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46章 武媚娘的批示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大唐暴吏

  大明宮,溫室殿。

  殿外呼嘯著寒風,殿內有火盆燒著炭火,溫暖如春。

  李治半躺在塌上,身上蓋著厚厚的褥子,他一條手臂放在褥子里,另一只手拿著一卷絲絹,咳嗽時用絲絹捂著口鼻。

  不遠處的御案后,武媚娘端坐,手指朱筆正在專心批閱著一道道奏本。

  “報——”

  “報——”

  一連幾聲長長的呼喝聲,只見一個信使氣喘吁吁沖了進來下拜道:“啟稟陛下、天后,鄯州急報!”

  躺在塌上的李治和坐在御案后的武媚娘看見這信使之后心里都有一種不好的預感,按照慣例,從邊境前線傳來的戰報如果是大勝的消息,回來報信的應該是鴻翎信使,但這位顯然不是!

  武媚娘立即對旁邊太監擺手:“呈上來!”

  太監迅速上前取了戰報打開送到了御案上,武媚娘拿起戰報攤開快速看了一遍,臉色漸漸變了,她不由看向正躺在床鋪上的李治。

  李治深吸一口氣,“說吧!”

  武媚娘的聲音傳過來:“十一月初九,我軍與吐蕃軍交戰于湟川,李敬玄又敗了,全軍不得不撤回鄯州,損失不大,吐蕃軍雖勝卻并未乘勝追擊,而是又退回了大非川!”

  李治聽完神色黯然,他知道這一次自己的決策又失誤了,若是早允許李敬玄和王孝杰派人與吐蕃人談判,斷不止于此。

  但李治換了一個角度去想,他的心情又好了不少,咳嗽兩聲之后對武媚娘說:“看來這仗是打不下去了,你覺得現在我朝派使者前往吐蕃語贊婆商談議和之事,吐蕃人會是何反應?”

  武媚娘放下戰報思索一二就說:“以妾之見,吐蕃人應該沒有再戰下去的想法,否則他們不會撤軍回大非川,我朝此時派使者過去議和應該不會有太大的問題,關鍵要看著這使者是誰!此前李敬玄和王孝杰聯名推舉婁師德前去議和,可見此人是有些才學的和膽識的,就看陛下敢不敢用他了!”

  李治一時間也想不出朝中有哪位大臣能夠勝任此事,而且從朝廷派人過去,時間拖得比較長,恐這期間雙方局勢又發生什么變化,想要盡快穩定河湟地區還是要從鄯州派人去與吐蕃人議和。

  “好吧,那就命婁師德為使者,令他自接旨之后即刻前往吐蕃議和,旨意以八百里加急快馬送去鄯州,不可延誤!”

  武媚娘向旁邊太監示意:“去中書省傳旨吧,讓宰相們商議一二,如果沒什么其他意見就讓舍人院盡快草成制敕!”

  “諾!”

  這次唐蕃之戰打到這個程度,朝堂上很多大臣官員都已經有了一個清醒的認識,這次戰事想要從吐蕃人手里討到什么便宜已經不太可能了,還不如早早就結束,這些天宰相們在政事堂就這件事情已經議論多次,只是皇帝沒有表態,諸宰相也不好上奏請議和。

  李治也清楚多數朝臣們的想法,更知道武媚娘的想法,只是他不太甘心,這么多年了,連續幾次敗于吐蕃之手,他這個皇帝的面子上過不去啊,就算要借此機會整一整李敬玄,但這戰事也不能敗得太慘。

  一個中年太監捧著一堆奏章走進來稟報:“啟稟天后,此乃御史臺送來的奏章!”

