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818章 中東大餅蘇聯香腸古巴雪茄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當然,瞎兒馬也不是什么都好。

  因為不會反芻,瞎兒馬吃的比牛要多。

  時不時還得喂點豆子什么的精糧,不然會掉膘生病。

  放在從前,這絕對是一件糟心的事。

  可如今,換了富貴爺坐天下,趕跑了地主老財,生娃娃還減農稅,最關鍵的,還有兜底的大餅子和香腸吃,

  給畜生吃點豆子,也不是那么不能接受的事情了。

  一路上,李衛明注意到道路都很平整,雖說下雨天可能夠嗆,但至少在如今這樣的晴天,馬車走在這些新修的土路上那叫一個四平八穩。

  “都是皇訓員組織大家修的路,咱吃富貴爺的大餅子,干點活不算什么,而且這路修通了,大家伙都受益!”

  李二叔說的大餅子,和富貴香腸一樣,是面向全體大明公民的一項兜底性福利。

  這也是朱富貴從“良師諍友”學到的一個招數。

  后世的中東地區,各路獨裁者往往都會給國民提供廉價或者免費的大餅。

  如埃及、敘利亞、土耳其等國,都有這樣的政策。

  對于窮苦的老百姓來說,只要每天能吃上大餅,生活就能過得下去,社會就能穩定。

  埃及和敘利亞發生大規模騷亂,無一例外都是大餅的供應出現了問題。

  相反,土耳其里拉匯率崩潰,經濟指數暴跌50,失業率飆升,但大餅的供應沒有問題,埃蘇丹就依然穩坐釣魚臺,支持率甚至不降反升。

  如此優秀的政策,朱富貴作為一個謙虛好學的統治者,當然要積極學習。

  發餅或者發面粉,加上每個月配給的富貴香腸,雖然量不算多,但足以讓神州各地給朱富貴陛下遍立生祠了。

  大餅和香腸還一個好處,就是方便標準化生產,保質期也長。

  如果是直接發面粉倒還好一點,發豬肉的話,那么圍繞著肥肉瘦肉,帶不帶骨頭,里面就有數不清的名堂了。

  配給員手里的自由裁量權太大!

  香腸的話就沒有這樣的顧慮的。

  香腸都是按照統一配方,在農墾基地流水化生產的,每一根都大差不差。

  除了中東大餅和蘇聯香腸這兩樣維穩神器之外,朱富貴還借鑒了古巴的成功經驗。

  古巴這樣一個孤懸于美帝家門口的社會主義國家,在蘇聯解體三十年后,依然能在燈塔國陰招疊出的背景下屹立不倒,肯定是有獨特的技巧的。

除了社  會制度、理想信念、免費醫療之外,朱富貴認為古巴的秘訣還在于能夠維持百姓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而這一秘方,正是古巴得天獨厚的自然稟賦——煙草與白糖。

  當然,在大明,這兩樣高端消費品東西就不像面餅和香腸那樣是免費了的。

  但價格也相當便宜。

  這不,難得進城的李二叔就在皇營供銷社買了不少雪茄,而且已經抽上了。

  吸煙當然不是什么好事,但比起早些年泛濫的大煙,危害顯然要小得多。

  而且朝廷畢竟要恰飯的嘛。

  煙酒自然而然的,都是皇營壟斷,不允許民間生產、貿易。

  如今雪茄取代烤煙的地位在大明的流行其實也是一個意外。

  后來流行的澳洲西部片里,福建牛仔也總是抽著雪茄,揚起繩索去套那些白皮野人。

  這些元素都潛移默化讓雪茄成為了殷洲主流的煙草制品。

  這股風氣又自然而然地從殷洲傳入了天津和金陵,又從天津和金陵,輻射向整個神州。

  在電影里宣傳煙草肯定是不對的。

  但現在還是1870年代,朱富貴覺得沒什么好苛責的。

  雖然他本人從來不抽,電影里用的也都是道具。

  當然了,公共場所還是要禁煙的,個人娛樂不能影響他人,這是底線。

  在后世,古巴雪茄一直是奢侈的代名詞,但實際上,便宜的雪茄也是很多的。

  如今大明已經控制了墨西哥灣和南美洲,掌握了世界上最好的煙草生產地。

  或是大明自己零星生產,或是勒令中南美洲朝貢國鏟除糧田種植煙草,國家的糧食安全交給大明爸爸來保障。

  如今大明已經占據了全世界70的煙草產業。

  只要不走手工雪茄路線,而走低成本工業雪茄路線的話,能夠向全國提供大量價格親民的雪茄。

  當然,這個價格親民主要是針對香煙來說,雪茄的價格要比后世便宜多了。

  喜歡抽紙煙,或者抽旱煙的人還是大有人在。

  只不過因為歷史背景發生了偏差,后世烤煙一家獨大,已經變成了雪茄更占優勢的局面。

見二叔愛抽雪茄,李衛明從背包的夾層里掏  出了幾個盒子,往他的褡褳里塞。

  “這是啥子?”

  李二叔低下頭看了一眼,驚叫道,“春發牌?這是好東西啊!”

  和大多數皇營的產品一樣,富貴牌是最好的,春發牌稍稍次之。

  春發牌雪茄,縣里頭的供銷社還不一定有賣,得去安慶的百貨大樓才能買到。

  李二叔雖然是農村人,見過的世面不多,但畢竟是五十好幾的人了。

  從李衛明那身呢子衣裳就多少猜到了,自己侄子在外頭可能混出名堂了。

  如今見他出手就是春發大雪茄,更是肯定了自己的猜測。

  不過莊子上如今吃喝不愁,李二叔倒也沒有找侄子求接濟的想法,但回頭肯定是要好好問問,這十來年里究竟出了什么事。

  李莊距離縣城有點遠,等馬車到了莊子,已經是正午時分了。

  張博山算是徹底無奈了。

  先前笑話阿三可能有點草率了。

  只見李莊家家戶戶門前別的不一定有,但糞堆一定都堆得高高的。

  若是早些來,還能見著背著竹簍撿糞的老人小孩呢。

  沒辦法,還是那句話,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

  李莊并沒有化肥,只能靠農家肥來增加土地的肥力。

  大明的化肥雖然不缺,但主要還是供應更大農墾兵團,各個都護府的大規模農莊的。

  像這樣零散的田地,本身就是讓老百姓種著玩的。

  三五第一_www.35wx.la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