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350、曙光科研基金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玄幻必須死

  《至圣先師》的連載結束了,幻想周并沒有結束。

  雖然這周只有霍連山進行過報備,但其他參與者依舊在為1的變動率而努力,作為曙光城的城主,李和也是要關注首次幻想周的情況的。

  特別是,在文明裁判所的裁判科執行組中的成員有參與。

  如今執行組的成員有:左計秋、蘇白、方大壯、陳通、沙武安。

  陳通作為丹勁巔峰的武者,是準備在武道大會中沖擊武尊的,所以并沒有連載,甚至連英靈模板都沒有覺醒。(王厲募兵時招募的那個武夫。)

  沙武安覺醒了英靈模板,已經不算是純粹武夫了,所以獲取變動率就是至關重要的。

  沙武安不會寫書不要緊,文明裁判所這么大個組織,自然有團隊幫忙,孟青枝原來在第七支部的時候就經常幫姬長生寫書。

  如今組織的民生科中還有一個文學組,孟青枝就是負責這方面的。

  方大壯和沙武安的書都是由文學組代寫,左計秋則是自己來,事實上,左計秋的書要更“暢銷”一些,已經順利完本,而方大壯和沙武安的書則還有一兩天的時間。

  每次幻想周,屬于文明裁判所的連載名額有10個。

  除了這三位以外,就是歐陽昕、項少杰、王厲、郭維、徐娜、張冰、何硯了,名額有限,只能先緊著自己人了。

  至于下面的成員。

  可以考慮參與每次雙周的武術聯賽,有20個名額是作為獎勵的,而且,武術聯賽是有分組的,低級聯賽、中級聯賽、高級聯賽。

  低級聯賽只準明勁、暗勁水準的武夫參與,且不能使用幻想力量,名額是5個。

  中級聯賽是丹勁以內的境界武夫參與,同樣不允許使用幻想力量,名額也是5個。

  高級聯賽沒有參賽禁制,也沒有力量限制,名額是10個。

  以上所有聯賽,獲得名額之后,必須間隔兩次才能重新參賽,每人在聯賽上最多獲得10次名額,就會終身禁制參賽了,這樣的規則,是保證了更多人可以獲得連載名額的。

  如果在聯賽中沒有辦法拿到名額,那就只能拼運氣和財力了。

  抽獎、拍賣。

  再要么就是……等組織分配了。

  李和是打算核心管理層全部成為完本作者之后,就開始將名額分配下去,但組織當中人數不少,想要得到名額的人,得要非常優秀和杰出貢獻才行。

  至于無禁者聯盟那邊。

  他們才百來人,那些大自在都對這種連載沒興趣,基本上名額都是在三十六清凈和八十一離騷當中循環。

  別看即便是無禁者聯盟,要連載一次,都要等上20個星期,差不多小半年了。

  可這是旱澇保收啊。

  在其他組織,你想成為完本作者,那得自己去拼,自己去跟當地行政機構和駐軍勾心斗角,還要面對404專員的無情蹂躪。

  可以說。

  曙光城的幻想資源之豐富,全世界都眼饞的很。

  曙光城就這么多人,大家天天看書,也會審美疲勞的很,想要在100本連載作品中脫穎而出,即便身后有團隊支持,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當然。

  外面的勢力可以組織人員到曙光城旅游,以此來加大讀者基數,但,很快404機關就跟曙光城約談了,游客數量最多只允許三百萬人。

  然后,游客到曙光城需要簽證了,簽證時間一律為14天。

  也就是說,哪怕一千五百萬人口全部變成粉絲,哪怕有些讀者能夠成為雙料粉絲,但平均下來,每次幻想周能夠完本的作品,也只有15本左右。

  更別說此次受《至圣先師》的飽和宣發影響,其他作品的成績都有被壓制。

  這次大概能出10本完本作品。

  在文明裁判所這邊,除了執行組的三人有望完本外,其余七人不是文學組提供的書不好,而是宣發投入少了。

  沒辦法,畢竟十萬字的短篇作品,印百萬本也要10個億。

  曙光城處處都要用錢,哪里有那么多經費。

  “缺錢的話,不如每次抽兩個名額賣出去如何?我們無禁者聯盟這次的10個用于拍賣的名額,基本上都賣出了20億以上的高價。”