  御史臺是干嘛的,監察百官的,御史臺送來的奏章當然是彈劾朝臣官員的,這一點與尚書省是不同的,尚書省送來的奏章都是與軍政事務有關,不涉及監察彈劾。

  但凡有資格上奏彈劾的,所上奏章必須要先送到御史臺,由御史臺分門別類,無需呈送皇帝御覽的,御史臺就自己決定了并下發執行,必須要呈送皇帝御覽的,御史臺會派專人送往皇帝辦公之處。

  御史臺能直接處置的彈劾案,所涉對象一般都是五品以下官吏,但也不是想隨便處置就能隨便處置,還需要派人去核實,如果屬實,該罷免的罷免,要下獄問罪的就下獄問罪。

  對于御史臺不能直接處置的受彈劾官吏,御史臺必須先把奏章呈送皇帝御覽,由皇帝批示之后交還御史臺按批示處置,而有些彈劾案涉及到的官職和品級都很高的朝廷大臣和封疆大吏,御史臺的力量就顯得比較單薄了,皇帝一般會下詔讓三法司聯合調查。

  “呈上來吧!”武媚娘指了指御案一側。

  中年太監把奏章整齊的拜訪在武媚娘的右手側,然后恭恭敬敬退了出去。

  武媚娘批閱處理奏章的速度很快,沒過一會兒工夫就把尚書省送來的奏章批閱完成,接下來就處置御史臺送來的奏章。

  她拿起第一本奏章,翻開一看,卻是尚書右丞韋思謙彈劾右金吾衛左街使蘇揚的,她把奏章詳細看了一遍,看的速度依然很快,但她卻皺起了眉頭。

  韋思謙是四品官,而蘇揚是六品官,兩人相差好幾個級別呢,這韋思謙竟然也放得下面子去彈劾比他低好幾級的年輕人?就算蘇揚行事有問題,彈劾他的也不應該是你這個尚書右丞啊,殺雞焉用牛刀?

  她想了想,把韋思謙的奏章先放到了一邊,又拿起第二本奏章,翻開一看,竟然也是彈劾蘇揚的,這一回彈劾者是長安縣令王續,彈劾的內容與韋思謙一樣,依然是昨夜蘇揚在轄區內以抓捕吐蕃細作為名大肆搜查各坊,攪得官民人等苦不堪言。

  她接著又翻開第三本奏章,同樣是彈劾蘇揚帶兵大規模搜查各坊官民的宅院,無所顧忌,惹得天怒人怨,彈劾者竟然是皇帝的外甥薛紹。

  連續三道奏章彈劾的對象都是蘇揚,這就讓武媚娘有些頗感意外了,蘇揚這個年輕人她聽說過,也聽自己女兒月奴說起過,這孩子好像才十六七歲吧,年輕人行事難免有些魯莽。

  武媚娘一連翻閱了八道奏章,全部都是彈劾蘇揚的,直到第九道奏章才換了對象,她把其他奏章先全部看了一遍,一一做了批示。

  當她拿起最后一道奏章翻看時卻是愣了一下,這竟然是蘇揚彈劾她的侄兒武三思的奏章,這奏章上痛訴了武三思自入京以來的種種不檢點行徑,例如結交朝廷大臣、官吏,還經常出入青樓勾欄,最近更是三番兩次犯夜被金吾衛抓獲,被抓之后還大聲叫嚷自己是武后親侄,以此身份顯擺、耀武揚威、欺壓官兵和百姓,蘇揚在奏章的最后還陳述武三思知法犯法、敗壞皇家和武后名聲的危害。

  蘇揚的這道奏章讓武媚娘皺起了秀眉,心說三思這孩子也太放肆了,這才回長安幾天就變得如此無法無天,以后還得了?還打著朕的名義在外面胡作非為,簡直是膽大妄為!

  武媚娘思索良久,她提筆在蘇揚的奏章最后空白處寫上:“繼續收押,十日之后釋之!”

  不遠處傳來李治的聲音:“扶朕起來!”

  旁邊兩個太監立即上前扶著李治起身穿了靴子,披上皮裘斗篷。

  李治在殿內慢慢走著,看見武媚娘似乎在沉思,不由問道:“何事讓媚娘難以決定?”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