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四百四十三章 天降奇兵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明最狠一個山賊

  由于各地播種時間不同,各種作物的成熟時間也不同,所以秦川治內的秋收一直持續到十月中旬才結束。

  各地的秋收數據統計匯總到黑山堡,由財政司統計后發現,今年秋收的糧食總量比王繼宗預測的數量多了三萬多石。

  今年的旱情和去年相差無幾,在老百姓耕種積極性不高、很多田地管理不善、缺乏耕牛和農具的情況下,平均畝產依然比去年增長了十幾斤。

  這個喜人的成果得益于大力興修灌溉工程,還有育種選種、丹糞、輪作制等農耕技術的推廣。

  若耕牛和農具充足,百姓的耕種積極性高,田地管理到位,耕種技術也全面推廣開的話,畝產再提高五十斤甚至更高也完全不是事。

  多了三萬多石糧食后,糧食危機就變得沒那么嚴峻了。

  漠西衛拉特的杜爾伯特部、和碩特部和準噶爾部都來烏梁素海通商了,共帶來了一萬八千頭羊,牛馬各五千頭,喀爾喀三部回去之后,又迅速組織了數量更大的一批族人前來通商,帶來了將近一萬頭羊和牛馬數千。

  囤積了將近一年的庫存,在短短兩個月之間就消耗了將近一半,在所有商道被切斷后,鐵鍋廠裁減了許多人工,產能也減到原有的三成左右,如今鐵鍋廠又恢復了產能,黑山工業區再次變得熱火朝天起來。

  汪赫侖也傳來一條好消息,關中眾多商號愿意向他采買鐵鍋和精鹽,還愿意自主承擔運輸風險,也就是說那些商號會自行將糧食和茶葉運出關外,再把鐵鍋和精鹽自行運回關內。

  但大量精鹽和糧食頻繁出入,必然會招致更大的風險,所以他們要開辟更多的出關商道,比如往西的鎮虜衛、甘州中衛、蘭州衛甚至甘肅一帶,將出入邊墻的貨物全部打散,再經由各條通道進入關中和四川。

  為此,汪赫侖特地親自面見率部駐牧在甘肅一帶的卻圖汗,并和卻圖汗達成協議,在卻圖汗的領地內建立一個貨物中轉站。

  這個龐大的商貿脈路一開啟,就能為秦川源源不斷地提供糧食和茶葉,糧食總量估計要比汪赫侖當初承諾的數量要翻兩到三倍。

  若一切順利,糧食危機自然能迎刃而解。

  但秦川沒有就此滿足。

  這次糧食危機給他提了個醒,得馬上建立糧食儲備制度了。

  他要更多糧食。

  所以,他在地圖上張家口堡的位置畫了個圈,然后打馬北上,直奔大青山與羅大牛匯合。

  讓羅大牛在宣大以北耀武揚威,并讓商業司的人去張家口堡尋求合作,不過障眼法罷了。

  初冬時節的大草原景色很美,舉目望去滿眼盡是金色。

  哪怕冷風已冽,幾個明軍的夜不收也依然懶洋洋地松開韁繩,任由跨下馬匹在金色的汪洋里四處游蕩。

  直到西邊突兀地響起一道尖銳的鳥鳴,那幾個夜不收這才挽起韁繩,一邊罵罵咧咧一邊打馬返回張家口堡。

  那姓羅的又帶著關帝軍耀武揚威來了。

  這片兒早就啥都沒了,連個鬼影都沒有,可那幫傻子依然跟胡狼遛山似的,每隔幾天就來遛一趟,遛完了撒泡尿就走。

  明軍的夜不收們早就習以為常了,每次那伙人來遛山,他們就躲得遠遠的,甚至縮回軍堡里邊,因為關帝軍的哨騎見人就逮,關鍵那伙人個個本事了得兵甲齊全,鐵甲棉甲短銃標槍一應俱全,座下馬匹也全都膘肥體壯,打也打不過,跑也跑不過。

