至要懷疑這些是不是真人了。

  當下,雖然前面還有不少的陣列,但他卻不走了,問道:“此乃何人部曲?”

  身旁立時有人回道:“別部司馬何瑾。”

  “哦?......”董卓神色一變,道:“喚他過來問話。”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