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385章 亞運來了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之大建筑師

  “周女士,這東西好是好,就是太貴了啊!亞運會的場館少說也得幾萬平方起,蓋個屋頂那得多少錢啊?咱們用不起啊!”當周雅倫再次來到清華建筑材料研究所的時候,張勝利忍不住擔憂說道。

  “沒關系的!亞運會的正式申請還沒開始呢!就算今年報名,明年才能出結果,一切順利的話,也要七年后才能舉辦亞運會!按照這個時間倒推,最快也要到1986年才會開始修建體育場館,所以說咱們最少也有三年的時間來降低鋁鎂錳板的制造成本,完全來得及!”周雅倫早就得到了林樓的叮囑,倒是一點兒也不擔心。

  “再說了,按照國內的標準,這個價格的確有點貴,但是咱們國內的人力成本低啊!生產出成品后拿去外國銷售,這個價格對他們來說就不算什么啊!現在第三代體育場館在歐美還有日本正處于火熱的狀態,我們肯定能收回成本!”周雅倫已經提前算過,就算按照目前的生產成本來計算,依舊可以贏得歐美客戶的青睞。

  “那我就放心了!”張勝利長出一口氣,他生怕周雅倫因為成本的問題砍掉這個項目,雖然說按照合同約定,之前購買的那些設備依舊不用歸還,但他心里過意不去啊!這可是十萬美元,要是因為自己的緣故打水漂的話,他肯定會內疚的。

  而且周雅倫的公司和清華建筑材料研究所之前的合作都很愉快,其它小組的研究員還報了那么多項目過去!都等著這邊盡快給回信,然后拿到資金開始實驗呢!

  如果自己這邊進展不順利,從而讓周雅倫對清華建筑材料研究所的實力產生懷疑,從而影響了其它小組的申請結果,那張勝利可就沒臉再見那些同事了!

  “上一筆經費已經用的差不多了吧?我盡快把下一筆經費給你們打過來,你們安心地做研究就可以了!”還沒等張勝利提起呢,周雅倫就主動聊到了這個話題。

  其實經過這段時間的適應,周雅倫也覺得這的確是一門好生意,內地的人力成本實在是太低了,同樣的實驗項目,要是放到歐美的話,十萬美元連承擔實驗室的人力開支都不夠,那還有錢購買這么多設備和耗材?

  而且內地看起來比較落后,可人才一點兒也不缺啊,就清華建筑材料研究所的這些人員,比國外同類實驗室只是欠缺了一點眼界而已,其余無論是動手能力還是實驗規劃能力,都可以達到優秀的標準!

  只要能找到合適的項目,他們就能以最快的速度拿出成果來,然后通過香江的律師申請國際專利,接下來就可以躺著賺錢了!

  怪不得老板不肯移民到歐美,背靠著這么雄厚的資源,賺錢實在是太簡單了!我當初答應從歐特克公司跳槽到這里實在是太英明了!如今快干水泥的研究已經快要出成果了,鋁鎂錳板材的研究也有了突破!

  今年就算沒有其他項目,就憑這兩樣,公司也能實現盈利,這樣的話按照簽署合同時候的約定,不光是五萬美元的薪酬穩了,說不定還有獎金呢!再加上如今香江房產不斷下跌,周雅倫似乎看到,她距離屬于自己的千呎豪宅是越來越近了!

  “其實上次的經費還有一點兒剩余,如果我們省著點用的話,還能堅持十年半個月的時間,倒也不用這么著急!”張勝利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

  “科學實驗不比其他,能寬裕點還是寬裕點好!而且按照合同的規定,你們取得了突破就該有獎金!照我說大家這段時間都很辛苦,剩下的那些錢就給大家發福利好了!”張勝利他們的辛苦,周雅倫也看在眼里,這段時間他們幾乎都是在實驗室里睡的。

  “不辛苦,不辛苦!時不我待啊!只要能縮短和發達國家的差距,少睡一會兒又算得了什么呢!”和大多數研究人員一樣,打開國門看到歐美國家的研究現狀之后,張勝利也有點被嚇壞了,唯恐浪費一點兒時間。

  之前是因為沒經費沒辦法,只能皓首窮經做紙面作業,現在好不容易有錢了,肯定要花在最關鍵的實驗上面啊!怎么能給自己發呢!