  被逮了十幾個兄弟之后,明軍的夜不收都學乖了,只要對方一來,就立馬躲得遠遠的,反正對方又不攻邊墻,前去偵查就是無謂送死。

  就這樣,羅大牛率部大搖大擺遛過來的時候,宣大邊外的明軍夜不收早跑了個一干二凈,誰也不知道這次羅大牛的兵力比以往多了將近一倍,還多了近百門各式大炮。

  遛到早已廢棄的興和千戶所舊址時,羅大牛并沒有像往常一樣拐向北邊,而是突然南下直奔張家口堡。

  這里有條小河也被稱為清水河,南北走向,由邊外穿過長城流經張家口堡。

  距離長城尚有二十多里路時,羅大牛便脫離大部隊,只率兩千輕騎沿著清水河快速南下,奔襲太平山長城隘口。

  隘口以南七里,便是張家口堡了。

  直至此時明軍才反應過來。

  駐守張家口堡的宣鎮中路參將馮祺山大驚失色,連忙派快馬向西邊二十五里的萬全右衛衛城和南邊五十里的宣府鎮城求援,然后緊閉城門,加強防備,并迅速通知城內各大商號,讓他們派家丁協助守城。

  太平山隘口只有兩百守軍,但馮祺山并不打算去守隘口,因為那座關隘只有兩丈高,地勢也并不險要,只能防備小股韃虜襲擾,抵擋不了大軍南侵,能拖延一些時間讓援軍抵達就算萬幸了。

  最重要的是張家口堡,只要守住軍堡,賊軍是不敢繞城而過南下攻略其他城池的。

  就在馮祺山剛派快馬求援的時候,羅大牛已經抵達了太平山隘口外。

  沒有叫陣,也沒有勸降,羅大牛立馬讓手下用隨軍帶來的木板打造大盾,然后一名身強力壯的關帝軍背著一大包火藥,頂著大盾直接沖向關隘大門。

  隨軍出征的黃六喜則率領麾下神射手在大盾的掩護下,阻殺城頭守軍,以防守軍往下扔礌石滾木。

  打到守軍不敢露頭的時候,那名壯漢關帝軍也沖到了關隘門外,并將那一大包火藥釘在大門上,點燃導火索,然后往外飛奔數十步,一把撲倒在地,并用大盾蓋在身上。

  “轟”一聲巨響,一陣地動山搖,火藥包炸了。

  城頭上許多沒有絲毫防備的守軍被生生震暈了過去,沒暈的也一個個昏頭轉向半天爬不起來。

  自從用火藥炸開葭州城之后,秦川就愛上了這個簡單粗暴的法子,明軍城門背后的木栓,扛不住火藥爆炸的。

  如果扛得住,那就再多下點火藥,再多炸幾次。

  事實證明,這法子很管用。

  滾滾的硝煙還未退散,羅大牛便一聲令下,麾下關帝軍蜂擁而上,眨眼就把那兩扇東倒西歪的大門給拆了。

  門洞后邊堆著一人高的磚石,得知關帝軍來襲,把守關隘的明軍連忙用磚石封堵門洞,但門洞還沒堵到一半,關帝軍就到了。

  城頭守軍回過神的時候,關帝軍已經越過磚石涌上了城頭。

  羅大牛留了三百人駐守關隘并看押俘虜,他則率領其余的一千七百輕騎穿過隘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殺到張家口堡城下,開始封鎖軍堡。

  此時此刻,宣府總兵楊國柱正奉宣大總督楊嗣昌的命令,在大同玉林衛老虎口與李定國率領的關帝軍對峙,因為關帝軍正在老虎口邊外修建兩座軍堡。

  楊嗣昌也在大同,皇太極迫于秦川的威脅而不敢寇略宣大,漠南蒙古諸部也東遷之后,宣大邊防壓力大減,所以宣大兩地的兵力大多集中在朔州和玉林衛老虎口,用以防范秦川。

  任誰也料不到,秦川竟放著近在咫尺的大同鎮諸多城池不打,偏偏遠處塞外長途跋涉數百里去打張家口堡。

  如今,負責宣鎮防務的是宣府巡撫陳新甲。

  急報還沒傳到鎮城,陳新甲還不知道關帝軍天降奇兵出現在他的撫治之內。

  鎮守萬全右衛衛城的宣鎮西路參將李向堯倒是很快收到了急報,但關帝軍的威名卻讓他猶豫不前。

  猶豫再三后,李向堯最終決定馳援馮祺山,并親自率領兩千明軍出衛城,直奔張家口堡。

  剛走到半路,他又收到一條急報:關帝軍主力已越過太平山隘口,總兵力超過一萬。

  聽到這消息,李向堯嚇得連忙調轉馬頭逃回衛城。

  此時此刻,關帝軍主力已經兵臨張家口堡城下了。

  領軍的正是秦川本人。

  請:m.fozhidao.net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