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494章 原則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重生之大建筑師

  “香山飯店項目和西方的建筑最大的區別在那里呢?從理論上來講,最大的區別在于香山飯店是一座‘具有中國傳統建筑特征的現代建筑’。”

  “從自然和建筑的關系上來看,西方現代建筑和自然是分割開來的,建筑為主體,自然環境為客體,建筑擁有絕對的主導權;而香山飯店則是和自然融合在一起,建筑圍繞著自然,同時自然環境再圍繞著建筑,自然和建筑都沒有主導另一方,而是一種共生的姿態。”

  “這種審美觀是屬于東方的,不僅我們國家,在深受我國文化影響的日本也是如此,這種區別大體上描述出了東西方對于空間層次的認知差異。”原本香山飯店的方案并沒有做到這一點,不過經過林樓的提醒和修改,這種審美觀才得以完整地展現。

  “這種含蓄和內斂的設計,比絕大部分大屋頂建筑要好得多,更能展示出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精髓來!”林樓也開始毫不客氣地噴人了,“單純給現代大樓加個大屋頂,其實只學到了一點兒皮毛而已,甚至有時候連皮毛都沒學到,只是東施效顰罷了!”

  自從拿下亞運場館的設計任務之后,他在國內建筑界的地位又有了極大地提升,現在也有底氣噴人了!他可不想看到早已被證明失敗的大屋頂風潮,再次在國內流傳開來。

  這話一說,學生們還有點不太理解,老師們倒是反應過來了,最近大屋頂的潮流似乎又有擴張的跡象,林樓這是不服氣啊!他這么年輕就得罪一大批老資格,這樣好么?然而轉念一想,除了年齡之外,林樓如今已經是國內建筑師里面最頂尖的那批了,人家有這個底氣。

  而且他們大多也對這股子風潮頗為不滿,于是也就沒有反駁,樂呵呵的在下面看熱鬧,就算傳出去也不怕,大不了幫著懟人唄,在國內建筑界,咱們清華怕誰來著?

  “大屋頂和現代建筑融合的缺點在那里呢?最關鍵的就在于,中式的大屋頂的基礎是底層建筑,底層建筑搭配大屋頂,比例上就顯得很協調,而給高樓大廈加個大屋頂,那就好比用竹竿挑著頂帽子,比例就失調了。”

  “可能也有同學想說,我看過大雁塔、千尋塔、六和塔這些高塔,人家的飛檐屋頂就很好看么?這其實可不一樣,無論大雁塔也好,六和塔也罷,每一次都有飛檐,這樣又把比例給調整回去了,而我剛才說的那些項目,都是光溜溜的樓體,只有最上面頂個大屋頂。”

  金茂大廈對佛塔造型的模仿就要全面多了,大廈底部為方形,向上每高一層逐步縮小,整體呈現下寬上尖的形狀,這是典型的傳統塔式建筑,看起來也要協調得多,比那些頂著個大屋頂的現代建筑好看多了。

  批駁了對傳統建筑元素簡單粗暴的應用,林樓又開始分析起香山飯店項目的種種細節,尤其是那些中國傳統建筑元素的精妙應用,兩相對比之下,孰優孰劣壓根不用多說,學生們和老師們的認識就更深刻了。

  講解完細節之后,林樓對這堂課做了總結,“我在第一堂課選了香山飯店項目來為大家做例子,并不是因為這個項目有我的參與。”

  臺下響起一陣兒哄笑聲,其實真有人這么想,不過林樓大大方方點出來,反倒是讓他們無話可說了。

  “原因么,有這么幾條,首先,香山飯店距離咱們學校很近,大家在周末或者假期的時候可以去現場看一看,結合我今天講得東西,你肯定會有更大的收獲!”

  “其次,眾所周知,現代建筑是源于西方的,歐美國家的建筑師對現代建筑的認識遠比我們深刻,我們現在還處于學習之中;學習他人的長處是應該的,可也不能失去自己的東西,不要一談起建筑就要么德法,要么英美,我們也有自己的好東西!”

