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82章 當代建筑的發展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之大建筑師

  “剛才胡老師給我看了您給《外國近現代建筑史》寫的大綱,非常全面,您不需要太費力,把這份大綱稍微擴充一點兒就行,再添加幾座代表性作品就可以了。看1毛線3”胡祥解釋道,“您如果方便的話,能快點拿出來最好,因為有了您的文章先對過去三十年時間的建筑理論發展進行概述,然后讀者再看胡老師、徐老師、李老師、馮老師他們的文章就清楚了。”

  林樓點點頭,這也是實情,這就好比有人寫宋詞的發展史,得先把宋詞的發展歷程介紹清楚,再寫豪放、婉約兩大派別,穿插一些李煜、柳永、蘇軾等人的介紹,此前不了解宋詞的讀者就清楚了。

  要是一上來就賞析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讀者固然能感受到這首詞的精妙,卻依舊對宋詞缺少一個整體的認識。

  現如今國內對外國建筑界近幾十年的發展知之甚少,你要是一上來就介紹路易斯康,巴拉甘什么的,他們肯定摸不著頭腦,要是有這么一篇文章就好多了。

  把外國這些年的理論發展脈絡梳理清楚,告訴他們路易斯康做出了什么貢獻,貝聿銘又做出了什么貢獻,他們在建筑領域的地位如何,某座建筑作品對未來發展產生了什么影響,然后大家再看具體的內容就清楚多了。

  答應之后,和他倆溝通下篇幅、發表時間等細節,等他們心滿意足地離開之后,林樓就回到書房開始寫文章了,這方面的內容他在日后《世界現代建筑史》的課堂上已經學過,但考慮到時代的因素,肯定是要做一番更改的。看1毛2線3

  現代建筑的出現,是由工業革命、城市化進程所促成的,同時現代建筑又反作用于城市化、工業化,推動城市化快速推進、工業化迅猛發展。

  一戰前后,少數建筑師理想主義的嘗試,逐步形成現代主義的思想體系和設計體系,俄國的構成主義運動、荷蘭的風格派、德國的包豪斯建筑以及柯布西耶在法國推動的新建筑實驗,帶動了歐洲現代主義建筑的興起和發展。

  當時雖然美國的工業產值已經超過了英國,但歐洲仍舊是世界經濟中心、文化中心,所以現代建筑誕生在這里也是正常的,將來如果中國把美國遠遠甩在身后,工業和科技、文化迅猛發展那么下一個建筑流派誕生在中國也不稀奇。

  隨后的崛起打斷了這一進程,許多現代主義作品被封殺導致格羅皮烏斯、密斯凡德羅等大師遠赴美國現代主義建筑在美國生根發芽,由于美國發達的經濟、對待新事物寬容的態度現代主義建筑得到了迅猛的發展。

  二戰摧毀了歐洲的經濟和文化,戰爭結束現代主義建筑影響到了整個西方乃至全世界,世界各地都出現了許多經典現代主義建筑。

  并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一些分支流派,比如強調現代建筑技術及材料本身表現力的粗野主義,強調有機形式的有機功能主義追求國際主義風格基礎上典雅形勢的典雅主義等等在五六十年代現代建筑幾乎統一了建筑界。

  然而這一風格過于求同、缺乏人情味、缺乏裝飾色彩,時間一久就引起了建筑界的反感,羅伯特文丘里用是“少則厭煩”來懟密斯的“少即是多”就是在這一時期發生的,以羅伯特文丘里為代表的建筑師提出用歷史風格、通俗文化來改變現代主義建筑,從而誕生了后現代主義建筑。

  貝聿銘的香山別墅建成后在國內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但是在美國卻成為追捧的對象因為他們覺得貝聿銘的設計正好迎合了后現代主義的潮流,將古老的中國建筑元素融入到現代建筑之中這正是后現代主義的特征。

  后現代主義風格在七十年代成為流行,并且會一直蔓延到整個八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才會出現衰退解構主義、高科技派的分支短暫閃耀并在二十一世紀完全消失,建筑師們重新認識了現代主義的合理內涵。

  逐漸形成了以現代主義,或者在現代主義基礎上加以提煉、具有裝飾主義部分細節補充等元素的新現代主義。

  這篇文章介紹到后現代主義之后就差不多了,日后的那些流派尚未發展成熟,自然就不用介紹。

  除了理論之外,肯定還要介紹相應的大師和經典作品,賴特、格羅皮烏斯、柯布西耶和密斯這現代主義四大師肯定是要介紹的,以及和他們同一時期的阿爾托、陶特、H邁爾等。

  四大師之后的菲利普約翰遜、路易斯康、貝聿銘、丹下健三等等,以及其他流派的巴拉甘、羅伯特文丘里等等。

  由于文章篇幅有限,四大師每位都能混上一張建筑作品展示,文丘里、康和貝聿銘或許也得加上作品展示,其余人的就只能寫個名字,提上一兩句,然后等胡忠平他們專門撰寫文章介紹了。

  四十年代之前的作品就不用貼圖了,這些資料或許都有,就選近一些的作品吧,比如柯布西耶在五十年代設計的朗香教堂,這件作品雖然不能算是現代主義的作品,卻足夠經典。

  教堂造型奇異,平面不規則,墻體幾乎全是彎曲的,有的還傾斜,墻面呈弧線形,光線透過屋頂與墻面之間的縫隙和鑲著彩色玻璃的大大的窗洞投射下來,使室內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氣氛。

  這座教堂給許多建筑師都帶來了靈感,安藤忠雄在設計光之教堂得時候,就坦誠是當年游歷各國時候,朗香教堂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才有了這樣的設計。

  密斯就用西拉格姆大廈好了,他可不想國內的建筑師去學范斯沃斯住宅;貝聿銘的話,林樓自然選了改良后的香山飯店,對中國的建筑師來,這座建筑比肯尼迪圖書館更具啟發意義。

  花了幾時間把文章寫完,林樓忍不住想了起來,若干年后,有人重新書寫建筑史,上面會不會出現自己的名字?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