  “以后就算稍有回落,也不會低于10億。”

  李和復活了,而且暫時無事,在城里閑逛,朱寶玉就拉他去喝咖啡了,咖啡店還是郭維開的,不過那個老小子在警局工作,這里暫且就教給孟青枝負責了。

  在不寫書趕稿的時候,孟青枝就是店長。

  朱寶玉的給出的主意還算靠譜,畢竟壟斷是最賺錢的,文明裁判所沒錢印書,拿兩個名額出來換錢反而效率更高一些。

  “左右錢都被你們無禁者聯盟賺去了。”

  李和吐槽道,倒也沒有什么酸和埋怨,畢竟曙光城能夠保持幻想特權,根源是任俠,是無禁者聯盟這個龐然大物。

  心態還好,但是對于無禁者聯盟的吸金能力,李和是真的咋舌。

  光名額拍賣,每年的收入至少就是5000億,無限出版社的印書機更是幾乎等同于印鈔機,這次就算不考慮《至圣先師》,以十萬字為一冊計算,總冊數高達八千萬冊,以后估計不會回落,只會更多,因為拿到了名額因為宣發不足的情況,只會越來越少。

  畢竟。

  滿世界的熱錢與其投入金融市場,不如投入到這個幻想市場,錢在賬戶里只是數字,只有變現成力量才是萬古不改的王道。

  而且,又不是所有書都是十萬字的。

  說實話,短篇能夠表現的劇情是很有限的,未來的發展趨勢,肯定是作品會越來越長,在引人入勝的前提下,要搶占閱讀時間,排擠他人。

  不斷內卷下去,每次幻想周印刷上億冊是隨便的事情,沖擊兩億、三億都有可能。

  僅按億冊計算,刨除成本,至少有900億的收入。

  每年光是無限出版社,就能給無禁者聯盟提供五萬億的收入……

  另外,無禁者聯盟還有民生科技協會這個吸金利器,每年至少能夠給無禁者聯盟提供兩萬億的收入,雜七雜八的其他加起來,無禁者聯盟每年的收入不低于八萬億。

  要知道。

  當初文明裁判所把罪惡之都的所有富豪洗劫一空,也才獲得八萬億的現金啊……

  到頭來。

  李和這么一改,改成了曙光城,無禁者聯盟反而成為了最大受益者,李和對此還能說什么呢?只能說佩服佩服了。

  對于李和的羨慕,朱寶玉倒是很淡定。

  反正錢是組織的,跟他沒啥關系,不過,他知道組織每年的收入是海量的,但每年投出去的錢,更要夸張一些,花錢如流水都小看了,不如說是滾滾長江東逝水。

  曙光城那么多家研究所。

  民生科技協會在統籌的同時,是需要承擔相應責任的,對于設備的更新,大型先進設備的牽頭購置,都是要出面的。

  “每次幻想周有50個名額用于抽獎。”

  “通過五期抽獎分開發放,每期總銷售額是60億左右,五期就是300億,每年大概也能提供15000億的收入,可這部分投入到曙光科研基金中。”

  “曙光科研基金是我們雙方共同負責的,也是為學園區服務的。”

  “你們應該有數據,你覺得這筆錢夠嗎?”

  李和有點頭皮發麻,曙光科研基金成立的時候,雙方各注資了一萬億,但就是這么三個月多點的功夫,兩萬億就快花光了。

  無禁者聯盟那邊要追加投資,曙光城這邊牙齒都快咬碎了。

  “過去幾個月還只是維持基礎建設和延續舊有項目,甚至沒有開展大型科研項目,真要放開了燒,一年得燒掉20萬億都不止。”

  “這誰扛得住?”