  “當然,我這么講并不是讓大家以后不管做什么項目,都得往中國傳統文化上靠,還是要因地制宜,根據地塊的屬性和業主的要求來進行綜合判斷,最終給出最適合這塊土地的設計方案,如此才能不辜負寶貴的土地!”

  “最后,話題回到我一上課時候提到的那個問題,什么樣的建筑才是好建筑?這個答案對每個人或許都有不同,不過有些基本的原則還是要把握的!”

  “亨利沃頓1624年在其《建筑的要素》一書中提出的建筑的三個基本條件:堅固、實用、美觀,這三個單詞也刻在了如今國際建筑界最高獎項——普利茲克獎的獎章上!”

  “可能有很多同學不了解這個獎項,在這里我簡單地介紹下,在建筑界,有不少國際性的大獎,比如歷史悠久的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RIBA)金獎、獎金更豐厚的日本國家藝術大賞和丹麥嘉士伯獎、重視單個作品的美國建筑師協會(AIA)國家榮譽獎等權威大獎,但近些年來,這些獎項的風頭已經被普利茲克獎奪走。”

  “普利茲克建筑獎由凱悅基金會在1979年設立,用以每年授予一位在世的建筑師,表彰其在建筑設計中所表現出的才智、想象力和責任感的優秀品質,以及通過建筑藝術對建筑環境和人性做出持久而杰出的貢獻。”

  “一個獎項成為偉大,是因為獲獎者足夠偉大,而這首先要求評委們足夠睿智,評選程序足夠公正,普利茲克獎設置了嚴密的評選體系,并接受全世界的提名,盡量避免提名者的國籍、種族、性別等諸多因素對最終結果的干擾。”

  “從1979年到現在,已經有菲利普約翰遜、路易斯巴拉甘、詹姆斯斯特林、凱文洛奇、貝聿銘先生、理查德邁耶、漢斯霍萊因、戈特弗里德玻姆八位建筑大師獲獎,這些大師也證明了普利茲克獎的公正性和權威性,該獎項的影響力也因此日益擴大,漸漸被人們稱之為建筑界的諾貝爾獎!”

  說其它的大家可能還有點迷糊,一說起諾貝爾獎,大家都明白了,這個獎項在中國可以說是知名度僅次于奧運會獎牌的獎項了。

  “雖然能否獲得普利茲克獎并不是成為建筑大師的必要因素,不過我還是希望,將來咱們大家伙兒之中,也能出幾位普利茲克獎得主!”

  然后林樓又把話題迎了回去,“不過要做到這一點,大家必須記清楚普利茲克獎獎牌上刻的那三個詞:堅固、實用和美觀。”

  “這三個詞是有先后順序的,堅固是第一位的,如果你設計的樓連堅固結實都做不到,反而大談特談其它的,那就是本末倒置了!由于行業的特殊性,最終決定方案的并不是我們這些建筑師,而是甲方,但不管他們怎么說,保證自己作品的可靠性都是第一位的!”

  “我們拿出來的作品,必須要符合相關規范,必須要為建筑使用者的生命負責,絕對不能弄虛作假,這條原則是不容妥協的,我們寧可不做這項業務,也不能配合甲方坑害群眾!”會計學院的原則是不做假賬,建筑系學生的信條就是這個了。

  “其次,我們設計出來的建筑終歸是給人使用的,那么實用性也是必須得,在保證建筑堅固牢靠之后,我們就要盡量認真地考慮使用者的需求;不能因為追求其他東西,而給使用者帶來生活上的不便,別只顧立面來個蒙特里安效果就窗戶大小不一,別為了曲水流觴而來個室內小池塘。”

  如果說堅固是不可動搖的原則,那么這一項就有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了,建筑的功能多種多樣,但有些功能是相互沖突的,你將想要極好的采光,又要百分百的隱私性,既要絕好的空氣流通,又要不受外界噪音的干擾,這些要求就有點為難人了。