  不知道為什么,盡管出生在香江,長大也在香江,求學在美國,按道理說很難體會到張勝利的想法,但聽他這么說,周雅倫還是有些感動。

  “工作也要講個勞逸結合么!弦崩得太緊也不是好事兒,這樣吧!我安排一下,這個周末大家一起去密云水庫放松下,到時候我派車來接大家,大家都把家人帶上!”之前周雅倫和密云水庫那邊的合作非常愉快,于是這次也把活動安排在了那里。

  “你們把下一期實驗所需要的設備和耗材清單報上來吧!我盡快安排購買!等周日一早,我帶車過來接你們!記住了,所有人都必須到場,一個也不能少!”說完,周雅倫根本不給張勝利拒絕的機會就離開了。

  等到周末的時候,帶著大家伙去了密云水庫,藍天白云、青山綠水,還有肥美的水庫魚,讓大家過足了癮,身心都得到了放松。

  等回來的時候,周雅倫還給他們發放了福利,酒肉米面還有一筆數額不菲的外匯券,這些東西讓小組的研究人員充滿了干勁,等周一上班的時候,立刻就激情澎湃地投入到下一輪的研究當中,勢必要把鋁鎂錳板的成本降下去。

  而在林樓這邊,這段時間他又參加了幾次會議,就亞運場館還要亞運村的建設提供了不少寶貴的意見。

  這次的會議結束之后,劉桐向他們透露了一個好消息,“同志們,就在昨天,咱們北京市已經正式向亞奧理事會提出了申辦1990年第十一屆亞運會的申請,亞奧理事會也接納了我們的申請,等明年的時候,就能在漢城評選出結果了!”

  嘩啦啦啦啦!現場響起了熱烈地掌聲,大家都為這件事而感到自豪,一個個激動不已,恨不得馬上就開工建設!

  “一旦申辦成功,我們之前討論的那些項目就要正式推進了!但是在此之前,我們還需要不斷完善方案,同時根據申辦進度向申辦委員會提供參考意見!”

  “今天大家回去的時候都注意收看中央電視臺的整點新聞,到時候會有專題報道!”劉桐也是激動不已,要是亞運會能夠成功舉辦,那可真是太好了!

  “小樓,你那兒有電視吧!一會兒咱們去你那兒看!”歐陽驂和熊明對林樓說道,他倆家里還沒買電視呢!按照他倆的收入,錢肯定是夠了,但電視票確實太緊張了!

  “好勒,我整點菜,咱們一邊涮火鍋一邊看電視!”四合院火鍋店又要準備開業了!等回四合院的時候,可不只有歐陽驂和熊明兩位,還有一些其它設計單位的建筑師也跟著來了,他們都想第一時間看到提交申請的新聞。

  到了晚上,四合院里擠滿了人,光是火鍋就點了六個,除了林樓帶來的人,還有幾位老師和他們的家屬,建筑系的同學以及碰巧在這里舉辦沙龍的文藝界人士,好在四合院還算寬敞,倒也不顯得擁擠!

  直接把電視機從屋里挪出來放好,又接了兩個音箱,務必要大家聽清楚了,在等待整點新聞開始的時候,大家熱火朝天地聊著。

  “哎呀,還是你們學建筑的好啊!可以為亞運會出力,我們就算想出力,也找不到門路啊!”有人感慨道。

  “怎么沒辦法出力了?亞運會到時候也有開幕式啊,開幕式上有文藝匯演,您是搞音樂的,要是能幫亞運會寫一首主題曲!那就牛逼大發了!”

  “這那兒能輪到我寫啊!不過你說的也對,不管成不成,咱多少得拿出點東西來!我回去就好好琢磨琢磨,看看能不能寫出點東西來!”

