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書頁

434、佛渡自救者

請牢記域名:黃金屋 玄幻必須死

  ak嘛,李和知道。

  當初在江城,被妹妹帶到九州武盟的武道館里面去的時候,李玥那小妮子對著他腦袋就是一槍,子彈從太陽穴飛過,當時受到的驚嚇依舊記憶猶新。

  那玩意雖然成為了訓練道具。

  但的確能殺人,武者也要修煉到暗勁境界,才能不怕這種舊時代的火器,非洲的那些雇傭軍用ak打仗……

  這不是什么笑話。

  這背后反映的事情是,ak有效果,他們才會用,那些雇傭軍手中的槍,相比于對付其他軍隊,更多的恐怕是平民。

  “非洲那邊的情況怎么樣?”

  霍連山知道李和問的是非洲的大致現狀,張冰的主要精力在處理曙光城的內政,對非洲的了解也有限,霍連山就自己來介紹了。

  “非洲的問題,終究還是歷史遺留問題。”

  “西方文明崛起時伴隨的黑奴貿易給非洲帶來的打擊是毀滅性的,而那也只是一個開始,在二戰結束后,全世界掀起過獨立運動。”

  “西方人就給他們的國家獨立,留下了無數的隱患,每一條邊界的劃分都留下了戰爭的導火索。”

  “然后。”

  “幾十年如一日的,誘導、分化、暴亂、戰爭……”

  “他們讓這片大陸永無寧日,讓他們生活在戰爭與極端的貧窮當中,不給他們一丁點發展的機會,然后肆無忌憚的掠奪他們的資源。”

  “直到幻想降臨之前,也就華夏援助的那幾個國家有了點起色。”

  “但那幾個國家的增長也有限,或者,他們作為一個國家的發展,有著太多的缺陷,縱觀整個非洲,唯一能當得起‘國家’二字的,唯有埃塞俄比亞。”

  “它不僅僅是三千多年的文明古國。”

  “作為一個國家,它有著足夠的戰略眼光和魄力,在當時阿拉伯之春的時候,埃塞俄比亞抓住戰略機遇,舉全國之力,賭國運,開始修建‘復興大壩’。”

  “這座水壩一旦建成,就會成為非洲第一的水壩,能夠將埃塞俄比亞的全國發電量提高四倍,不但充分滿足國內工業發展需求,甚至能夠出口電力。”

  “但。”

  “哪怕埃塞俄比亞做得再好,在幻想降臨之前,復興大壩修建成功的可能性也不高,他們國內的種族矛盾已經尖銳到要爆發的程度了。”

  “隨時會陷入動蕩,戰爭,會摧毀這個國家……”

  “而究竟是誰在激化矛盾,挑起戰爭,不而喻。”

  “在西方人的打壓下,非洲根本沒能建立起現代化文明,以至于炎帝國組建后,對于非洲的建設,幾乎要從一窮二白開始。”

  “更大的問題在于。”

  “這不是錢的問題,西方人把非洲的文明摧毀了,讓他們的人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讓想要努力、勤勞的人沒有了希望,也就此頹廢。”

  “換個冷血點的法就是。”

  “在炎帝國組建后,非洲人,不太適合這個時代,他們自己不勤勞,給再多的資源也是白搭,更何況,炎帝國并不是什么大一統的帝國。”

  “執政院21個席位,就沒有非洲人……”

  “資源傾斜,可想而知。”

  “近二十年來,非洲的發展,主要是動蕩年代時期革命軍的建設,再就是革命軍拿到執政院三個席位后對于非洲的建設。”

  “但。”

  “非洲拉下的功課太多,建設的時間也太短,資源也太少,取得的進展也有限。”

  “荒涼落后的地方,甚至還是部落、草屋,普通的城市也宛如幻想時代之前的華夏小鎮,只有軍事基地,像是這個時代的東西……”

  李和聽罷,無奈一嘆。

  并非所有文明都能像華夏文明這樣的,一個文明的底蘊,最終的反饋還是人,也正是因為還有人,哪怕遭受滿清兩百多年摧殘,近代列強百年擄掠,全世界的封鎖,華夏依舊能夠重新發展起來。

  而非洲,沒有這份底蘊。

  “如果三年之約,我敗了,我們去非洲,該怎么做?”面對這樣的文明荒漠,李和也有些迷茫。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不笑不足以為道。

  李和跟那些非裔講心,將文明,講要做圣人,講圣王宇宙……他們可能只會笑著伸出手,要食物,要錢。

  從頭開始教化,又需要多少時間?

  “別那么悲觀。”

  “姬長生既然謀劃了這條路,肯定是有辦法的。”

  霍連山拍了拍李和的肩膀,道:“在動蕩年代,革命軍已經打下了基礎,不然你以為革命軍第一師為什么會一直待在非洲?”

