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190章 主體完成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之大建筑師

  下學期林樓就該上大二了,按照大二的課程安排,會有《外國近現代建筑史》的課程,而溫定昌正好是這門課的老師。

  如果是以前,那倒沒啥,可現在林樓正帶人編寫新的《外國近現代史》專著呢,溫定昌因為種種原因沒參與到編寫的隊伍里,不過部分稿件他已經看過了,絕對比現在使用的教材要強,一想到自己班上有這樣的學生,他就有點崩潰。

  到時候我該怎么上課?講錯了怎么辦?一定會被嘲笑的吧?要是那時候專著正好完成,學校換上他的著作當教材,我拿著他編寫的教材給他上課,這算怎么一回事兒?

  “是,給他上《外國近現代建筑史》,我壓力有些大。”這話說出來,溫定昌在羞愧之余,也輕松了不少。

  “這種情況確實少見!”吳委員也覺得有點別扭,他在教育界待了幾十年,也沒遇到過類似的情況。

  “林樓同學的稿子我看過了,水平比現在使用的教材高得多,我短時間內也不一定能吃透,更別說給他們上課了,所以您看是不是換個人來上這門課比較好?”既然已經說出來,溫定昌的話就流暢了許多。

  “我也看了,的確能夠拿來做教材,如果時間來得及的話,我也挺想用這本書當下學期的教材的。”吳委員緩緩點頭,算是認同了他的說法,“既然這樣,我看看能不能換個人吧。”

  哎,可惜林樓到時候才大二,要是在高幾級就好了,這樣安排他去給大二學生上課倒也挺好,可是現在,那些要上課的學生和他還是同學,這就有些不太合適了,所以找個和他一起編纂著作的老師幫忙帶一年好了,等明年,溫定昌應該就不介意了吧?

  “謝謝吳委員,給您添麻煩了!”溫定昌終于放下心來,下學期就不用面臨那種極其尷尬的局面了,哎,誰又能想到,當老師還會遇到這種情況呢?全國有我這種尷尬的估計也沒其它人了吧?

早知道我也加入他們的隊伍好了,現在可好雖然尷尬沒了,但也少了一份晉升職稱的資歷等這本書完成  胡忠平、李慶熙、徐家平他們肯定會提升一級職稱吧?我為什么就錯過了呢?一想到這些,剛涌起的慶幸又變成了遺憾。

他們都能提一級職稱,那林樓又會如何呢?說不定等他一畢業就會留校破格提升為講師吧?然后用不了多久肯定還會再次破格提拔搞不好沒幾年就比我更早晉升為教授了  這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現在林樓還不知道因為自己的緣故,明年的老師就要換人了,他如金正在后庫中學,參加新教學樓的封頂儀式該項目規模不大  施工隊又是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的精干隊伍,所以很快就完成了主體建筑的修建,正式封頂。

這種重大節點自然是要搞個活動慶祝一番的,顧為民和劉桐都來了他們問出了最關心的問題,“沒想到這么快就順利封頂了  國外應該還沒有類似的項目吧?”

  “據我所知,目前還沒有!”這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噱頭,所以在美國的林橋也會及時搜集各種信息,起碼到目前為止,并沒有其它人搶先。

  “文章我也準備好了,金天在現場拍幾張照片加進去,就可以發給貝先生,讓他幫忙投稿了。”林樓拍了拍胸前的相機,這也是貝聿銘早就答應好的,要不然他也不會接過香山飯店的工作。

  截止到目前,香山飯店工程進展還比較順暢,不過林樓并未放松,因為之前進行的都是打地基、清理地面等基礎工作,更復雜的工作還在后面呢,那些才是容易出問題的階段,到時候肯定要給李蘭舟找不少麻煩。

  假山的堆疊、石子的排列、虛朗齋遺址的保護等等,都是非常精細的工作,其實之前因為保護古樹等問題,林樓已經和李蘭舟吵過架了。

  現在可沒啥樹木保護的概念,按照李蘭舟的想法,直接把那些樹砍了便是,林樓卻不愿意香山飯店因此受到詬病,所以堅持整株樹木完整移植,如此以來施工的進度必然會受到影響,最后還是李蘭舟屈服了。

  哎,這也得虧是貝聿銘這樣的大師,要是一般設計師敢提出這么苛刻的要求,非得被業主噴的狗血淋頭不可!但正是這種苛刻,才能保證香山飯店會成為一座經典作品,所以林樓也要保證施工隊必須按照這些苛刻的要求完成工作。

  “那就好,有什么需要幫忙的地方盡管開口,現在貝先生應該在法國吧?普通的跨國郵件要慢一些,還有遺失的風險,等你文章寫好了,我找人幫忙發外交郵袋,讓駐巴黎的外交人員幫忙轉交!”如金這件事已經完成了九成,顧為民不想在最后的關頭出錯。

  行百里者半九十,要是因為郵件遺失的原因而被人搶了先,那就欲哭無淚了,顧為民無論如何也要把世界上第一棟完全由計算機輔助完成設計的建筑,這一榮譽留在中國。

  “那就再好也不過了!晚上回去我就把文章弄好,明天一早送給您!”林樓自然也想早點完成,顧為民和劉桐在意的是這份榮譽,而他則覺得這必然是一個很好的宣傳噱頭,有助于cad的推廣。

  講臺上,高校長正滿面紅光地發表演講,這份榮譽落在后庫中學,他自然感到高興,可以預料的是,等教學樓裝修完畢,可以正式在里面上課的時候,一定會有很多學校過來參觀學習,這可是大好事啊。

  晚上回到四合院,林樓開始了文章的收尾工作,一共兩篇文章,中文得發在國內,英文的依舊選擇《建筑進展》,一來這份雜志影響力夠大,二來他的編輯中頗有幾位普利茲克獎評審團的成員。

  雖然現在就談普利茲克獎對林樓來說還有點早,不過提前在評委面前刷下存在感還是有好處的。

  天才一秒:m.lewenlewen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