  “亞運會有吉祥物和會徽吧?我可以琢磨琢磨這個!”一位青年畫家說道。

  “那我就只能幫忙寫點東西宣傳宣傳了!”幾位青年作家和詩人也不甘其后,如今的中國實在是太需要國際社會的認可了,大家都想為中國申辦亞運會做點什么。

  “來,咱們為正式申辦亞運會干一杯!”李慶熙大聲嚷嚷著舉起了酒杯,現場不管能喝的還是不能喝的,都沒有絲毫猶豫,一起給自己滿上!

  熟悉的前奏響起,整點新聞開始了,剛才還喧囂無比的四合院陡然間安靜下來,大家同時盯著電視屏幕。

  “觀眾朋友們晚上好,今天是1983年X月X日星期X,農歷X月X日,歡迎收看整點新聞,首先向您介紹本次節目的主要內容…….”

  “XXX同志親切會見了XXX國總統XXX……中國奧組委正式向亞奧理事會提出申辦1990年第十一屆亞運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

  “咱們真的要申辦亞運會了!”大家同時忽略了其他內容,滿腦子都是申辦亞運會的事情,一個個緊張地盯著大屏幕,就等申辦亞運會的詳細新聞。

  在清華大學的食堂里,所有人都看著電視機,“咱們要申辦亞運會了?去年在新德里咱們拿了金牌榜第一名,等到時候在北京舉辦的時候,咱們肯定也是第一名!”

  在首鋼的工人文化宮里面,好多工人都站了起來,“咱們北京也要辦亞運會了!亞運會要用的鋼材,肯定得由咱們首鋼全包了!我這就跟領導申請去,為了亞運會,我愿意義烏加班,早點生產出亞運會需要的鋼材!”

  “算我一個!我跟你一起加班!”

  “咱們都去!都去!”這一時期的工人可是真正的國家主人,他們都把北京申辦亞運會當成了自己的事情!

  “爸爸,亞運會是什么呀?”老城區的某條胡同里,大家伙都圍在一戶人家門口看著電視,一名上小學的小朋友問道。

  “亞運會啊,就是全亞洲的運動員都湊到一起,比賽看誰跑得快,跳得遠,琳琳,你不是喜歡游泳么?現在好好練,說不定到時候也能參加亞運會!然后拿個冠軍回來,到時候咱們全胡同都出去迎接你!”

  “我要參加亞運會,我要拿冠軍…….”這名小朋友雖然不知道亞運會是什么,但受周圍氣氛的感染,忍不住說出了這樣的話。

  “好好好,我明天就帶你去少年宮報名參加游泳培訓班去!”如今家里只有爸爸一個人拿工資,經濟有些緊張,之前琳琳嚷嚷了好幾次都沒同意,但是今天,爸爸竟然主動提出了這件事,大不了以后少吃點肉,要是女兒能參加亞運會,那可就太風光了!

  街道上,正在散步的青年男女聽到廣播聲忍不住停下了腳步,“沒想到咱們北京竟然也開始申辦亞運會了?這次應該能成功吧?”

  “肯定行!到時候咱們一起去現場看比賽!”小伙子大膽地握住了姑娘的手,心下想著,到那時候,去現場的或許就不是我們兩個了!我們的孩子也要一起去!

  “嘿,啥好事都讓北京搶先了!不過這總歸是件好事兒,明天我去單位問問,看看咱們能為亞運做點啥!”在上海的弄堂里,一名男子半是激動半是遺憾地說道。

  “咱們中國也開始申辦大型體育賽事了?”

  “到時候金牌榜第一名肯定還是咱們!”

  “在中國辦亞運,要得!”

  “美滴很!嘹咋了!”

  “哎呀,得勁啊!”大江南北,但凡是從電視里、廣播里收到這個消息的中國百姓,全都陷入了激動之中。

  回到林樓的四合院里,一位青年詩人忍不住心中的激動,開始大聲吟誦著自己剛寫就的詩歌。

  “從1974年在德黑蘭中國第一次怯生生的走進亞運賽場,

  到1982年在新德里戴上桂冠,

  ‘東亞病夫’的名字,

  已被拋入太平洋的深淵,

  優秀的中華兒女,

  果敢、堅韌,魅力無邊!

  1990年,北京!

團結、友誼、進步三十三億亞洲人心心相連哦!可愛的中國  哦!美麗的亞細亞……”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