  朱寶玉聳了聳肩膀,說道:“就是這樣啊,我們以前每年投入到民生科技協會里面的資金就多達五萬億,然后吸納各方資本,每年大概需要三十萬億才能維持。”

  “如今外界資本撤離。”

  “我們扣住了那些研究所和科研人員,但要維持科研進度,保留那些項目,每年八萬億都是營養不足。”

  “至少要二十萬億才行。”

  “別說你們現在經濟不太好,就是我們也扛不住啊,那些科研所不能再拖了。”

  民生科技協會以前能夠跟帝國科學院分庭抗禮,可不是光有人才就行了的,這離不開天量的投資,是比帝國財政支持力度更大的投資。

  炎帝國去年的GDP是1200萬億,財政收入是200萬億。

  給科學院分配的資金是20萬億,而去年民生科技協會的資金是30萬億,整整多了50,也正是因為這些年的50,才能夠后來居上,跟科學院分庭抗禮。

  沒了錢,肯定是要拖后腿的。

  李和沉吟了一下,也知道這件事不能拖太久,說道:“我們成立了曙光科研基金,卻沒有從民生科技協會那邊要技術和數據,等于這些天就是白白墊錢進去。”

  “這么做只是表明一個態度。”

  “我們不管那些科研所是哪方的,只要以后不違反曙光城的法律法規,我們都會加以保護和支持,但有一點,我們要獲得參與權和部分主導權。”

  以前,擁有主導權的是無禁者聯盟。

  他們付出了很多,但收獲的也很多,所有協會下面的研究成果,協會都是可以共享的,可以說,無禁者聯盟有著屬于民間科研的全部成果。

  如今。

  李和也想要。

  當初作出這個決定的是張冰,但李和無限支持,只是問題在于他們是否供養得起,外界是否信任,李和本來是等武道大會之后,曙光城經濟狀態好一些了,再談這些問題的,看來,是等不了那么久了。

  “要不,還是跟我們盟主談一談吧。”

  “好。”

  答應了朱寶玉的提議,兩人前去找任俠,知道來意后,任俠笑道:“你不來找我,也也要過去找你了。”

  “以前我說過,有姬長生在,你才能將這9317家研究所抓在手里。”

  “張冰倒是聞弦而知雅意,在我們沒有抗拒的時候,邁了一大步,將東西先抓住了,但很顯然,張冰沒有能力去消化。”

  “對于那些研究所,其實核心問題不在錢。”

  “在信任和分配。”

  “人扣在這里,肉就在鍋里,只要外界能夠保持信任,就會繼續投錢,而投錢的基礎,則是他們要分配到足夠的利益。”

  “以前,只有民生科技協會可以共享所有科研成果。”

  “如今,你們也想。”

  “其他人,自然也想,甚至包括帝國科學院都想。”

  “那么,你覺得該怎么處理,才是最好的?”

  李和陷入沉思,而后,他皺眉問道:“目前的關鍵在于,這些超越時代的科技成果,帝國是不允許展現出來的吧?”

  任俠笑道:“沒錯。如果做得過火了,就會受到帝國的全面鎮壓,不過,如今是周瑞當政,他應該是需要一部分技術快速應用到各個領域的。”

  任俠都提點到這個份上了,李和還不知道,那就可以抹脖子了。

  他明白了。

  破局的關鍵,是在于周瑞,是在于部分技術的公示,這就代表著巨大的利益,因為技術的替換,直接導致相關行業的興衰。

  而技術能否替換,由執政院決定。

  所以,李和可以從周瑞那里取得一個技術名單,而這個名單,將是他將民生科技協會并入曙光科研基因,并獲得科研主導權的依仗。

  最關鍵的是。

  信任。

  是的,跟帝國的交易,跟周瑞的交易,涉及更深層次的科研成果交流,沒有人比李和更值得周瑞和革命軍去信任了……

  這些大勢上的力量,遠比計較于資金的數字來說,更為重要一些。

  因為,錢總有人可以替換,但這份信任,這個位置,只有李和能去做,這才是無法繞開的東西,可以理所當然占據更多利益的依仗。

  只是。

  張冰沒能看到這一點,宏觀戰略眼光,一直是張冰所欠缺的,看著任俠淡然自若的笑容,李和越發的想念姬長生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