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第三十二章 熙寧七年的落幕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北宋之無雙國士

  蹇周輔帶著人怏怏而去。

  歐陽辯卻是皺起了眉頭。

  一會曾布和呂惠卿等人過來,歐陽辯安撫了一下,然后就去求見趙頊,然而趙頊那邊傳來消息,說趙頊事務繁忙,暫時無法接見。

  歐陽辯頓時知道事情大條了。

  歐陽辯派人去查詢的所謂“李逢謀反案”也有消息傳來了。

  事情起于熙寧七年臘月,沂州百姓朱唐告李逢有逆謀。

  負責提點刑獄的官員王庭筠審查后,認為“逢謗朝政,或有指斥之語及妄說休咎”但沒有實際證據,且認為告發者朱唐告人虛妄。

  這個事情不知道怎么的就到了趙頊那里,趙頊于是讓蹇周輔來調查這個案件。

  歐陽辯派去探聽的人還得知蹇周輔查出涉及李逢一案還有河中府觀察推官徐革、醫官劉育、將作監主簿張靖、武進士郝士宣、進士李侗等多人,其中更包括牽連宗室趙世居。

  聽到這里,歐陽辯不由得大吃一驚,因為所謂“李逢謀反案”他可能不清楚,但是“趙世居謀反案”他就頓時想起來了。

  結合探聽人的信息和他前世的了解,這個事件的原貌頓時勾勒了出來。

  案件的關鍵人物是李逢。

  此人是徐州人,曾任余姚主簿,后來不做官了。可能對朝廷不滿,他經常發牢騷,“語意悖亂”。

  北宋時期,有一句預言私下里流傳——“太祖后當再有天下”。

  這句話源于宋太祖安葬時,司天監苗昌裔看到太祖陵墓的風水后,說了一句話:“太祖后當再有天下。”

  李逢本身就對朝廷不滿,可能聽聞了這句預言后便積極活動,后來結識了宗室趙世居,經常出入趙世居的府邸。

  趙世居是宋太祖的四世孫,趙德芳的曾孫。

  趙世居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交友,結識了各類人物,李逢便是趙世居結識的眾多人物之一。

  案件至此,調查的焦點就指向了趙世居。

  經查趙世居“結納匪人,議論軍事,懷挾讖語,尋訪天文變異、朝廷得失”。

  調查發現,司天監秦彪、醫官劉育、將作監主簿張靖等人都與李逢趙世居有接觸,其中司天監秦彪還曾送給趙世居一幅《星辰行度圖》,趙世居自己還藏有一本《攻守圖術》。

  事已至此,宋神宗不得不懷疑趙世居真的有謀反的意圖。

  歐陽辯和趙世居沒有直接的往來,但趙世居和嘉王頵有關系啊!

  ——醫官劉育曾在趙頵府上的任醫藥祇應。

  而蹇周輔查案的時候,發現嘉王趙頵與歐陽辯來往頗密切,嘉王的產業大多從歐陽辯這里半買半送,因此可以認為,這些都是歐陽辯在向亂黨輸送利益,以支持謀反事業。

  嘉王趙頵是趙頊的親弟弟,排行老四,雖然不像岐王一樣和歐陽辯同窗過,但也是流著鼻涕起就跟著歐陽辯混的,歐陽辯發了之后,他也跟著岐王趙顥一般,死纏爛打在歐陽辯這里買了一些產業。

  歐陽辯面沉似水。

  謀反案對于歐陽辯來說不是什么大事,畢竟他是和岐王往來,和趙世居并沒有接觸,對于歐陽辯來說,他是趙頊的的紅人,當然沒有背叛趙頊的必要。

  但是現在趙頊的態度卻有些微妙。

  之前約定好的清理韓琦的事情,趙頊沒有執行,而歐陽辯求見趙頊,趙頊又借口事務繁忙不見。

  趙頊這是想干嘛?

  歐陽辯隱約已經有了一些想法,他讓人密切關注此事,并且暗地里也在做準備,如果事情有變,也好有所應變。

  事情果然和歷史上沒有太多的變化,在十來天后,趙頊終于答應將歐陽辯了,不過并非單獨召見,而是聚集了政事堂、樞密院、兩制官一起商量該怎么定案。

  全場趙頊不和歐陽辯眼神交流,歐陽辯的建議也只是被采納部分。

  歐陽辯認為“世居當行法,其妻及男女宜寬貸,除屬籍可也。今此一事,既重責監司,厚購告者,恐開后人誣告干賞,官司避罪,將有橫被禍者。愿陛下自此深加省察。方今風俗,不憚枉殺人命,陷人家族以自營者甚眾。”

  實際上的處置是:

  “賜右羽林軍大將軍、秀州團練使世居死,翰林祗候劉育陵遲處死,試將作監主簿張靖腰斬。”

  “司天監學生秦彪、百姓李士寧杖脊,并湖南編管;

  大理評事王鞏追兩官勒停,知瀛州、祠部員外郎、天章閣待制劉瑾落職,知明州,前翰林侍讀學士、禮部侍郎滕甫落職,候服闋與知州。”

  宋太祖四世孫趙世居被賜死,劉育凌遲,張靖腰斬。

  這是宋代少有的嚴懲。

  北宋對大臣、對宗室歷來都是溫情脈脈的,這次看到卻是極度冷酷的一面。

  此外,他們親人都遭到牽連。

  “世居子孫貸死、除名、落屬籍,隸開封府官舍監鏁,給衣食;

  妻女、子婦、孫女,并度為禁寺尼;

  兄弟并追兩官勒停,伯叔兄弟之子,追一官,停參。

  劉育妻子分配廣南,為軍員奴婢。張靖父母妻,決杖,廣南編管。”

  嘉王趙頵原本多次“議論時政”,因為涉及此案,結案后他“爾后惟求醫書,與其僚講湯液方論而已”,徹底遠離政治。

  歐陽辯沒有被問責,但趙頊也沒有對此作出任何解釋,歐陽辯心中一片冰涼。

  歐陽辯思考了幾天之后,上奏疏自請州縣。

  趙頊下旨挽留。

  歐陽辯再上書。

  趙頊再次下旨挽留。

  歐陽辯再上書。

  趙頊下旨,將歐陽辯任命為陜西經略安撫使。

  從頭到尾,趙頊沒有當面和歐陽辯挽留一句。

  歐陽辯臨出發,也不見趙頊召見,于是歐陽辯再無牽掛乘車西去。

  在路上的時候,不斷有消息傳來。

  韓琦告老還鄉,張方平為首相,蘇頌為次相,呂惠卿知潁州,曾布補參知政事。

  一時間政事堂大換血,震驚朝野。

  轟轟烈烈的朝爭之后,主角歐陽辯和韓琦都離開了中樞。

  韓琦的派系元氣大傷,歐陽辯也是如此,呂惠卿被驅逐,曾布態度曖昧,主動和趙頊靠攏,可以說,算是背叛了歐陽辯了。

  轟轟烈烈的熙寧七年,最后的得益者只有一個趙頊。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