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一百零二章 陶瓷大師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車游記

  提起國內的瓷器,始終繞不過青花瓷,提起青花瓷又繞不過元朝和景德鎮。

  元朝是華夏歷史上對世界版圖影響最大的朝代,地跨歐亞,疆域遼闊。

  驍勇善戰的蒙古人,不僅將鐵蹄踏入了西方,更將東西文化進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交融。

  而這些,在元代的瓷器上有著很明顯的體現。

  其中作為代表的便是景德鎮出產的青花瓷系列瓷器,景德鎮青花瓷所用鈷藍料來自萬里之外的波斯,由景德鎮陶工歷盡千辛萬苦運回中土。

  皇天不負有心人,這種鈷藍料燒制出來的青花瓷藍白相間,色彩鮮明潔凈。

  哪怕此時館內藏品多是幾百上千年的舊物,但在燈光的照耀下,仍是潔凈如新。

  其中最讓江北喜歡的,是一件名為“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的展品。

  這間高近半米的大瓶靜靜佇立在白色展板之上,透明方罩內。

  瓶嘴處有四根透明的魚線纏繞后固定在方罩的四角,這是為了保證展館內展品不摔倒的辦法之一。

  尤其是江北面前這個大瓶,作為國家一級文物,其經濟價值可謂不可估量,而歷史價值則更要夸張。

  每一件都獨一無二,一旦出現意外,對國家來說將是很大的損失。

  青花纏枝牡丹紋梅瓶的造型很漂亮。

  小口短頸,豐肩斂足,瓶身至上而下繪著五層紋飾,紋飾所用皆是鈷藍釉。

  瓶嘴為白釉,肩上覆蓋一圈蓮花花瓣的紋路,花瓣為鏤空造型,當中畫著不同的內容。

  有犀角交錯、有祥云翻騰……八種不同元素組成獨特的“八寶紋路”。

  上腹繪纏枝牡丹花樣式,下腹繪仰蓮瓣花紋。

  整間梅瓶紋飾飽滿,色彩艷麗,細膩中帶著大瓶特有的端莊,青色艷麗之余又摻著濃郁古樸之風。

  在電視上看與親臨現場看感覺可謂天壤之別,只有近距離看到才會相信,這些細致入微的藝術品竟然是千年以前所流傳至今的。

  而這樣的作品在景德鎮的歷史上,還有很多!

  震撼之余,江北笑問向佟顏碩:“你說是景德鎮成就了青花瓷,還是青花瓷成就了景德鎮?”

  對于一個文字工作者,江北對華夏歷史多少還算了解,自然知道一些關于景德鎮的歷史。

  作為土生土長的景德鎮人,佟顏碩自然是向著自己的家鄉:“我覺得是景德鎮成就了青花瓷,沒有景德鎮哪來的青花瓷?不過我覺得,最應該尊敬的還是那些景德鎮燒瓷人。”

  江北也比較認可佟顏碩的說法。

  的確,在元代之前,景德鎮和其他籍籍無名的小鎮并不無不同。

  自元代之后,景德鎮興起,靠著“嶺上土”和“瓷石”,景德鎮在燒瓷領域一騎絕塵。

  而這一切其實最關鍵的點在于人!

  在于元朝時期景德鎮那些不遠萬里把鈷藍從波斯運回來的人,明清時期將技藝傳承并繼續提升的人,以及還在堅持匠心傳承技藝的景德鎮現代匠人。

  江北揮了揮手里的相機:“來吧,作為一個景德鎮的驕傲市民,讓我來給你和青花瓷拍個合影。”

  佟顏碩走到一個近半米高的青花大瓶旁邊,拍了個pose。

  鏡頭內,左側是景德鎮出產跨越千年的青花大瓶,右側是剛剛22歲的景德鎮少年。

  他們的互通之處,便都是出產于江北此時做站這片熱土。

  咔嚓。

  江北按下了快門,效果還算不錯,他抬起頭笑道:“走吧,咱們去下一站”

  不等二人離開,就被一個步履闌珊的老者攔住了去路。老人穿著老式的藍色中山裝,戴著一副老花眼鏡,頭發灰白參半。

  江北很有禮貌的問道:“大爺,您有什么事兒么?”

  大爺的指了指青花大瓶,又指了指自己,緩緩說道:“小伙子,你剛才的問題我聽見了,作為一個燒瓷幾十年的人,我也覺得是景德鎮的燒瓷人成就了青花瓷。”

  一旁的佟顏碩悄悄拉了拉江北,低聲說道:“江哥,這是景德鎮國家級燒瓷人里的周老師傅,很出名!”

  景德鎮有9名國家級制瓷人,其中做坯和利坯的有3個人,做裝飾的有6個。

  而佟顏碩嘴里的周老師傅便是做裝飾的6人之一,全名周利民。

  江北沒想到能碰到這樣堪比國寶的老師傅,連忙上前和周老師傅握了握手,激動說道:“周老先生您好,沒想到能在這兒碰到您。”

  好在佟顏碩提醒的及時,不然就錯過一位大師。

  周利民已經70多歲,今天也是閑來無事跑來閑溜達,看著眼前這兩個小伙子都還不錯,向來以脾氣古怪著稱的周利民笑道:“小伙子,你們是從外地來旅游的?”

  江北點了點頭,又把佟顏碩拉了過來:“我是來旅游的,他是您這邊的本地人,今天過來是給我當導游的。”

  佟顏碩有些緊張的說道:“您好……”

  “小伙子不錯,能帶著朋友來陶瓷博物館,沒跑去瞎逛!”周利民朝著佟顏碩點了點頭,看樣子對佟顏碩的印象比江北還好。

  老人多是如此,對本土看順眼的后生,好感更足。

  更何況他聽到了佟顏碩回答江北的問題。

  佟顏碩靦腆一笑,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其實我對燒瓷方面的知識懂得很少……”

  “哈哈,小伙子,能實話實說就很好!誠實才是最珍貴的!”

  周利民對此倒是沒說什么,雖然景德鎮是瓷都,但并不代表每個景德鎮人都是燒瓷大師。

  近些年景德鎮的風評被一些無良商家折騰的不輕。

  網上甚至曾有人調侃“景德鎮人均藝術家”。

  那些自稱景德鎮“大師”的黑心商家,很會包裝自己。

  除了在網絡上發布各式各樣的營銷軟文,還會給自己制作一些名頭唬人的名片。

  這些名片的正面上會寫著xxx藝術家,背面則是一大排的頭銜。

  某某協會的成員,某某公司的藝術顧問,甚至連秘書長、委員這一類的職稱都有……

  也正是這些投機取巧的商人,讓景德鎮千年來的名聲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抹黑。

  一老兩少,在展廳內又聊了一會,簡單的說了些關于陶瓷的發展歷史和文化。

  江北和佟顏碩收獲不小,不僅聽到了很多不曾知曉的行業內幕,更了解到了未來國內的行業走勢。

  陶瓷加文創,將會成為未來陶瓷業的戰略核心。

  請:m.mxguan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