  比如住吉的長屋引入了自然資源,可以在家中欣賞四季變幻,觀賞植物繁盛與衰敗,但住起來卻非常麻煩,秋天需要掃落葉,冬天需要掃雪,甚至下雨天傘去廁所都得打傘。

  不過要是從建筑設計理念上來說,這些又不是缺點了,因為安藤忠雄就是以這樣的方式幫助現代人回歸本質,回歸人與自然最初的關系。

  而且還有地塊屬性、技術指標等各方面的影響,就比如大家買房的時候總會發現一件很奇怪的事情,為什么開發商要把戶型設計的這么別扭?難道建筑師就不懂得設計南北通透、戶型方正的好戶型么?

  這樣的戶型,從建筑設計的角度來說一點兒難度都沒有,可把容積率、日照時間等技術指標往上一套,那就有問題了,開發商不可能因為要保證好的戶型而減少容積率,畢竟每一平米房子可都是他們的利潤。

  要是在加上控制房屋總價、減輕銷售壓力、加快回款速度,以及通過偷面積等手段來賺取更高的利潤,那戶型變得別扭就不奇怪了。

  “在做到堅固和實用之后,要是還有余力,不妨盡量讓建筑變得美觀一些,畢竟建筑師人們長期生活的地方,造型美觀一些對人們的身心健康也有極大地幫助!但是要注意順序,不能因為追求美觀,而忽視了實用性,更不能影響建筑的堅固度!”

  同時還有經濟型、環保等其他方面的要求,要是因為過于追求美觀,而大大提高了成本,這就有點不劃算了。

  這方面的典型案例就是上海廚房三大件之一的打蛋器——上海中心大廈,項目總高總高為632米,其外部的扭轉造型在世界超高層建筑中實屬罕見。

  然而上海中心大廈的實際使用面積其實是個圓柱體,外層扭轉造型則全靠雙層幕墻實現,這個導致上海中心的真正使用面積相當的小,且內部的視野一塌糊涂,隔了兩層玻璃、以及密密麻麻的支撐鋼架,從大樓內部看出去,視野極為狹小。

  這樣的問題在其它項目上也有,比如鄭州的大玉米——JW萬豪酒店,住在這里從室內看出去,視野全被鋼架擋住了,完全沒有其它高層酒店那種讓人身心愉悅的廣闊視野。

  另外,上海中心大廈127層樓,632米只有127層,這樣的話每層的層高似乎都應該接近六米,可惜并不是這樣,大概在590米以上空間全是鋼結構塔冠部分,只是起到裝飾美化的作用,順便刷一刷樓層高度,壓根就沒有實用性。

  外部包裹的扭曲幕墻,以及樓頂無用的塔冠,大大提高了上海中心的造價;日后國家嚴格限制500米以上的超高建筑,除了消防難度之外,上述幾個問題也是關鍵,超高大樓從經濟性上來說是不劃算的。

  說到這里,林樓的第一堂《經典建筑作品賞析》課就結束了,他希望能通過這門課,給學子們心中埋下一顆種子,讓他們知道什么是好的建筑,什么是建筑師必須要堅持的原則。

  堅持住原則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建筑師,而知道什么是好的建筑,并且能做出好的建筑,就可以成為建筑大師了。

  老師和學生們的反響都很熱烈,不管是林樓對好建筑的闡述,還是對香山飯店的細致分析,都讓他們收益頗豐,當林樓宣布下課的時候,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

  許多人還詢問他,下節課會將那座經典建筑,很多人都已經準備提前收集資料,做好預習了。

  而吳委員關心的則是另一個問題,“小樓,你這堂課,可是創了咱們建筑系聽課人數的記錄了啊,原本我以為禮堂就夠用了,沒想到還差得遠!回頭我和學校商量商量吧,下堂課咱們直接換到學校的大禮堂好了!”

  “我估計啊,等這些老師學生回去,把今天這堂課的內容一講,下次再開課的時候,不光咱們清華建筑系,其他院系甚至其他學校的老師學生都會過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