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02章 爭議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之大建筑師

  “我覺得請貝先生這樣的世界一流建筑大師來,應該為中國建筑樹立一個現代化的樣板,同時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和追求現代化的標志,但是香山飯店這個樣子,和我的預期似乎有很大地差距!”這名官員皺著眉頭說道。

  林樓點點頭,算是理解了他的想法,在八十年代這個剛剛打開國門,國內經濟還非常落后的時代,在許多中國人眼里,外國的一切都是好的,而我們自己的東西都是落后的,他原本想看到一座純粹的現代化的建筑,沒想到貝聿銘呈現出來的卻是一座帶有濃重中國韻味的建筑,于是就不由自主地將其和落后聯系到一起。

  覺得這座建筑完全沒辦法當成是現代化的樣板,更沒辦法作為中國改革開放和追求現代化的標志,心中自然感到失落。

  要是換成林樓穿越來的那個時代,肯定就不一樣了,中國飛速發展的經濟已經讓人們慢慢樹立起了自信心,滿大街穿著漢服的姑娘,逐漸增多的中式樓盤項目,就是這一趨勢的象征,要是在某個地方修建起一座中式風格的標志性建筑,領導高興還來不及呢,哪里會發出這樣的疑問。

  不過人都是有時代局限性的,如果你給他強調中國建筑的文化底蘊與價值,他估計很難接受,所以林樓換了種方法,“其實在國際建筑界,尤其是歐美建筑領域,您剛才所說的那種純粹現代化的建筑已經落后了!”

  既然你認為西方的才是先進的,那么就用西方的理論來說服你好了,“六十年代末期的時候,現代主義建筑已經壟斷歐美建筑界三十年之久,世界建筑日益趨同,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漸漸消退,建筑和城市的面貌越來越呆板,越來越千城一面。”

  “對此,許多建筑師提出了新的理念,他們主張用歷史建筑因素和本地文化來賦予現代建筑以審美性和娛樂性;而貝先生設計的這座建筑正好迎合了這一理論,將中國建筑文化和現代建筑相結合,這座建筑的風格在國際上應該是領先的。”

  “這樣的建筑還是領先的?”這位官員覺得自己腦子有點不夠用了,他的眉頭皺得愈發緊了,“那種現代化的建筑難道不好么?”

  “我給您舉個例子吧!美國有位著名的日裔建筑師叫山崎實,他曾經參與過帝國大廈的設計,后來又紐約世貿中心的設計工作,這個項目是如今紐約最高的建筑,也是美國金融中心的標志和象征。”嗯,就是2001年被摧毀的那兩棟大樓。

  “嗯,這兩個項目我聽過,其實按照我的想法,貝先生為中國帶來的,最好也是這樣的建筑!”這兩個項目是如此有名,一提名字他就知道。

  “除了這兩個項目之外,山崎實先生還完成過另一個很著名的項目,叫普魯蒂艾戈住宅,這個項目位于美國的圣路易斯市,他使用了完全現代化的手法,以混凝土、鋼筋和玻璃為中心,修建了一座九層樓高的建筑群!”

  “但是完工之后,圣路易斯的居民們卻不愿意搬進去,因為他們覺得這個建筑群太冷漠了,住在里面就好像蹲監獄一樣!十多年時間里,這座建筑群的入住率一直不到三分之一,市政府難以維持,只好把這座建筑群給炸了!這次事件也代表著現代主義建筑走向沒落!”

  這是建筑史上一個很重要的時間節點,它是現代主義死亡,和后現代主義誕生的轉折點。

  “好好的大樓就這么炸了?”這位官員一時難以接受,要是給現在的北京城豎起這樣幾棟大樓,老百姓還不搶著搬進去啊?

  “美國比咱們發達,美國的老百姓已經基本上解決了有沒有地方住的問題,轉而尋求住的更好,這樣的建筑肯定是不滿足需求的!”

  看他似乎慢慢聽進去了,林樓又換了一種他更容易理解的方式,“這就好比當年我們解放全中國,也沒有完全照搬蘇聯的路子,而是把普遍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筑界也是一樣,中國的現代化建筑,肯定和美國的不一樣!”

  這下領導馬上不說話了,他聽懂了林樓的意思,而且也不好反駁,他總不能說中國的現代化進程也要和美國一樣吧?這可不合適。

  “小林,你這個說法很有意思啊!有沒有寫成文章的打算?”周圍的官員聽得有點稀里糊涂,不過那些建筑界代表倒是聽懂了。

  “正在寫,已經差不多了,打算等典禮結束之后請貝先生指點指點,再拿回去修改。”林樓點頭應道,反正遲早都是要發出去的,先提前吹吹風吧!

  “那到時候我可要好好拜讀拜讀!”他們都看過林樓那本教材,對他在建筑理論方面的積累很是佩服,也期待著能看到新的文章。

  他們還想聊一會兒,然而典禮已經正式開始了,貝聿銘和幾位領導以及其他嘉賓依次登場發言,甚至還有幾位外國嘉賓上臺,很是夸獎了香山飯店一番。

  聽了這些外國嘉賓的肯定,林樓旁邊那位官員就更迷茫了,為啥這些老外和建筑界的人都覺得這棟建筑好,我卻沒看出來呢?

  典禮結束之后的第二天,林樓帶著文章找到了貝聿銘,請他指正一番,貝聿銘對他的探索表示了肯定,同時也給出了自己的意見。

  林樓按照這些意見進行了修改和調整,讓這篇文章更符合如今中國的實際情況,又去請吳委員過目,這才投遞給《建筑師》雜志。

  而就在這個時候,香山飯店落成的消息也慢慢傳開,并引發了巨大的爭論,建筑界大多數人都很贊賞這個項目,但其它人則和林樓身邊那位官員一樣,覺得這棟建筑有些太中國了,和他們預想的現代化建筑大不一樣!

  媒體也漸漸變得迷茫起來,所以這到底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兒,我們該咱們宣傳?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