  “在革命軍的戰略當中,非洲是排在首位的戰略要地。”

  “十年間,革命軍投身于非洲大開發的志士超過五百萬人,跟隨建設移民的華夏人口超過三千萬,革命軍拿到執政院三個席位后,也陸續做了很多事情,有相當一部分的政策產業傾斜。”

  “如今在非洲,有六千萬華夏人。”

  “而炎帝國建國之后,華夏作為世界力量的主導是實實在在的,全世界都在漢語,更別革命軍有意開發的非洲了。”

  “老的那一批不算,二十年來,非洲的新生兒,全部都是漢語長大的。”

  “非洲現在的十五億人口當中,起碼有五億人具備漢語的讀寫能力,雖然他們跟土生土長的華夏人有很大區別,看起書來接受能力和沉浸度有很大差距。”

  “但,基數夠大。”

  “周瑞答應了姬長生的條件,接下來肯定會大力推行全世界的漢化,炎歷24年開始,非洲具備漢語讀寫能力的人即便沒有十億,也不會差太多。”

  “而且。”

  “在周瑞的改革中有非洲的大基建計劃,國家真要下定決心做什么事情,那些非裔就算再懶,也懶不過去了,會有強制措施的。”

  聽霍連山到最后,李和敏銳的捕捉到了那句話背后的危機。

  不由凝聲道:“強制勞動,侵犯人權,周瑞一旦這么做,名聲恐怕要頃刻傾覆,被打上獨裁者、暴君的標簽……”

  霍連山籠著手,幽幽道:“是啊,他們就等著這一天。”

  “而周瑞也必須做,不論是為了完成他跟姬長生的約定,還是改革本身就需要的,畢竟喂了飯那些人都不肯張口接,就只有暴力灌飯了。”

  “起碼,他們的后代能夠享受到他們建設的好處。”

  華夏人從來沒有種族歧視,有的只是道德歧視,我們看不慣的不是種族,是懶惰,是不受教化,是不遵紀守法。

  相信每一個華夏人了解到埃塞俄比亞的故事,都是升起敬意,不因為他們是哪個種族,不因為他們的國力強弱。

  只因為他們勤勞,他們勇敢,他們自立自強,艱苦奮斗。

  而那些懶到爛到飯到面前了都不愿意張口的,就只能勞動改造了。

  可笑的是。

  在那群反對周瑞的人看來,黑奴貿易是傳播文明,而勞動改造是種族滅絕……這才是周瑞改革會失敗的根本原因。

  民眾還沒覺醒,缺乏認知……

  “從古至今,變法改革,好像也就只有商鞅成功了。”每一次對世界的了解,每一次看到問題,看著解決問題的人,還有那人的遭遇,李和都有種悲涼之感。

  “是啊……”

  霍連山感慨道:“那是因為秦孝公全力支持商鞅變法,有絕對的力量背書,而老秦人心中也懷揣著崛起東出的執念,才有此成功。”

  “兩者缺一不可。”

  “可現在……”

  “審判委員會不支持,民眾沒想法還沉浸在生產力發展帶來的虛假盛世當中,他們現在對周瑞的支持更多的是看熱鬧,唉……”

  自古變法,成功的只有商鞅,而商鞅在成功后……也死了。

  這條路,本就是斷頭路。

  相比于李和、霍連山,張冰更能夠體會到周瑞的想法,他會離開革命軍過來幫李和,是因為寧無憂的囑托,也是組織的決定。

  他最崇拜的人,也是周瑞。

  所以張冰的心情尤為難受,也更明白自己這批人的使命,他眼眶微紅的向李和道:“周副帥拿命給我們開的路,革命軍數千萬同志不惜生死榮辱的在前面開路。”

  “我們……絕不能輸。”

  這次連載,這次營救姬長生,絕不能輸。

  李和鄭重的點頭,道:“放心吧,我們不會輸,我們不僅不會輸,更要畢其功于一役,讓文明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有個交代。”

  “正本清源,繼往開來。”

  “這八個字必定要做到,要一次性把歷史遺留問題全部解決,要讓我們未來的子孫,可以輕裝簡發,大步邁向文明的覺悟!”

  在李和他們談論世界談論改革的時候,404機關這邊更加注重的還是李和的這次連載了。

  在公開發行第一本書的時候,藺文貞就將報告打了上去,這件幻想事件直接移交到了404機關總部,所以哪怕如今變動率還未到1,這邊卻已經展開天階會議進行商議了。

  這次的會議較以往不同。

  它還是張執象第一次出席天階會議,所以這次,所有天階專員全部到齊,這是極其罕見的現象。

  筆趣閣手機版:m.qubiquge

請記住本站域名: 黃金屋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